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3月4日起,南京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达到了入春标准,南京正式走进了春天!时节轮换,春回大地,草长莺飞,阳光明媚,春风佛面,吹生万物,更吹开了人们心头亟待绽放的花。今年的第一次旅行,我仍然将目光定格在了云南,缘于2021年1月的那次云南旅行有着太多的美好存放在心间,3月间,带着因游历而带来的自然与内心世界的交融而触发出的对生活有更深情的热爱和更饱满的理解的情感,完成了这次滇西之旅,也就成就了这篇小小的游记。昆明素有"春城"的美誉,我将书有"昆明国际机场"六个大字的照片做为题图也就顺理成章了。</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6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去云南。2023年3月8日,T1航站楼出发,同样是去云南。26个月过去了,却感觉是如此的漫长,当走进候机大厅,眼前更是一亮,重装出新后的T1航站楼是如此的恢弘大气、宽敞明亮,处处流溢着浓浓的南京元素,目光所至倍觉朝气蓬勃、生机盎然。2021年8月这里曾爆发过截至当时除武汉之外的最严重的新冠疫情,相信国人没有忘记,如今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整个禄口机场正以斩新的形象与姿态迎来八方来客、送走四海宾朋。</p> <p class="ql-block"> 昆明天水国际机场是中国的十大机场之一,是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第四个国家枢纽门户,是大西南连接东南亚、南亚、欧亚的空中桥头堡,2012年6月28日通航,至今已进入了第二个十年的快速发展期。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空中飞行,我乘坐的吉祥航空的空客320(中型)客机安全着落,第二次踏上了云南这块美丽的国土。</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从昆明火车站乘坐动车C340车次去保山,四个小时后到达,旅行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芒市,2010年7月由潞西市改回原称芒市,这是我国唯一一个用单字命名的城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首府,傣语"勐焕",意为"黎明之城",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南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68.3公里。芒市,芒果的芒,这里盛产芒果、菠萝蜜、桂元等多种花果,芒市,光芒的芒,这是一座自带光芒的亚热带小城,充满东南亚异域风情,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干净整洁的街道两边是笔直高耸的棕榈树,卫兵般呵护着这座安静、闲适的小城,时光很慢,岁月静好,芒市不忙。</p> <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是芒市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芒市城的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转世轮回成金鸡阿鸾来到此地修炼,正值东方破晓,大地启明,才有了之后的"黎明之城"一说,佛祖以她佛海无边的恩泽保佑着这方热土上的民众吉祥平安、健康幸福。几百年后,佛家弟子阿罗汉追寻佛祖的足迹也来到了雷牙让山,山上丛生的野草和荆棘似有灵性一般,自动让出一条路,冥冥之中似乎是佛主在举行仪式欢迎弟子的到来,雷牙之意就是野草,雷牙让就此成为了这座山名。雷牙让山上原有一座佛塔,芒市城内早先也有一座佛塔,后均毁于战火。2004年,二塔合一并重建,历时三年,耗资巨大,才有了如今闻名中外的勐焕大金塔。</p> <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是中国最大的金佛塔,亚洲最大的空心佛塔,高七十六米,基座直径五十米。两条五头鎏金巨龙各守步道两侧,引导来此朝圣的人们进入山门,蓝天下,金色璀璨的塔身泛着昡目的光泽,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气势恢弦,富丽堂皇。脱鞋从南门进入,2000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金碧辉煌,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观音佛、药师佛、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 大金塔的西面建有傣式长廊,凭栏远眺,整个芒市全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北面,有一巨虎雕塑,这是芒市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 东门外,金鸡阿鸾雕像。