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采集树木野草来使来自于大自然珍贵的火能持续燃烧。突然间火焰中升起了袅袅烟气,随着这烟气,悠悠地散发了出陶醉人心、刺激神经的芳香。由此,香令人类感受到了超出想象的神秘力量;这就是人类与香的相逢。</p><p class="ql-block"> 在埃及,香文化比中国还要久远,</p><p class="ql-block"> 埃及是世界上香文化发源最古老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闻名于世界的木乃伊,法老们死后千年不朽,就是因为用了大量的香料来抗腐朽。</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一直被作为香料、医药品来使用的没药是制作木乃伊所不可缺的。以没药为主,桂皮等香料作为防腐剂大量的使用在取出内脏后的尸体中来制作木乃伊。据说「木乃伊」的语源来自意为没药的「MYRRH」。</p><p class="ql-block"> 据说从图坦卡蒙法老的坟墓中挖掘出了大量的陶制香料罐,一打开盖子会散发出阵阵幽香。经确认发现是3000年前的乳香与没药。</p><p class="ql-block"> 古代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在泡完玫瑰香水浴后,还把香油涂抹全身。除此以外还把玫瑰花与来自东洋的调味料来混合调制并放置在自己的身边来怡情助兴。</p><p class="ql-block"> 古代希腊盛行香料的时尚:衣服、身体、食物、饮料、入浴、就连饲养的狗、马也用香料。 希腊文明达到鼎盛时期时,旋起了狂热的香料时尚。希腊人理所应当地把香料熏染自己的衣服与身体、把香料用于烹饪、还把没药放入葡萄酒中来喝,洗芳香浴,甚至还用香料来刷洗饲养的宠物。</p><p class="ql-block"> 希腊人理所应当地把香料熏染自己的衣服与身体、把香料用于烹饪、还把没药放入葡萄酒中来喝,洗芳香浴,甚至还用香料来刷洗饲养的宠物。</p><p class="ql-block"> 香料在罗马非常受到重视,同时还被大量的使用。特别是罗马尼禄皇帝喜欢华丽铺张。在宫殿食堂的墙壁上设置可以向来客喷洒香油的装置,甚至还有散布香味强烈的花瓣的装置。最令人吃惊的是,为了让房间中充满香气,在宴会上散放涂有香油的小鸟。</p><p class="ql-block"> 罗马帝国灭亡的同时,香料的中心转移到了东方的阿拉伯人。香的历史中最为划时代的重要的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这就是酒精的发明与利用酒精发明的香水的原形。之后与欧洲的香水文化相连。</p><p class="ql-block"> 在阿拉伯世界,香料使用历史久远,这一是由于:阿拉伯半岛具有香料生长的特殊气候与土壤,二是穆斯林认为使用香料属于圣行,是高尚的精神生活与美好的物质享受的完美结合。阿拉伯人在家添人丁、老人去世、姑娘出嫁、贵客临门时都会使用香料,他们也很舍得,有时直接燃上一大块沉香。顿时,香飘数里。其宗教活动中更是要摆上大香炉,焚烧大量的沉香、麝香、龙涎香等单品珍贵香料。</p><p class="ql-block"> 但由于阿拉伯香文化中没有中医药的理论引导,故阿拉伯香文化中没有药香体系。</p><p class="ql-block"> 印度蕴藏着多种多样的香料,可谓是世界香料的产地。香料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据说印度人为了减轻防止由炎热所散发的体臭,点香或在身上涂抹香粉、香膏。之后,与佛教一同众多的他国香料被传到了中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香料从印度的波斯也流传到了中国,正因如此中国的香文化中从此增添了丰富的香料。</p><p class="ql-block"> 在印度,有关香的记载始于《吠陀经》。在早期印度教中,香的特殊治疗功效并入了宗教行为,佛教形成后,香又成为佛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人不分尊卑全民用香,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居室熏香、瑜伽调息、精油按摩。</p><p class="ql-block"> 印度因地理位置的原因生产大量的香料,也用混合香,但其分类法显然与中医药理论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 印度把所有的香料分成五个类型:</p><p class="ql-block">1:天(果实)例如:八角茴香。</p><p class="ql-block">2:水(茎、枝)例如:檀香、沉香木、雪松木、肉桂、乳香、没药、龙脑。</p><p class="ql-block">3:土(根)例如:姜黄粉、岩兰草、姜、木香根、缬草、印度甘松。</p><p class="ql-block">4:火(花)例如:丁香。</p><p class="ql-block">5:空(叶)例如:天竺薄荷。:</p><p class="ql-block">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祖们已经开始使用香品了。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时期,可称初始期。从汉武帝到魏晋,是香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亦可称跨越期。香品走向普及,是隋唐以后的事。隋唐开始用香的风气不仅在王公贵族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而且国家的政务场所、民俗节日、普通百姓的日常起居、作为治未病之病的良药都离不开香的身影,香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各种香会、斗香,也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常见高雅娱乐活动。