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重装船底顶记

流星*波

船底顶自古以来都以山岭险峻著称,其穿越线路又被称为“广东自虐巅峰之作”的魔鬼级徒步线路。<br>  对“驴友”来说,船底顶是一个让人有爱有恨、欲罢不能的地方…… <b>0 船底顶</b> 船底顶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辖市英德和韶关市曲江区交接处,由于顶峰酷像船底而得名,主峰海拔1586米。<div>  船底顶穿越线路几乎涵盖广东各种山地地貌的线路,既有丛林、草坡、峡谷、沼泽,又有碎石坡、巨石坡、机耕路,还有溯溪、攀爬路段。<br></div> 这些都让驴友魂牵梦萦,吸引着广大户外爱好者前来挑战自己,穿越船底顶是他们永不停歇的梦想。 <div>  在众多船底顶徒步穿越线路当中,罗新线是最成熟路线之一。相对大部分户外从坪坑-船底顶-电站,这次我们走了从罗坑-茶岩顶-坪坑-船底顶-电站-新洞小学-罗坑,完完整整的罗新大环线,整个全程47公里多,累计爬升和下降近3000米。</div><div> 虽然只有三天的行程,但过程并不轻松,我们累并快乐着。</div> <b>1 奔赴船底顶</b> 为备战鳌太,独特早早准备了五一船底顶-罗新大环线。对我来说,这是第二次上船底顶,鳌太也已走,上船愿望不甚强烈。或许更多是对比当年的自己,更好的认识现在的自我,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1 奔赴船底顶</h3> 第一次上船底顶,是在2018年11月,跟着自助驴友群杨总走的。在那次活动中,不巧的是碰上船底顶风雨交加,全程走得颇为狼狈。<br>  那时刚玩户外,感谢友友的一路照顾,特别感谢勇哥让我风雨无阻走完全程。 一晃五年,此次上船最终成行有:独特、湘石、知足常乐、新鑫、杨六郎、紫气东来加上我。其中,跟湘石一起重装走过,跟其他几位还是第一次一起重装。七男一女,被独特戏称“七叶一枝花” 团队。<br>  4月25日还特别搞了一个共商上船大计,商定各自需带的公用装备以及营餐,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这里特别感谢紫气东来的盛情! 4月29日,五一长假第一天,上午9点,三桥北加油站集合出发。湘潭下着细雨,但心里无限地期待着船底顶好的天气。雨中上船不仅寸步难行,而且风险很大。<br> 五一小长假,高速出人意料的一路通畅。到达原计划露营地——韶关曲江罗坑革命烈士纪念碑,已是下午3点多。<div> 驱车长达近500公里,对于远在湘潭的我们,想上船颇不容易!罗坑革命烈士纪念碑旁边有宽阔的场地、有水、有公共厕所,挺适合扎营。<br>  一路上发生了太多有趣故事:知足常乐的车爆胎还行驶了几十公里;紫气东来车油箱不断报警还勇往直前......</div> 趁时间还早,我们信步游走。在罗坑中学前,一退休教师模样的大哥看我们在校门口拍照,还热情邀请我们进校参观。   行至瑶乡园美食,友友们咨询晚餐相关事宜。老板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晚上可以免费在他家搭帐篷。友友一看环境还不错,于是决定在此安营扎寨。 晚餐与营地定好后,我们继续在罗坑镇到处走走。<br> 罗坑镇因境内四周环山,其状如谷箩,中间一条小溪把“箩”分为南北对半,而得名罗(箩)坑,坑即小溪之意。<br> 罗坑是国家级鳄蜥自然保护区,生态景点有罗坑水库、温泉、岩洞、茶岩顶等。<br>  罗坑镇全境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30余座,最高山峰船底顶海拔1587米,为广东第二高峰,境内高山上分布有大量的古茶树及原生茶树群落。   来到桥头公园,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上,横跨着一条稍显斑驳的桥梁。 茂密的草木点缀着小溪,绿意浓浓,生机盎然;远处船底顶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自然之美让人沉醉,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人间值得。   逛完桥头公园,顺便逛了旁边的罗坑镇镇政府。镇政府不大,但也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了。