昂首翘立,引颈啼鸣,蓝天白云下,披一身金光,目光如炬,守水土一方,羽似铠甲,捍天下臣民安康。正是:雄鸡一唱东方白,混沌散去天地开,凡间尘土尽散去,朗朗乾坤紫气来。</p> <p class="ql-block"> 佛教有三大派别:北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东南亚国家大多盛行南传佛教,傣族信奉南传佛教中的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视释迦牟尼为佛祖,讲究自身的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以求得内心的干净、清宁,达到弘大、宽泛的自我境界。大金塔的东北角有一位傣族小姑娘在拍照,美丽动人的小脸庞天真无邪,端庄大气,佛家有"相由心生"一说,我更相信天地间大写的人会代代传承刻在骨子里的大爱无疆和有容乃大的宽广气度。</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勐焕大金塔是朝圣者的天堂,勐巴娜西珍奇园就是大自然的植物王国了。珍奇园距离大金塔也就几分钟的车程,这是一座4A级的国家生态园林景区,进得园来,一下子就被如此清悠、宁静的景色和环境吸引住,空气中飘散着沁人心脾的植物气息,甘之如饴。</p> <p class="ql-block"> 路的两侧遍布着珍贵的古树名木,形态各异,枝叶繁茂,有的枝干苍劲有力,伸张有驰,有的树体婀娜多姿,滕蔓缠身,芒市气候温润,又正值早春,许多树木吐出了新绿,一派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一些形状各异的大型怪石陈列在花草树木中,远近高低,细细品鉴,都能引申出一段典故、几句人生哲理。化腐朽以神奇,赋静止以生命。特别是一些珍贵、稀缺的硅化木,大块的玉石原矿,怎不由你从心底感叹自然界的神密和魔性。</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是一座傣式风格的建筑,这是周恩来总理纪念亭,建于1986年。亭内用汉、傣、景颇三种文字铭记了1956年12月,周总理、贺龙副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巴瑞来到芒市,共同主持中缅两国边民联谊活动这一历史性事件。</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又遇着了金鸡阿鸾的雕像,与勐焕大金塔上的金鸡阿鸾遥相呼应着,鸡头同样都对着芒市城区的方向,呵护祈福着这片欣欣向荣的热土。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无不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响往,追求精神境界的一份安宁和充实又何尝不是亘古不变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凤尾竹,从未见过如此之大的竹衣。</p> <p class="ql-block"> 芒果树,每年的七月,丰硕的果实会挂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雷牙让山顶,勐焕大金塔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勐巴娜西珍奇园占地面积376亩,并不是很大,在这里走走看看,仿佛在阅读一本不断变化着内容的教科书,珍藏馆、珍奇园、名人植树园都好像在与你对话,人与自然在如此亲切地相处着,园中放养着的孔雀在随意地走动着,一份灵性,更带给你一份感动,原来人与自然可以如此和谐地相处,不由唤起你心底那份脉脉的柔情。</p><p class="ql-block"> 勐巴娜西珍奇园,不仅仅这里有包罗万象的生命形态,更是一处可以让你的心情沉静下来的地方,放下尘世间的燥动与不堪,让自我迷失,这不是一份小确幸吆?</p><p class="ql-block"> 走下园区外的台阶,再回望一下园区大门,有一种心情,那是小时候放学回家的感觉,好轻松欢快。</p> <p class="ql-block"> 芒市,一座来了就不想走了的边陲小城。</p> <p class="ql-block"> 瑞丽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南部,东部连接州府芒市,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接壤,从芒市的住宿地出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瑞丽市的"一寨两国"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一寨两国:一个村寨,分属两个国家。国境分界线的形态有竹篱笆、水沟、土埂、村道,中国一侧是银井村,缅甸一侧是芒秀村。中缅两国边民的亲密关系如水乳般交融,胞波(缅语,音译而来,意为同胞)情谊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开花结果,缅甸的母鸡不时地跑到中国居民的鸡窝里生蛋……</p> <p class="ql-block"> 地面上的国境线沿着弯曲的小路向前延伸,中方一侧铺着黄色的地砖,缅方一侧铺着白色的地砖,结合部镶着玉石片,共5068块,寓意是1950年6月8日两国建交,长423米,故又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国境线。