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欺凌 呵护成长——马林小学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

治波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严重损害着孩子的身心健康,预防校园欺凌,家校合作至关重要。为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了解防欺凌相关知识,与我们一起携手预防欺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校园欺凌?</p><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p> <p class="ql-block">校园欺凌的表现有哪些?</p><p class="ql-block">肢体欺凌:通过肢体动作去恐吓、伤害他人,如暴力推搡、拳打脚踢、抢夺或勒索财物等。</p><p class="ql-block">言语欺凌:通过骚扰、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伤害,如当面或背后羞辱、讥讽、嘲笑、诅咒、起外号等。</p><p class="ql-block">社交欺凌: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孤立排挤他人等。</p> <p class="ql-block">校园欺凌的伤害</p><p class="ql-block"> 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严重影响日常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而言,也往往会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地加入欺凌行列。</p><p class="ql-block"> 对于欺凌者而言,会造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走上不归路。</p> <p class="ql-block">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有专家分析,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的外露。</p><p class="ql-block">有以下几个原因:</p><p class="ql-block">原因1:过分溺爱,孩子唯我独尊。</p><p class="ql-block">原因2:缺少关爱,心理灰暗。有些家长忙于工作生活,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p><p class="ql-block">原因3:学生法治观念淡薄。</p><p class="ql-block">原因4:对不良影视、动画、游戏等的模仿。</p> <p class="ql-block">家长可以这样做:</p><p class="ql-block"> 1.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2.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3.切忌打骂孩子。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恐惧感、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容易成为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4.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5.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要警惕孩子是否有夜不归宿、饮酒、携带刀具等危险行为。</p><p class="ql-block"> 6.定期与老师、其他孩子家长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一些“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派。</p><p class="ql-block"> 7.正确引导孩子。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p><p class="ql-block"> 8.加强法治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细致观察,正确应对。根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p> <p class="ql-block">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从每个学生、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p><p class="ql-block">受害学生家长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并认真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谢谢你把这些告诉我。”及时与校方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以免事态恶化。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p><p class="ql-block">受害学生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1.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p><p class="ql-block">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p><p class="ql-block">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p><p class="ql-block">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对方的言语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为自己争取时间;</p><p class="ql-block"> 5.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或家长解决;</p><p class="ql-block"> 6.独自行走时尽量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p><p class="ql-block">施暴学生家长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1.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 </p><p class="ql-block"> 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p><p class="ql-block"> 3.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 </p><p class="ql-block"> 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p><p class="ql-block"> 5.避免让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卡通或是玩暴力的电玩。 </p><p class="ql-block"> 6.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共同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建设平安校园,杜绝校园欺凌。成长需要更多的温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善待,肩并肩走在阳光之下,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平安校园,给未来的希望撑起一把保护伞,让青少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p> <p class="ql-block"> 终审:杨 平</p><p class="ql-block"> 初审:刘永波</p><p class="ql-block"> 编辑:乔治波</p> <p class="ql-block"> 元宝山区马林小学</p><p class="ql-block"> 传承|发展|创新</p>

欺凌

孩子

校园

家长

暴力

伤害

心理

沟通

他人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