镇政府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令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br>  返回农家乐,老板已备好丰盛的晚餐。几口小酒酒,美味佳肴,人生沉醉不知归处。<br>  饭后分背公用装备,感谢知足常乐提前准备的三天的食粮,肉肠,气罐等,感谢紫气东来带来的锅。每人挑一样,最后我最后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背锅侠”,汗!   当天晚上,老板准备了两间KTV包房,让我们免费入睡。与原计划的野外露营相比,这就是人间天堂!<br>  刚一熄灯,几只讨厌的蚊子热情似火,在耳旁嗡嗡作响,吓得我感紧摊开了内帐。一整晚,湘石和知足长乐在蚊子狂轰乱炸下能鼾声四起,令人无比羡慕。在他们的鼾声中,我是长夜漫漫,睡睡醒醒。 <b>2 重装船底顶-罗新大环线:第1天</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2 罗坑-茶岩顶-坪坑</h3>   重装徒步第一天,第1天:罗坑镇-坳底村-茶岩顶-坪坑村,14.64米,累计爬升1380米,累计下降1106米,住宿:坪坑村。 <div>  茶岩顶,又称雪窝,老地名,因山崖有古茶树而得名,位于英德市英红镇水头村,与曲江县罗坑镇交界,号称“韶关张家界”。</div> 早上7:30出发, 准备沿着罗坑-上坑线,登顶茶岩顶。今天天公作美,传说中的“十船九雨”名不副实,感谢上天的恩赐! 山村静谧,晨雾迷漫,鸟鸣声传,微风徐来,让人心旷神怡。 不经意间经过了田厂村、下屋村、大坑村、大坑二村, 8:30到达了坳底村。一幅幅乡村写意画卷,水润青山,屋舍连绵,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与美好! 坳底村远离尘嚣,万亩茶山蜿蜒起伏,绿油油的茶树交织一片,如同一幅浓郁鲜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茶树叶子轻轻摇曳,送来淡淡的茶香,特别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div>  知足常乐并不“知足”,跑到茶园中,站在小石堆上,张开双臂,是在倾听鸟儿的鸣叫声和风的吟唱,还是想让心灵得到最好的敬享?</div> 过了坳底村,9:10到了上坑村。上坑村落缀着点点绿色,屋舍连绵,曲径通幽,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神秘,给人以安宁和温馨。<div>  上坑村至今仍保持瑶族生活习惯,依山傍水、靠山吃山,同胞之间沟通仍用瑶族语淘通,瑶族村民都有跳盘王活动,寓义为还愿。逢喜事有猜拳(俗称猜马,习惯)。上坑村,有瑶族人开了旅馆,可以吃饭住宿。</div> 过了上坑村,穿过一条小溪,便爬陡坡,两边竹子密密,细而韧,用手拉住,可借力而上。<div>  刚到一平缓山坳,稍休息一下再前行,前面又是一大陡坡,抬头仰望,不见尽头。就这样喘着气,艰难爬行,上了一坡又坡,越爬越陡。</div> 爬上一处陡坡,见到旁边一块大砂岩石,如守门的山神,仿若告诉你将要来到砂岩峰林的地貌风光。   继续上行100米,便到到了茶岩顶峰林地貌。茶岩顶地貌与张家界地貌相似,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因受风力、水力、重力等不同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些比较特别的地貌景观,如石柱林、石墙、石桥、石台、石凳等,具有很高的欣赏参观价值。<br> 没来之前,以为茶岩顶是指一座山。来之后,才知茶岩顶是指由冰川时期形成的大小二百多座山峰、石山、石柱的统称。这些山峰、石山、石柱均在海拔1000米至1200米之间,山体坡度均在50度至85度之间。茶岩顶遍处是悬崖峭壁,沟壑纵横,怪石嶙峋。<div>  峰顶石台雄奇壮观,苍崖古树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对于我们,怎么开心怎么来,正如紫气东来说的:“爬上去拍照是必须的,不管什么姿势,开心就好。”</div>   左边是偶遇的半个湖南老乡山友啊LiLi,细心的她拍下了她在登山途中偶遇的每一个新朋友! 茶岩顶上生长着很多茶树。