</p> <p class="ql-block"> 一桥跨两国,过了这个桥就是缅甸了。</p> <p class="ql-block"> 跨境而居的两国傣族人民有着世代和睦相处的历史渊源,有着相通的语言文字、相同的宗教习俗,在日常生活中又同走一条路,同饮一口井,同赶一处集,街坊邻居一般。独特的地理位置、共同的文化传统、同样的民俗风情使得两国边民的交流活动自然而顺畅,早已形成了独特的边境文化,也使得旅游市场越来越活跃。</p> <p class="ql-block"> 政府对生活在这里的边民十分关爱,有着十分贴心暖人的边民政策,我们来到银井村一户普通人家访问,感受边民村落的风土人情,体验边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情景。</p><p class="ql-block">女主人名字叫玉罕,男主人在村子里从事农业水产养殖工作,不在家,儿子在上小学。玉罕十九岁读完高中后就没有升学了,一直住在家中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在傣族的习俗中,女子婚后是不离开家的,即"女婚男嫁",相亲成功,男方带着嫁妆来到女方家生活三年,向女方展示自己的持家养家能力,女方也借此考察男方的品行操守,倘若不满意,难以维系婚约,可立即终止。反之,考验通过,则皆大欢喜,正式称男方为"老乖"(傣语丈夫的意思),步入婚姻殿堂,结百年秦晋之好,共同开创幸福人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银井村共有村民1500人,这是村长家的房子,就在玉罕家隔壁,由政府为村长家免费建造的。玉罕家的房子也是政府免费建造的。桌子凳子不一般高,如果哪天村长下台了,不知要不要搬出村长官邸。玉罕说将来她也要当村长,也要住上这样上档次的漂亮房子。</p><p class="ql-block"> 村里发展边境旅游事业,在村子里挑选了十户人家作为开放门户,接待来访游客。玉罕依仗有文化又长相漂亮被有幸选中,领着游客在村子里游玩,再推销些地方特色产品银器、药材(玉罕的外公是傣医)什么的,每月工资收入三千元,再加上绩效奖励,生活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玉罕家的老房子,竹制的墙面,木梁,土灶,已经不住人了,与现在的房子形成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和未来的村长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瑞丽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通向印度洋的重要门户,瑞丽口岸是中缅边境出入境流量最大的国家一级口岸,姐告国门是中缅边境贸易量最大的陆路通道,在云南省27个国门中排名第一。沿着国门大道一直往东,驶过460米的姐告大桥不远就到达了姐告国门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下高高飘扬,这是祖国的西南极地了。</p> <p class="ql-block"> 面对国旗,背后是姐告国门。出了国门就是缅甸的木姐市了,是缅甸对华的最大贸易口岸。</p> <p class="ql-block">面对国门,左边是人员通道,走到尽头是两座祥瑞神兽雕塑,之间竖一石碑,上书:天涯地角。告诉大家这是祖国版图西南角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 320国道的尽头,起点在上海市人民广场。</p> <p class="ql-block"> 人员通道,右边是缅甸。三年新冠疫情,架起了高高的隔断,之前是没有的,也不知以后会不会拆除。</p> <p class="ql-block"> 姐告边境贸易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实行"境内关外"政策的特区,可一体化完成全部的国际贸易流程。由于新冠疫情,这里并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往进出的货车并不多,许多店铺都紧闭着,现在随着疫情的结束,这里一定会恢复往日的繁华,相信一切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 3月10日,本次旅行的第三站:腾冲。</p> <p class="ql-block"> 北海湿地位于腾冲市北海乡,距市区约12公里,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是祖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沼泽地。</p> <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前,这里相继有两座火山喷发,富含有机物质的火山灰与湖水中的草本植物经年生长、盘结成排,共同构成了一块块飘浮在水面上的"孤岛"式的草毯,俗称:草排,草排最厚处达到二米,面积大点的可站立数人而不下沉。