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前一段时间,我和嫂子他们一起出去吃饭,因为他们家里有对双胞胎,所以饭局上偶尔会出现关于孩子的话题,还没有孩子的我,总是会被“上一课”。</p><p class="ql-block">但那天嫂子说了一件事,让我内心颇有感触,站在家长的位置上,我觉得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但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思考,突然也明白了很多道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你的观点,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b></p><p class="ql-block">嫂子家里面两个小孩儿,现在刚上小学,最近老师为了教孩子们画画,就教会他们唱了一首儿歌。</p><p class="ql-block">“今天星期二我考个零鸡蛋,妈妈打我三巴掌......”</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嫂子在家里正在辅导孩子学习,听见他们边画边唱,当即就像聊天一样顺口说了句,“妈妈可不会打你们三巴掌哦!”</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呀?”孩子疑惑地问她。</p><p class="ql-block">“因为你们考试学习都是为了自己去学习和考试的,又不是为了妈妈,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对不起的是你自己,不关妈妈的事,所以妈妈才不会生气和打你们!”</p><p class="ql-block">很简单的对话,也是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儿歌,但是却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可能只是为了方便教学,这样的儿歌唱出来,却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太多。孩子从小就会认为,学习不好、考试没考好,会挨打、会被家长骂,于是学习也就成了父母所期望的事情,并不关孩子自身多大关系,也才有了太多考试考了低分,孩子用各种招数应付家长的现象存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认识本质,让彼此都找到喜欢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学习,到底是为了谁?</p><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难道是别人在走吗?</p><p class="ql-block">不,主角只有自己,父母也只是陪伴者。我们当下做出的选择和决定,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以后!</p><p class="ql-block">而作为父母,不必牵强孩子非要去学习什么,非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就是人生设定的变相枷锁。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明白真正的道理,让他们去在经历和实践中成长。我们所谓的“对你好”,不如转换下方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真正的喜欢和对自己有用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嫂子他们的带娃方式真的应该是现在年轻父母所要做的典范。错误的方向讲了不明白,那就让他们自己去体会错误后面的代价,自己去搞懂这样的行为和想法真的不对;从小敢于承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时候不要以“孩子太小,或他们应该做不到”去假设,而是真正去锻炼着成长,也许你会有惊喜的发现,取得了小的成就会让他们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敢于承担。</p><p class="ql-block">还有就是找到孩子感兴趣、喜欢的事物上,不要强迫孩子学习,也不要自以为的给他们报各种补习班。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去发现擅长和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引导他们朝着自己热爱的方向去尽情释放。</p><p class="ql-block">而我们,也要找到在培养孩子方面能够让我们自身喜欢的方向,不然就会出现很多在线辅导孩子把自己快要逼疯的“车祸”现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等位置,换位思考,做真正的朋友</b></p><p class="ql-block">去理解和发现,用同样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的世界。真正做到孩子的陪伴者、倾听者,而不是想当然觉得我们是父母,就要管控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这不仅成为了孩子的束缚,也成为了家长必须时时刻刻做好榜样的束缚,双方都不会轻松。</p><p class="ql-block">孩子不明白的东西会有很多,但要让他们明白道理,也会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候,或许你可以讲自己所感所想,与他内心的想法去擦出碰撞的火花。</p><p class="ql-block">孩子,做一个倾诉者,而我们,成为倾听者。先倾听、再交流、后沟通,也许这才是走进他们世界的步骤。不是所谓嘴上说一声“把父母当成朋友”或者是“你要把我当好朋友”,去压迫式的命令孩子。</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平等,就是互相袒露内心,换位思考,不见得“父母就是万能的”、“父母就是对的”,只有我们去真的认知孩子的世界,才会明白父母就是孩子陪伴的伙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