据说,在宋代,茶岩顶的茶为朝庭贡茶,每年要进贡皇宫十多斤,茶岩顶因此而得名。<div>  继续向上,又是崎岖陡峭山路,左右两边是峭壁悬崖,乱石横空,甚是难爬。</div> 在茶岩顶还大面积生长着一种奇特杜鹃花,这种花能开出五色花朵,每年清明节前后,一丛丛、一簇簇绽放在悬崖绝壁之上,为这座秀丽山峰平添几分春日妩媚。<br>  这种杜鹃在广东并不多见,因为极少数驴友在穿越船底顶的时候,曾见识过它的风姿,所以称之为“船花”,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一路过悬崖,爬陡坡,艰难向上,12:45我们登上茶岩顶顶峰。中午路餐,休息近1小时后,友友们一起拍集体照,打卡茶岩顶。<br>  看着轨迹上剩余的6公里多,“今天干脆搞到白房子”,一些友友相当地乐观表示。   但很快就被打脸了。我们快速地下了一块草坡,眼前一眼看不到头的乱石坡松松垮垮。这是我们船底顶-罗新大环线遇到的第一段乱石坡。<div> 我们摇摇晃晃地行走其上,小心翼翼。毕竟船底顶有太多的前车之鉴了。据说,这次五一一位友友重伤,就是行走乱石坡摔倒的,第二天才送下山进行抢救。<div><div><div>  当然走乱石坡的难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路面的倾斜程度、石头的大小和形状、湿度以及人体自身的平衡和体力等。<br>如果路面湿滑或者天气恶劣,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需要更加小心和谨慎地前进。<br></div></div></div></div> 走松散的乱石坡需要非常小心谨慎。一旦失掉了平衡,很容易受伤,因此建议寻找支持并缓慢前进。<div>  知足常乐,星鑫他们非常地快速地下了乱石坡,我们其他人还是小心再小心。今年年初的一跤把我摔怕了,那次躺了近半个月才能活动。</div> 过了这段乱石坡,就是乱竹林。部分路段竹子互相交织、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竹丛,使得人在乱竹林中行走时容易被竹叶、竹杆等障碍物挡住、挂包或绊倒;再加上乱竹林中水源、岩石等自然障碍,使得行走更加困难。 突然,听到知足常乐、星鑫大声地呼喊着,似乎发现了什么。转过弯,眼前一亮,一堆巨石天成,如天犬,维妙维肖,让人惊叹自然界塑造的奇妙杰作;又如残缺的轮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br>  胆大的知足常乐、新鑫、湘石、紫气东来都一一走到石头尖上拍个照。我走到一半,就打道回府,怕摔。 时间已是下午四点,我们的下山之路还没走得一半,估计得要赶夜路了,跟大伙说,我们要加快脚步了。<div>  但在青山绿水之间,一些美丽景色总是不期而遇,让我们的脚步自然地慢了下来。</div> 在一个不经意的下山路口需要右转上山,先行的三个队友在岔路口走错。幸好,他们没有走错多远,就已返回,否则就得走大老远去寻找他们。但显然这段错误,打乱了他们爬山的节奏。<br>  接下来就是第二段一百多米海拔的乱石爬升。虽然爬升比下降要稳当点,但同样得时时小心。 过了乱石坡爬升,又是一段野竹林。这段野竹林只要跟着轨迹,还是比较好走。期间,湘石老师为寻找捷径,偏离轨迹,最终发现寸步难行,不得不又返回到轨迹上来。 翻越过坪坑垭口,一看轨迹,到达坪坑村,只剩下2公里多了,心里不由大大地松了口气,但轨迹显示近600米的下降令人头疼。<br>  这时,又一道陡峭的乱石坡呈现在眼前。每一个石头没有任何的结构与规律,仿佛是大自然随意撒下的骰子,散落在了这个地方。 它们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石头凸凹不平,间隙不一,甚至还有一些石头被雨水侵蚀得非常滑溜,我们的每一步都似乎都是在玩一场生死赌局,我们小心翼翼地向下攀爬。<div>  当我们下完了乱石坡,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所完成的艰难险阻,也更加珍惜这种无与伦比的上船旅程。</div>   下完这道乱石坡,天渐渐黑了下来。拿出头灯,我和紫气东来,独特更加小心地前行。这时,其他友友都已走到我们的前面。<br>  晚上8:30多,我们后队三人才到达坪坑营地,先遣队已经比我们先到二十多分钟,并正在做晚餐。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幸福感满满。