这些草排在水域面积约5000亩的湖面上游动着,随着四季的变换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春光媚人、夏花烂漫、秋草泛黄,而到了冬季的清晨,草甸上闪闪的露珠晶莹欲滴,似乎在祈盼来一场并不常来的雪花飘临,如此神奇而独特的自然景观令人留连忘返,如生机勃勃昂然向上的生命之光引导人们向前行。</p><p class="ql-block"> 正值初春,草甸正在由黄变绿,芦苇丛中不时传出野鸭的嘎嘎叫声,似乎在应和着游人踩踏草排的欢快,远处的山峦一片苍翠,沉稳而伟岸,清澈的湖水拥搂着青山的倒影,波光灵动,漫步湿地廊道,空气中飘荡着草叶的清香,没有牵挂,没有顾及,愉悦的身心是完全"躺平"了。</p> <p class="ql-block"> 置身如此忘我的人间仙境,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西斜,水面也似乎被金色穿透了,微风吹拂,芦苇飒飒摇戈,想象的翅膀又飞翔起来。当年这里禁锢的地核之火勇猛喷发,地动山摇,现如今大山沉寂,只剩下坚毅的线条和冷峻的黛色。浓烈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平静的水面消失殆尽,斗转星移,日月轮回,这里又昂然挺起了生命的绿。大自然以自己的语言向人们告知着并不深奥的生存哲理,并不仅仅是叙说。</p> <p class="ql-block"> 当晚,来到腾冲市华严路延长线高黎贡国际旅游城《梦幻腾冲》大剧院,观看大型歌舞表演《梦幻腾冲》。</p> <p class="ql-block"> 《梦幻腾冲》由五个章节组成:《火山热海》、《古道马帮》、《碧血千秋》、《和顺家园》、《丝路之光》。大投入、大创意、大制作,运用超一流的声、光、电高科技手段,穿越时空隧道,完整再现了腾冲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神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看罢令人从内心升腾起对腾冲这片热土的敬重之情。</p><p class="ql-block"> 美仑美奂的演出,迴肠荡气的美感,酣畅淋漓的演绎,弘篇巨制的展示,告诉人们:这里是腾冲。《梦幻腾冲》,我没有错过,《梦幻腾冲》,成就我一段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继续行程:腾冲热海景区。景区位于腾冲市西南8公里处,海拔1520米,面积9平方公里。这里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另二个在西藏和台湾。</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个书有"一泓热海"的牌坊大门,就是正式来到热海景区了。乘着电瓶观光车沿着柏油修筑的一段山路不一会就来到了景区入口。</p><p class="ql-block"> 沿着景区步道前行可以看到几十处形态各异、高低错落的地热景观分布在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小河两侧,热泉带着来自地底深处释放出来的浓烈热情竞相喷涌着,热气在山间峡谷中弥漫,空气中飘散着因热气蒸腾而夹带着的硫磺味,如此规模,如此多样的地热温泉群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久负盛名的"热海大滚锅"景观位于整个景区的最高处,泉眼周边用八块石板围合成太极八卦图形状,并用围栏隔断游人预防意外,直径约6.12米、深至1.5米的巨锅状水池翻滚着96.6℃的热泉,蔚为壮观,叹为观止。我手中拿着的是用草绳捆绑着的四只生鸡蛋,如果放进滚锅旁的地锅内用热气蒸上二十分钟就可以蒸熟食用了。</p> <p class="ql-block"> "腾"就是说热海里各种泉水都是翻滚沸腾、热气腾腾的,"冲"就是形容从岩石中喷吐出来的泉水有冲天的气势,"腾冲"二字由此而来,进而成为地名。</p> <p class="ql-block"> 热海 景区游览结束后,再去实地感受下泡汤的惬意,实乃一大幸事。如果说昨晚的《梦幻腾冲》欣赏的是视觉盛宴,现下的与热泉的肌肤之亲该是如此之快了。</p> <p class="ql-block"> 南京有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腾冲有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苍天落泪,泣述一段不能忘却的惨痛历史,大地无言,却无时无刻不在敲响着警世醒言的钟声。</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云南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滇缅公路开始抢筑,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陡然转变,日本侵略军开始施行"南进战略",意图与西方战场德、意联手。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滇西即成为中缅印战区结合部。不久,由于英国当局始则迟滞远征军入缅时间,致战机丧失,继而英军望风而溃,使远征军绝地孤悬,死战求胜,最后兵败缅甸。1942年5月,日军由缅甸长驱入滇,滇西遂成抗战最前线。未几,日军夺取包括腾冲在内的怒江以西我国领土。