香文化发展的最高峰的宋代,每年仅香药开支就接近与国民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国家香药专营的收入基本支撑了整个国家的国防开支。这一时期,线香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到了大清盛世,“行香”已经深入日常生活之中,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香案已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这个线索,可以证明香能净化环境。</p><p class="ql-block"> 公元1492年的春天,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意大利布商的儿子,在认真读完《马可波罗游记》后,决定从水路去往神秘的东方。在他的极力游说下,西班牙国王同意资助这次远航,并封他为大西洋海军大元帅。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岛屿与陆地的总督。他还将拥有新发现领土全部财物的十分之一,并且一概免税。这个人就是哥伦布。而他的心中,远航的最大动力却是来自遥远东方的香料,那才是真正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哥伦布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数次远航,最终没有到达盛产香料的东方。却在追寻“香料之路”中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大陆。当他晚年在凄苦交加中死去时,心中怕是仍怀着遗憾吧。</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人们已无法想象那时香料的昂贵程度。与哥伦布同时代的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99年率领满载香料的船队从印度返回葡萄牙,此行所获纯利润竟达航行费用的60倍。</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20年后的麦哲伦那次悲惨的环球航行,历时3年零16天,出发时的275人,归来时仅剩31人。但原来5条船中仅剩的一条回到西班牙的船,由于装满了香料,出售后得到的钱,偿还远航的全部费用外,竟还有多余。</p><p class="ql-block"> 如此巨大的利润刺激下,冒险家们一个接一个地上路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找到盛产香料的地方,开辟海上贸易航线。然而,在寻找香料的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各大洋中一系列的岛屿。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掀开了一页又一页的历史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说完了外国说说国内。中国使用香料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先秦时期,《楚辞》里便记录了诸如辟芷、幽兰等香草美人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不少波斯、安息、大秦等西域各国的香料也传入中原,除食用香料外,乳香、苏合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也引入中国。西汉南越王墓中便出土了13件铜熏炉和一批陶熏炉,其中有5件铜熏炉器制奇特,应是南越宫廷专门为王室所制。</p><p class="ql-block"> 香料贸易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宋代。当时国家昌盛,社会稳定,人民富裕,香自朝庭贡品演化为商品、药品之后,民间需求量巨大。这使得经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商品由唐代的珍宝犀牙为主、香料为辅,逐渐变为以香料贸易为主,龙脑、沉香、豆蔻、丁香、砂仁等“南香”大量传入中国。东南亚等出产香料的国家所称的“香料之路”也由此闻名世界。</p><p class="ql-block"> 开宝四年,北宋首次在广州口岸设置专管对外贸易的市舶司。当时香料的进出口占据首位,甚至出现了专事香料贸易的“香舶”。</p><p class="ql-block">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朝受辽、金威胁,迁都临安(今杭州),经济中心南移,由于朝廷军费和官俸开支庞大,还要给辽、金岁币(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财政吃紧,入不敷出,当朝竟用胡椒等香料充当官员的俸禄。</p><p class="ql-block"> “宋之经费, 茶、盐之外, 惟香之为利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宋朝曾将香料列入“禁榷”,即由国家专买专卖,不许民间私自交易。这一系列举措,大大地刺激了海外香料的输入。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宋初市舶司香料税收只有约1600余万,至南宋淳熙末就增至6000余万,可以想见宋朝香料贸易之兴盛。</p><p class="ql-block"> 燃起一炷香,悠悠读《心经》,那一刻内心的清静,如漫步在午后的花园。