同时,友友们最终与老板协商以40元/人的价格住进了他家的小木屋。 <b>3 重装船底顶-罗新大环线:第2天</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3 坪坑-船底顶-望顶营地</h3> 第2天:坪坑村-白房子-船底顶-望顶营地,10.40米,累计爬升1153米,累计下降290米,露营地:望顶营地。   第一天太虐了,走到晚上8:30多才到达坪坑。第二天,我们的“花”由于安全原因心生了退意,独特也在犹豫是否继续前行?最后,我们六男还是决定一定要坚持下去。   第二天,我们也是7:30左右出发。沿着水渠前行,先头的友友走错了部分路程,最后折返下坡,而在我们后面的另一支队伍却仍沿水渠前行。<div>  后来才知道,这条路更险,且荒废已久。因为意外,那个队伍的领队就在这条路上出事了。导致后面的森林公安和派出所五一联合出动,船底顶突然之间风声鹤唳,友友们变得人人自危。</div> 抵达白房子前的路,基本就是机耕路和水泥路,先下降再爬升,难度不大。8:00,我们到了一个老旧的铁索吊桥,吊桥的木板部分存在断裂、松动、腐蚀等问题,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每次单人过桥。<br>  过了吊桥,需再走半个小时才能到达白房子。 8:30,我们到达了白房子。白房子是水渠的起点,一直到水渠尽头都可以补给水。<div>  以前白房子可以住宿,可以补给,但现已经荒废。独特以前来过船底顶,在这白房子前不断地感慨以前的户外峥嵘岁月。</div> 由于今天时间充足,我们没有赶时间。在白房子,我们休息了近40分钟,然后沿着水渠继续前行。水渠路段一侧临山,一侧是悬崖,风景其实还是非常不错。 9:40,我们到了水渠尽头,完成了全路程的6.3公里/10.4公里。 在水渠尽头,我们又休息了近20分钟继续前行。 而从水渠尽头开始,船底顶第二天的虐才真正开始。<div><div>  先沿着一段原生态溪谷爬升一段距离,溪谷边上有若隐若现的羊肠小道,树上系有红丝带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如果遇到下雨天,湿滑的石头和过溪,会让这段路程的难度成几何数的增加。</div></div> 知足常乐和新鑫沿着小路前行过程中,不断寻找着小木耳,这些木耳柔软而有韧性。中午,他们就将木耳煮成美味的汤,让我们美美地享受了大自然的馈赠。 溯溪部分路段有点危险。例如有一侧断崖需要紧抓老树根才能通过。我们先用手握住突出的树根,保持身体平衡;再用双脚踩着崖壁,保持身体前倾。然后将脚往下面轻轻滑动,找到另一个树根或缝隙。如此交替前进,直到安全通过断崖。 另一侧断崖有保护绳,让人安心不小。抓住保护绳,交替前进,小心翼翼,则可安全地通过。 在攀爬溪谷的过程中,眼前景象不断变幻。如同穿越了不同的世界和生态系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让我们忘却一切烦恼和忧愁,只留下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完成了溯溪路段,正准备长舒一口气时,第二天最大的难关就在眼前了——最虐的乱石坡。 第二天溯溪和爬乱石坡时,知足常乐、新鑫和我三人一队;湘石、独特和杨六郎三人一队,各队基本分开前行。<div>  我们这队速度比较快,一口气就爬了一小段乱石坡,到了一处较为舒缓的平台。这处平台水从中间缓缓流过,非常适合中午路餐。能干的知足常乐和新鑫拿出炉头和气罐准备搞木耳汤,然后放入了几根肉肠。在等待另一组时,我们享受着人间美味!</div> 吃饱喝足之后,继续攀爬第一段乱石坡。第一段乱石坡拔高320米左右。 过了垭口后,继续攀爬第二段乱石坡。第二段乱石坡拔高110米左右。   14:30,我们第一队爬完了第二段乱石坡,进入了一段平缓的高山草甸。在等待第二队期间,我们第一队美美地睡了一觉。<br> 第二队爬上来已是一个小时之后。在他们短暂地休息后,我们继续前行。翻过一个小山坡,已经可见对面的船底顶,但前方还有断崖难关。 过断崖需要借助绳索保护,谨慎通过。人多时要互相配合,一个一个下不用着急。<br> 断崖右侧还有一条小路,恐高的可以从右侧小路下断崖。人多时,右侧小路更快。2018年上船我走的是断崖,这一次我走的是右方小路。 下了断崖之后,一路爬升,就到达船底顶顶峰。<div>  山顶远眺,峰峦叠嶂,云海茫茫,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醉。