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三问

李建新

<p class="ql-block">最近,我听了不少老师的课。有的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观课者也沉醉其中。反观一些老师的课,缺少灵气,味如嚼蜡。于是,笔者不禁产生了课堂三问。</p><p class="ql-block">一问:课堂上教师应该和谁对话?</p><p class="ql-block">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开展。老师的注意力,不能离开学生,与学生对话,通过对话提出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可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眼睛面对的是丰富多彩的PPT,把功夫用在解读PPT上,可以说,教师只顾和PPT“对话”了。一切教学工具都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这样的课堂是注定不会有效的。</p><p class="ql-block">二问:课堂上应该让谁来表现?</p><p class="ql-block">现在,一些年轻老师的公开课,教师形象好,普通话标准,课件也精美,但总让人觉得这是在表演,不是在教学。老师精彩的表演,抢过了学生“风头”。虽然显示了教师的知识丰富、才华横溢,但却抢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好的课堂应该是平实的,令人记忆深刻。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喜欢。</p><p class="ql-block">三问:课堂上应该教给学生什么?</p><p class="ql-block">有的老师总认为,课堂就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师的职责就是教给学生知识。一堂课必须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其实,教学是一个让学生个性与兴趣形成与发展过程,最终目标是提高核心素养。一堂成功的课,不能只看教师传授的知识量有多少、讲得有多精彩,而要看学生获得了哪些学习方法和能力。</p>

课堂

学生

教师

老师

对话

教学

公开课

知识

三问

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