</p><p class="ql-block"> 香,《说文》解:芳也。从黍,从甘。在甲骨文和篆文里,表示黍子煮熟时的可人气味。到了隶书里,香字有了变化:从禾,从日。让人想到炙热的阳光下,丰熟的谷物蒸腾,芬芳四溢。</p><p class="ql-block"> 香是轻盈的,飘飘无形。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神奇的海南岛,就生长着一种奇树:沉香树。沉香树结沉香,一个沉字,使香有了重量。</p><p class="ql-block"> 久闻沉香树的芳名,想不到它的别名竟也一个比一个生动:牙香树、蜜香树、莞香树、白木香树、女儿香树……还来不及轻吟细品,就感觉鼻翼轻轻翕动,隐隐地似有奇香飘来,不由得想起《全唐诗》里唐贵妃杨玉环的诗句:“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p><p class="ql-block"> 女儿香树,多么雅致,又多么高贵。想起表弟谈恋爱,三姨问其感受,表弟吭哧了半天:“就是觉得吧,她吧……雅致,高贵,简称就是高雅。”三姨当时就笑喷了:你去热带植物园了吧,找了棵“熊猫树”回来。</p><p class="ql-block">沉香树,就是热带植物中的熊猫树。而沉香,更被喻为植物中的钻石。</p><p class="ql-block"> 结识了一位灵秀而又优雅的艺术家,她的网名就叫“香舍”。听说过熏香和香道,果不其然,她醉心于香文化,还主持着一家艺术会馆。走进其香舍,她焚起沉香,沏壶沉香茶,香茶入心,香气缭绕,一边谈画论艺,一边还穿着沉香珠串。那一刻心安神宁,天地也澄明起来。年前,海南的作家艺术家们香舍沙龙聚会,照片发到朋友圈,有邻居惊呼:那靠窗坐的是谁?好优雅!我没有回复,有沉香做伴,日日熏陶,生命自然芬芳。正如明史料笔记《客座赘语》所言:“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p><p class="ql-block"> 悠悠一缕香,从久远的往昔漫溢而来,润泽芬芳着当下匆促的时光。始知我国的香文化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成熟于唐,鼎盛于宋,传承于明清至今。而香树,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沉香的学名就叫琼脂,琼是海南岛的简称,脂是香树的树脂结成的沉香。</p><p class="ql-block"> 自儿时起,就多次看过根据古代神话传说改编的河北梆子《宝莲灯》,这出戏民间又称《沉香救母》,书生刘彦昌赴考之时,将一块祖传沉香赠予三圣母,约定日后生子就以沉香为名。而后沉香劈山救母,苦难的女性终得救赎。那可真是神来之笔!沉香之约,缘定三生,铭心刻骨;沉香之香,通达三界,撼天动地……</p><p class="ql-block"> 正如每棵树都有泪水,而沉香树把创伤和泪水凝成了树脂,结出了沉香:</p><p class="ql-block">每棵树都鼓涨着</p><p class="ql-block">鼓涨着,从春到秋</p><p class="ql-block">从生到死</p><p class="ql-block">自从被你爱上</p><p class="ql-block">就渴望打开自己</p><p class="ql-block">像打开花朵</p><p class="ql-block">打开布满伤痕的乳房</p><p class="ql-block">风雨摧折的羽翼</p><p class="ql-block">还会隐隐作痛</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你会来</p><p class="ql-block">轻手轻脚,给我刮骨疗伤</p><p class="ql-block">我就在老地方等你</p><p class="ql-block">不见不散</p><p class="ql-block">我满怀的心事都在发酵</p><p class="ql-block">你闻闻,那是泪水酿成的琼浆</p><p class="ql-block"> 置身于香树林中,竟也诗情酝酿发酵,写下了芬芳的诗行。</p><p class="ql-block"> 遥想宋时,运香船悠悠划过河湾,船桨荡开一翅翅的水,经博鰲驶入南海。海南岛由此赢得“香岛”的美名。运香船驶到九龙尖沙咀,尖沙咀故名“香埠头”,再船运至石排湾港口,然后转运到内地和南洋。石排湾港口因而得名“香港”,后香港之名渐渐扩展到全岛。海南的沉香终于插上了翅膀,飞遍香岛,飞过香江,飞到香港,飞到南洋……</p><p class="ql-block"> 沉香,沉甸甸的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契合(波德莱尔)</p><p class="ql-block">大自然是做神殿,那活的柱石</p><p class="ql-block">有时发出朦胧的喃喃话音;</p><p class="ql-block">人漫步穿越这片象征的森林,</p><p class="ql-block">森林目光亲切,注视着人的举止。</p><p class="ql-block">宛如来自远方的一些悠长回声,</p><p class="ql-block">融入深邃、不可思议的统一体中,</p><p class="ql-block">像白昼之光明般无边无际,又像夜间之黑暗无穷无尽,</p><p class="ql-block">芳香、色彩、声响纷纷相互呼应。</p><p class="ql-block">有香氛鲜嫩如儿童的肌肤,</p><p class="ql-block">甜柔如双簧管吹出音符,新翠如草地,</p><p class="ql-block">--有的却变质、多余、眉飞色舞,</p><p class="ql-block">流露出无限的天地万物的心迹,</p><p class="ql-block">仿佛龙涎香、麝香、安息香和乳香,</p><p class="ql-block">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