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虽然我们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心中依然有挥之不去的“五四”情节,翻开《知青老照片一一上海知青在吉林》这本画册,许多往事又浮现在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从1969年3月1日起,先后有近18000名上海知青从黄浦江畔来到长白山下图们江边开始了艰辛的知青生涯。</p> <p class="ql-block">离开上海的当天上午,与中学同班同学周芝军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69年3月,不满16岁的施建平是集体户里年龄最小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看到那一张张老照片中熟悉的场景,勾起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上图为上海知青寿林娣(担任妇女队长时)带领社员修水库推土劳作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周培兴下乡插队的的第一天骑牛出行。</p> <p class="ql-block">春耕时节宋爱敏赶着牛车去田里送农家肥。</p> <p class="ql-block">陆钧在水田地里学习耕地</p> <p class="ql-block">开春时节,张理敬赶着马车到大田里送肥归来。</p> <p class="ql-block">1973年5月1日,50年前的劳动节,我和户友李云龙、常大为赤脚行走在泥泞湿滑的田埂上挑苗。</p> <p class="ql-block">秋收季节,左起丁文宝、常大为、李云龙和我在水稻田里割稻子。</p> <p class="ql-block">冬天到了,曾丽馨(左)戴着皮帽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在工地劳动。</p> <p class="ql-block">1971年冬,卢平生在长白山出民工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张怀抱小牛的照片,让我回忆起一段久远的往事。</p><p class="ql-block">1974年4月13日晚上9点多,位于集体户南面六十米左右的生产队马棚突发火灾。听到饲养员的呼救声后,我和集体户的几名同学立即冲向火灾现场。只见队长和几个社员已先赶来。按生产队长的吩咐,我们先把栓在牛舍中的十头耕牛和出生不久的一头小牛犊赶紧连拉带赶的轰出牛舍。然后马上投入马棚的扑火中。大家经过二个多小时的扑火奋战,终于将大火扑灭。第二天下午劳动休息当我走过牛舍附近的小路,这头被我救出的小牛犊仿佛有点认识我似的走近我身边并发出轻轻地呼唤声,我忽然想到,难道它是在表示一种感恩之情,于是我轻轻地抱住它,户友常大为快步跑回集体户,用照像机拍下这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1975年春,常大为在学习驾驶履带式拖拉机。</p> <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纪连慧(左)和岑爱荣合影,几十年后这对姐妹还常在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p> <p class="ql-block">抽调到农村小学担任民办教师的徐善桢正在教室里辅导学生。</p> <p class="ql-block">1969年时值中苏珍宝岛事件发生,边境地区战备形势趋紧,我所在大队开始挖反坦克战壕,并动员各队社员挖地道。知青都被编入基干民兵,我在第一次民兵实弹射击中成绩优秀,又被选送到珲春县武装民兵值班连脱产训练。 </p> <p class="ql-block">在八二大队去英安公社的土路上学习驾驶两轮摩托车。</p> <p class="ql-block">进入冬季后图们江边北风呼啸,积雪挺厚,我与满族青年郎文祥(右)一起在图们江边骑马巡逻。</p> <p class="ql-block">原延边州政协副主席石明诚告诉我,如今这张照片在新建的延边博物馆上海知青展区展陈。</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976年9月9日,广播中传来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消息,午后2点多,接到了武装民兵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我意识到,接受组织考验的时刻就要到了,于是,在集合前由同学常大为拍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下这两张照片是常大为在民兵训练中练习瞄准。</p> <p class="ql-block">那时农村的生活虽然很艰苦,知青的到来,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图为我和集体户几位同学在田间休息时排练节目。</p> <p class="ql-block">当年下乡到延边州和龙县的程瑛,到农村后拍的第一张背着草帽的照片,成了她一生的珍藏。</p> <p class="ql-block">1971年上海知青曹家茂和朝鲜族姑娘一起在表演舞蹈。几十年后他还是我们上海虹馨舞蹈志愿者团队的主力队员。</p> <p class="ql-block">1971年4月,以上海知青为骨干的八二大队文艺宣传队参加了珲春县的文艺调演。</p> <p class="ql-block">从上往下是郭昀、吴慧瑜、卞绍荃,农村的艰苦生活未能遮住她们的美丽,</p><p class="ql-block">卞绍荃,在学校时就是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下乡后她领衔组织的八二文艺宣传队在当地很受欢迎并小有名气。让我们记住这一代人的芳华。</p> <p class="ql-block">上海知青的到来,给生产队增添了活力,队里组织了篮球队,曾多次在公社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前排左二是上海知青赵宝兰,女篮中的主力中锋,中排左一为作者本人。</p> <p class="ql-block">1973年,我们集体户被上级评为先进集体户,奖励了一台工农11型手扶拖拉机,我和邰忠胜成了生产队第一批拖拉机手。</p> <p class="ql-block">上海知青黄惠英当上了赤脚医生。</p> <p class="ql-block">1970年6月,上海知青张素文(左)和宫晓庆在村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能当上汽车驾驶员,这是让大家非常羡慕的,图为上海知青刘建初(网名长白山人)在保养汽车。</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集体户门前葡萄架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长期农村的锻炼,那时个个都是肌肉男。</p> <p class="ql-block">寒冷的冬季,气温常常在零下30度左右,苏建文和赵允娟两位女同学带上狗皮帽照张相后寄给家中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自1973~1976年,我曾在八二大队任团总支书记,这是参加共青团珲春县三级干部会议后合影,后排右一为本人。</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翻看年轻时的照片,为我们的青春感慨!</p><p class="ql-block"> 这一代知青,</p><p class="ql-block"> 无愧于祖国,</p><p class="ql-block"> 无愧于时代,</p><p class="ql-block"> 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 祖国不应忘记,</p><p class="ql-block"> 历史应该记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青春不是年华</p><p class="ql-block"> 而是心境</p><p class="ql-block"> 心态不老</p><p class="ql-block"> 此刻即是青春</p><p class="ql-block"> 愿你我心态年轻</p><p class="ql-block"> 笑容依旧灿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一写在2023年五四青年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选自:</p><p class="ql-block">《知青老照片一一上海知青在吉林》</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张理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