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怎样生活

lunming

<p class="ql-block">和往常一样,南京的天气始终是难以琢磨。有时淫雨霏霏,有时烈日当空。正如同人的思想,翻飞不定,心猿意马。</p><p class="ql-block">有时候看到好多社会现象,看得懂,也看不懂。看的懂的不想说,看不懂的回去研究研究,也就慢慢懂了。</p><p class="ql-block">人们往往希望拥有财富,能够财富自由,最好越快越好。真正有钱了之后会干吗,人们会说买车买房,买包包买手机,吃喝玩乐,旅游。可见,这只是被压抑的天性。</p><p class="ql-block">对于物质来说,并不能够完全的享受到。比如,想开豪车,想住好点的房子,想用好点的手机。</p><p class="ql-block">人们的欲望,才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如何利用欲望,如何制止欲望,这完全在个人的思想深度。</p><p class="ql-block">同样一片土地,有人是老板,有人永远是打工的。有人坐轿子,有人抬轿子。</p><p class="ql-block">金钱是一种价值的替代物。</p><p class="ql-block">如何衡量价值?看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是否稀缺。</p><p class="ql-block">如何让自己有价值,除了学习,除了实践之外,别无他法。</p><p class="ql-block">万物皆可学,学习本质还是自学,是一种对思想的不断刷新,刷新自己的稚气,扫除自己的盲区。书本是学习,人情练达亦是学习。</p><p class="ql-block">那些对于学习犯困的,不感兴趣的,那么就没法和善于学习的人竞争。这个标准放之四海皆可。巴菲特八九十岁仍然读书看报,李嘉诚每天都要看书。</p><p class="ql-block">其实,人有了钱以后并不会完全沉沦世俗。而是转化了生活方式,摆脱了低级的生存方式,摆脱了体力劳动,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深入。</p><p class="ql-block">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本应供养更多的人,但是有许多人并不能够活一个好的物质水平。这一方面有社会的自然调节,比如体力劳动者就必然是无法财富自由,必然是手停口停,因为社会永远需要力工,也需要设计收割价值的环节,来不断的使社会运作。</p><p class="ql-block">在南京,月薪一万可以财富自由吗,显然不行,两万三万呢,也不行。财富自由的显著特征是拥有资产,比如公司股份,比如知识专利,比如房产。使人们可以不用劳动就可以收获价值。</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房产和银行,是两个暴利行业,不创造价值,却收割价值。所以资产外流很严重,这是一种依靠权力的不可复制,不可再造的行业。</p><p class="ql-block">产业低端化,产业高端化,都需要有相应的环境,没有足够的量变,人只能适应环境。</p><p class="ql-block">也没有好的办法,好的办法就是平平凡凡,不去想太多,不去考虑自由。</p><p class="ql-block">但西欧等发达国家,人抑郁的也很多,脱离了物质的束缚,可能会工作时间短一点,但是也得上班,也依旧会面临内心的烦恼和诱惑,生活的如意与否,物质能够决定一部分,心态也很重要。</p><p class="ql-block">有一个纪录片探索穷人为什么穷。直接给穷人发钱,穷人会考虑买些电视手机等娱乐性质的东西,依然不能摆脱贫穷。如果彻底消除贫穷呢?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建学校,消除愚昧,建医院,保障健康,不会因病返贫,建工厂,有良好的经济循环。反而能够彻底消灭贫困。</p><p class="ql-block">不要指摘穷人不思上进,穷人是真的缺钱,人也只有在物质的丰富下,才能够发展更高的理念和学问。所以穷人多,究竟是为什么呢,分配是否合理呢。</p><p class="ql-block">等待大环境的变化来利己,这个过程相当漫长。打铁还需自身硬,与其花钱吃喝玩乐,不如投资自己,投资学问,只有拥有资产,才能松口气。拥有权力和金钱的人,都走过一段相当艰难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结束了,不应该封锁上升的道路,也不能去指摘穷人的不努力,应当要宽容些。</p><p class="ql-block">富人最大的资产是什么呢?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还有无法反抗规则的穷人。</p><p class="ql-block">时间依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能过好这一生吗。道理不去实践仍旧是道理,有钱了又怎么样呢,烦恼会少一点,但是能根除吗,依旧不能。熟读历史,通透哲学,就能独孤求败吗,依旧不能。历史和哲学读的多,反而不怎么会赚钱。</p><p class="ql-block">因为道理并不稀缺,每个人都很清醒。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这个社会缺的是做事的人。</p><p class="ql-block">往昔,释迦牟尼三年学无想定,学成知非即舍,三年学非想非非想定,学成又知非即舍。后来,在菩提树下,目睹流星而证悟,他又悟到了什么呢。心与境都是幻想,心有多大,幻境就有多大,而真实就藏在这幻想之后,就在当下一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思量它便会失去它,伸出手摸不到,睁开眼也看不见。</p><p class="ql-block">如果那么容易就得到,人类又怎么繁衍下去呢,人类还需要不断迭代,DNA还需要载体继承。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先学习,再打工,再创业,再拥有资产。无所事事的日子,反而会十分焦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学习。</p><p class="ql-block">同为人类,共勉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