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人有"好吃不过饺子"的说法。有一次我吃饺子,越吃越难过,竟致哭出声。</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呢?因为这饺子的"馅"是爸爸那年过年时亲手作的。年后他就病重,几个月便离去。记得三十儿晩上,爸爸将饺子馅分成几份,让孩子们各自带回自己家去,临近午夜吃饺子的时候,怹非常郑重地说:"明年你们就要自己作这黑馅饺子了!绝不能让这黑馅饺子失了传啊!"</p><p class="ql-block"> 睹物思亲,心中巨痛,更有一层,就是我突然明白了父尊那急迫的嘱咐,彻悟了寄寓在这饺子中的殷殷期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黑馅饺子有什么特别吗?在说"特别"之前,先说说黑馅饺子本身。</p><p class="ql-block"> "黑馅"也叫"干菜馅",春天将菠菜晾干,过年时作成饺子馅,三十儿包饺子祭祖、一家人食用。它是北京满族人非常看重、只在过年时才吃的一种食物,整个制作和食用的过程,有点宗教的仪式色彩。</p> <p class="ql-block"> 过去北京的冬天蔬菜很少。到了春天,菠菜大量上市,而且很便宜。北京人炒菠菜、烩菠菜、伴菠菜、作汤、作馅……老北京人有句话,"能把脑袋吃绿了。"</p><p class="ql-block"> 北京人喜欢菠菜,认为它能刮掉肠中油腻,去除一冬胃积的毒火。菠菜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秋分种菠菜,谷雨长穗。"它大概要在大地里生长七个月,特别是经过一冬的孕育,开春疯长。它的根是红的,北京人叫"红嘴绿鹦哥"。菜茎粗壮,茎管中空,像芦苇杆一样。叶子翠绿,绿得发黑,让人想到了铁。其实菠菜含铁量非常高。过去很多人营养不良。医生看过血色素报告,就说:"回家吃些肉和菠菜。"这就是蛋白质加铁补血的原理。</p> <p class="ql-block"> 菠菜"物美且价廉";北京人又最厌糟蹋东西。虽说资源过剩,但也不能看着它烂掉。想那一冬少菜的时日,于是就将它储存起来,留待资源匮乏时享用。这就有了晾干菜。</p><p class="ql-block"> 晾干菜要有耐心,买来的菜略放稍蔫,择好洗净,大锅烧开水一焯,最后在院子里一根一根地晾起来。</p> <p class="ql-block">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奶奶晾干菜时嘴里总要念叨念叨。"晾干菜喽,明年过年吃饺子喽!"院子里的街坊走过看见,也要跟着念叨一句:"晾干菜呢?明年的饺子都有啦!"</p> <p class="ql-block"> 干菜晾好,就要储藏起来,平时绝对不吃,等到年根儿底下,恭敬地取出,温水泡开,洗净,切碎、跺烂了。煮好的五花白肉切丁。二者在油锅里炒熟,调味,晾凉了,便成饺子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十儿年夜饭前祭祖,现在极简单。西墙挂逝去长辈照片,下置一桌,桌上一柱香,一盅酒,一碗一碟一筷。碗中少不了这饺子。上供时还要告诉先人:"吃黑馅饺子啦!明年还给您作。"全家人吃年夜饭,不管菜肴多么丰盛,最后压轴主食,绝不能没有这黑馅饺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完了黑馅饺子,来看看它的"特别"吧。</p><p class="ql-block"> 北京满族人的黑馅饺子形成传统,是由他们的生活态度决定的。他们认为,生活本就不易,更有灾害、灾难和人世兴衰。所以要居安思危,趋利避害。要善于动脑,勤于劳作,不食嗟来,自食其力。要有一些积贮与储备,抵御未来的风险。</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每时每刻的。每时每刻的生活最终构成人生,或幸福、或颓败。北京满族人认为日常生活"过日子"首先要端正生活态度。生活态度不严肃、不认真,那就是"混",瞎混日子。具体表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脑笨体懒,坐吃山空,挣俩花仨,有今儿没明儿,东摘西借,混吃等死……老北京的满族人大都经历过人世变换,阅尽世间浮沉,他们时常警示后辈,要正经地过日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晾干菜"就不是一般的劳动了,而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记得有一次我说黑馅饺子解油腻。爸爸当即纠正:"它不光是为了吃的!"其实,它超越了食物,上升为一个文化符号,强调着生活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晾茄子干、豇豆干不成吗?当然不成,因为它们很难作饺子🥟。"饺子"是交于午夜子时的意思。旧岁将去,新年来临,在这特定的时候,饺子本就有一种辞旧迎新的寓意。而京城满族人采用了"黑馅"的饺子,又在这寓意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即激励人们勤勉地生活,创造美好的人生。这就是黑馅饺子抽象为文化符号所要传达的教育内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的文化内涵其实是根源于中华文化的传统的。汉初文人 贾谊 就专门写过一篇《论积贮疏》。他说,"世之有饥穰"是常有的事。夏禹、商汤都经历过。时下这样"淫侈之俗,日日以长",遇到一点灾害,就卖孩子,这怎么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他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必须要有物质和财富的储备与积累。"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财有余,何为而不成?"</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位扬州的画家朋友,听我讲了黑馅饺子,说道:"这和全国各地作梅干菜差不多。"他说:"梅干菜最初也是秋天储备青菜,腌起来供冬天没菜时食用的。等到春天到来,长出新菜,人们就不吃这腌菜了。于是把它𦚵干,变成了梅干菜,一吃,味道还很好👍。再后来,慢慢就有了并不是为了储备青茶而特意制作的梅干菜。"他补充说:"全国各地作梅干菜用的蔬菜各不相同。都是利用各地的资源,扬州用小青菜;浙江用芥菜、雪里蕻;广东就是用梅菜;还有的地方用油菜、冬菜、萝卜苗等。</p><p class="ql-block"> 看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中都有积贮的基因。而北京满族人的黑馅饺子就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庄重、更有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爸爸,今年我晾干菜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仅以此文,纪念父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