用好道法课本 做好精神传承——陕州区教体局教研室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磨课活动

美一少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如何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好小学《道德与法治》红色革命篇章,5月5日,陕州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刘玲在陕州区第一初级中学组织全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举行革命传统教育磨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面对厚重历史,各位展示教师准备充分,发挥稳定。他们满怀着对祖国的拳拳爱国之心,将对祖国的爱倾注在课堂之中。</p> <p class="ql-block">  禇艳老师执教的《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寻找学生情感的相机点和情境体验相结合,通过“直视、探寻、唤醒、开启、坚守”这五大板块展开教学。通过“启、蓄、破、诉、转、立”六步问话法,使学生的情感由内向外迸发,并通过学生慷慨激昂地给“五四运动”电影配音活动的演绎,体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应运而生,最后链接生活,引入身边的共产党员,树立强国志,化为报国行。</p> <p class="ql-block">  薛璞老师执教的《中流砥柱》从学生们熟悉的黄河中流砥柱引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感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在史实中触碰学生心灵,激发学生传承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内驱力。</p> <p class="ql-block">  尚晓丹老师执教的是《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以视频引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建国初期我国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涌现出来的科学家和英雄模范们,感悟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做新时代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 兀倩老师展示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课时,在这节课中,以询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展开教学,课堂中展示“工业史上的第一”、探索“新中国石油的发展”、“国防科技—原子弹”的诞生和开展“模范人物故事会”,围绕以上四个板块进行讲述。最后探寻人物品质,传承民族精神,让学生感受先辈们为建设祖国的无私付出,树立报国意识。</p> <p class="ql-block">  许红娜老师执教的《虎门销烟》一课,通过四个活动,层层递进讲述了中国近代有志之士反抗外来侵略,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英雄品质。精选视频升华了文本,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感受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能平安幸福的道理。整节课,环节相扣,主题明确。</p> <p class="ql-block">  蔡依天老师展示的是《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三课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导入新课,通过“感悟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三个板块,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及自身情况感受中国梦的实际内涵,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使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青少年肩负的使命,结合身边的实例,进一步明确如何做新时代的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  兰红梅老师展示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在教学中,遵循面上选点,点上深入的思路,选择“五四运动”“中共一大”“李大钊”三个关键事件和人物,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历史人物的分析中,逐步突破这一重难点。最后活动拓展传承红船精神,引领学生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唤起学生的家国责任意识,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牛玉霜老师展示的是《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这一课,在教学中牢牢把握教材的价值落脚点和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和影视渲染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了孙中山及革命党人为了推翻封建帝制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有效地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磨课活动,就是帮助全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利用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政治认同,让学生在应对全新时代的时候,能够将我们革命传统的红色精神传下去。”区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刘玲说。</p> <p class="ql-block">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p><p class="ql-block"> 区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组织的这次磨课活动,为上好革命传统教育课指明了方向,对充分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从小将红色精神植入心中,有着积极作用。</p>

学生

精神

革命

法治

老师

磨课

课堂

传承

展示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