风吹过山顶,草木摇曳,像是自然界的交响乐般动听悦耳,让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烦忧。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4 登顶船底顶</h3> 山顶可以作为营地,但没有水源,且不避风,最好还是行进到望顶营地扎营。从船底顶穿过灌木丛,过一个小山头后便是望顶营地了。 比我们早出发1个多小时的东莞团队。 望顶营地估计名字来源于其位置:从这里可以看到船底顶的山顶,因此得名“望顶”。望顶营是个五星级营地,营地可以避风,也有补水点。<div>  大家扎好帐篷后,知足常乐和新鑫弄好了营地晚餐,湘石为大家烧好了水。高压锅闷肉肠饭简单易做,还美味无比。</div><div> 第一天经茶岩顶被虐的身心俱疲,晚上躺下就是一夜无梦,第二天上船底顶个人觉得还是蛮休闲。<br></div><div> 这晚营地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里不再叙说,感兴趣的可准备小酒酒和花生米听独特细细道来。</div> <b>4 重装船底顶-罗新大环线:第3天</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5 望顶营地-电站-新洞-罗坑</h3> 第三天的路程望顶营地-高嶂顶-大坝山水电站-新洞-罗坑镇,全程22.31米,累计爬升411米,累计下降1517米。 <div><br></div><div> 6:00,开始营地早餐,收帐篷,最后还是磨叽到7:30出发。<br></div> 从望顶营地到落日峰,沿途高山草甸,风景秀丽,在薄雾弥漫间,宛如一幅幅绝美的风景画。<div>  <br></div> 在上落日峰前,有一大片杜鹃林。 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大面积的盛开。但仅有一二朵“船花”也为这座秀丽山峰平添几分春日妩媚,让我们幸福久久,不虚此行了。<br>   落日峰上得一半时,一层云雾漫来。只见船底顶刺破浓雾,辟地摩天。峰顶浑圆平缓,本身其貌不扬,巨大的山丘有如大船倒扣,仿佛一位守护神,静静守望着这片土地。 <div>  上了落日峰垭口,只见云层渐渐漫过山峦,把整个船底顶都笼罩在梦幻般的色彩里,恍如仙境。</div> 过了落日峰,此时云雾散去,船底顶如船倒扣的样子清晰无比。此时,我定格了新鑫与船底顶在一起的瞬间。 从落日峰下来,最先经过的便是“伤心大草坡”。只见山峰连绵,草甸起伏,朝晖夕阴,烟霞漫漫。<div>  伤心大草坡较陡,路线曲折,遇到下雨天可能湿滑无比,下坡时特别要注意安全。</div> 下到坡底,伤心大草坡底的映山红开得正艳。你刚好盛开,我正好路过,你赠我满心欢喜,我记录你的美,这是怎样一种人世间的缘分。 千里迢迢奔赴船底顶,我们享受着奔波和忙碌,享受着美妙的风景,同时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仿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升华。 穿越期间,你会不时地感到一种心灵的悸动,那些巍峨的山脊和那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向你诉说着它们深情的故事。 心若浮沉,浅笑安然。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春天万物皆甜,往后的日子充满希望。 大自然的美需要我们投入它宽广的怀抱,全身心地领悟,领悟它内在的那独特的美。对于我们来说,人生何不是这样,我们需要领悟人生,领悟哲理,这样我们会拥有一颗善良的、美丽的、纯洁的心。 <div>  花草散发出香气,绿叶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春天的风,像五彩的梦,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br></div> <div>  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一切沐浴着春晨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轻歌曼舞,楚楚动人。