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心向阳光——金师附小天天向上中队“读书与境界”成长主题活动之美好的研学之旅

金师附小六(6)班天天向上中队

<p class="ql-block">  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我们趁着五一假期开始了一场快乐的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伴着五月的微风不燥,哼着欢快的歌曲,迈着轻快的步伐,我们踏上了江西南昌→庐山的研学之路。</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在开放。展馆内基本陈列陈展各类图片、图表509幅,文物展品407件(套),艺术品51件;陈展内容主要有:新馆大楼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光辉历程以及旧址复原陈列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进大门便看到了一杆朝天而指的枪,耐心的解说员告诉我们这代表南昌起义的第一抢也是武装反抗国民党斗争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斗争的首次斗争,后来有了一个八一建军节,就是为了纪念这次起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直往纪念馆深处走,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当年使用过的枪械炮弹衣物和各种炊事用具,按原型而制作的蜡人栩栩如生站在参观走廊的两侧,按原比例仿真的地图真实再现了当年起义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仿佛感受到当年先辈们用鲜血和勇气一往无前为自由为民主为团结而战的盛况,仿佛看到军民一家,看到许多人不怕牺牲,勇于在前线战斗的精神。仿佛听到呐喊声震天枪炮声交错,一幅幅一幅幅英勇无比的场景在眼前铺开。</p> <p class="ql-block">  离开展览馆,我们仍然感受到内心热血在沸腾,我们要努力学习,要用我们的知识去为我们的国家建设国防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热爱自己的人民,这样才能建设伟大的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站:滕王阁</b></p><p class="ql-block">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p><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在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和扩大空间方面,创造性的解决了声、影、光、色的一系列难题,从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意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审美的特点,通过意境虚景与实景融为一体,交织出一幅绚丽多姿而又变幻莫测的风景图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馆内充满了文物展览,包括名人字画和江西历代名人展览。特别是在5楼,看到苏东坡临墓的巨幅《滕王阁序》,是他的原作。还有很多景德镇的瓷器,每一件都栩栩如生。站在滕王阁亭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河流和绿色的山丘。整个赣江尽收眼底。真是钦佩中国古人的智慧,他们将建筑和艺术结合起来建造了如此宏伟的滕王阁。</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站:海昏侯国遗址公园</b></p><p class="ql-block">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是目前我国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的墓葬群。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据历史记载,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之前已有海昏县。海昏县建置早于海昏侯国的建立。</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确,我近距离欣赏这个奢侈又神秘的国度,目睹“史上最短皇帝”—刘贺的荣辱兴衰的人生传奇。作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贺的海昏侯国是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溅起的涟漪被卷携进历史的长河中,荣辱也好,兴衰也罢,如果一个人的命运被地位、利益、财富裹挟前进,半点由不得自己,哪怕极尽奢靡,享尽荣华,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得善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站:庐山</b></p><p class="ql-block">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被誉为“人文圣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p> <p class="ql-block">  庐山上的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p><p class="ql-block"> 1988年在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林寺桃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站:秀峰景区</b></p><p class="ql-block"> 秀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景区内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庐山最有代表性的地点便是秀峰,这是因为其历代交通便利,庐山上面到清朝末期才有人到达。庐山最有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李白写的秀峰黄岩瀑布。</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此后改名为秀峰寺,俗称“秀峰”,为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一。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峡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诸秀汇集,各施其妍。</p> <p class="ql-block">  这次研学旅行是一种充满魅力和美好的旅游方式,它不仅能够让人们领略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更能够让人们在旅行中学习到知识,增长见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知识和美丽的世界,一起感受研学旅行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