<br></div>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倦;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div>  船底顶山脊上的树极其稀少。但路旁一棵松树坚守在船底顶上,向过往的友友,不断地倾诉它的不屈与顽强!</div> 珠海队伍的强驴。 高嶂顶垭口一带,风景秀丽,如诗似画,像一位成熟的中年妇人,沉静温润,含蓄优雅,风情万种,韵味十足。 远望山脚下的峡洞水库。 下高嶂顶时,需要注意几处断崖,随后穿过竹林、小树林和小溪,到达水电站。 12:00大坝山水电站,吃路餐。 休息了近半小时,12:30继续前行,12:46到达水电站不远的上斜村。 14:00到新洞小学。因为51那天二名驴友出事(一死一重伤)的缘故,新洞小学路口已经设岗拦路,禁止车辆通行。<div>  来接我们的紫气东来只得把车停在新洞小学门口。知足常乐、新鑫我们三人把重装包放到车上,继续徒步完成我们的大环线。得知有队友已筋疲力尽,紫气东来打算徒步进登山口帮他们背包。</div>   15:30我们三人再一次回到了出发点,平安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穿越。另外三人在路口被抓,接受了再教育,原本两点多预定的午餐变成了九点的晚餐。 <b>5 故事的插曲</b> 2023年五一,船底顶穿越队伍发生了一死一重伤的严重后果。 由于船底顶穿越出现了严重的意外事故,下午2点多,各个进山和出山的路口都加强了监管。出山时,本队伍三人和东莞队伍大部分人被抓,接受了再教育。 事后,为避免误会,独特对有关情况说明:<div>  1.让我们上车并送到派出所的不是警察叔叔,而且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送到后就走了去接后面的人。随着出山的人员陆续到来,有个警察叔叔多次重复对我们说,此次行动是保护区的行为,派出所只是协助工作,并提供场地。其间,到警察办公室烧水,要一次性杯子,凳子,洗漱,上卫生间,打电话,甚至外出吃饭都没有干涉,只要谈话时保证随时到即可。</div><div> 2.除开始的1~2个人外,其余人都是在镇办公室分别谈话,主谈的也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警察叔叔只负责记录,所有人都是争先恐后的要求先谈,谈完后,做了个笔录,最后也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作了个类似训诫的讲话,就分批让我们走了。因为期间的等待和轮流谈话,让先出来的队友担心了,也让我们的中餐变成了晚餐和宵夜之间的餐了,并让我们第二天凌晨才回到湘潭。</div><div> 3.因为活动是我建议的,同伴信任我才会一起走的,按我多年的习惯,我肯定是最后才出山;若是只管自己,我和湘石老师可能都会提前出来了。</div><div> 4.整个穿越过程中,想听认表妹,抢別的队肉吃的,天黑后有单身女性到我们这边营地来等故事就不再说了,想听的要用酒换。<br></div> <b>6 结尾</b>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每一个美丽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的难忘。一路走来 ,我们无法猜测将是迎接什么样的风景,只有在前进中不断学会选择,学会体会,学会欣赏。<br>  眼里是阳光,笑里是坦荡。愿你我踏遍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b>友友感慨:</b> 杨敬知:在独特大哥带队下,完美的完成了二顶(茶岩顶与船底顶)穿越,收获了重装经验值。探路有流星波,烧水做饭有新鑫,湘石,知足常乐。摄影有大师湘石,后勤有大神紫气东来🌹🌹🌹公安还请喝了🍵🍵🍵。刺激,回忆满满一次AA户外活动,永将铭记🙏🙏🙏👍👍👍 湘石:茶岩顶到平坑太难了,5公里走了七个小时,都是驴友刚刚走岀来的路难走,我们还只在巨石哪里停下来拍个照片停留一下。两步路的地图也骗人,到了平坑位置已为到了,结果还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村里。 <div>  流星波:人生在于经历,N年以后回忆起来也会记忆犹新。<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