由于滇缅公路被截断,飞虎队援华参战,中美两国又开辟"驼峰航线",保障援华物资源源而来。1943年10月,中美英军队开始反攻缅北,节节胜利,1944年5月,又发动"滇西反攻",经松山,腾冲,龙陵空前激烈的战斗,全歼占领军。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缅境芒友胜利会师,同时,中印公路开通,极大的支持了全国对日本侵略军的总体反攻。云南作为中国最早将日本侵略军逐出国土的省份,为中国正面战场抗战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遂告胜利。</p><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军队倾民族之力,焕民族之魂,铸血肉之盾,举正义之剑!是中华民族宏阔历史上永远屹立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 进入纪念馆大厅,迎面一幅大型三人立体雕像映入眼帘,震撼到热血沸腾、心流翻滚。中间是中国远征军将士,左边是滇西抗日民众,右边是国际盟军。三位形象意指三股不可战胜的力量,中流砥柱般凝结成滇西抗战胜利的强力保障。背景浮雕展示的是远征军英勇战斗、当地百姓筑路支前、盟军空中作战的生动场面。作品酣畅淋漓的表达出了纪念馆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中国政府为保卫滇缅公路这条国内全面抗战的输血线、生命线,为保卫祖国的大西南这片国土不被日寇侵占,以二十万精锐之师出兵缅甸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远征军作为特殊历史背景、特定战争时期的专用名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军开始使用汽车装备部队,经测试后,决定采用重量250千克、车身高度不超过850毫米的四轮驱动美式吉普车,该车由威利斯公司设计制造。</p> <p class="ql-block"> 2013年8月,腾冲市在纪念馆西侧修建了长129米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墙上镌刻了103141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盟军将士,地方部队、游击队、参战民众的姓名,之后又陆续增补,现在已超过十一万名。排列齐整的名单正如当年雄壮的队阵整装待发,一旦冲锋号吹起,必挺身向前、勇猛杀敌。</p> <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腾冲被日军侵占,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这支日本军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经过42天的浴血奋战,终于攻克了腾冲这个巨大的防御堡垒,全歼敌军3000余人,使之偿还了欠下南京人民的血债,远征军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官兵9168名。</p><p class="ql-block"> 腾冲是抗战以来第一座从日军手中夺回的城池,为了纪念这些为光复腾冲的远征军战士的英魂和国外援华友军的牺牲者,在他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地方修建了陵园,建设周期仅用了半年,于1945年7月7日落成,名《国殇墓园》,取自我国大诗人屈原的《国殇》。</p> <p class="ql-block"> 中国远征军中有许多娃娃兵。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本应在父母的面前撒娇,却在祖国的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前线,我以我血荐轩辕,可歌可泣,令后人永志不忘。铜像真实原型叫李占宏,虽然年仅13岁,但已是服役两年的老兵了,他稚嫩的脸上没有畏惧,微笑中透出抗战必胜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墓园内名为"小团坡"的小山头下埋葬着9618名远征军牺牲将士的骨灰罐,共竖墓碑3346块,上刻为国捐躯者的姓名、军衔和所属部队番号,墓碑呈散射状布满整个山坡。</p> <p class="ql-block"> 国殇墓园纪念塔建在小团山的坡顶,高十余米,塔的设计造型像一把指向蓝天的出鞘之剑,正是这把用民族精神铸就的胜利之剑斩断了日本侵略军伸向中国国土的魔爪,粉碎了日本侵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塔身上方镌刻着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的题书"远征军第20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座正面"民族英雄"四字由时任国民政府兼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题写,李根源先生同时也是建设 《国殇墓园》的倡导者。</p><p class="ql-block"> 《国殇墓园》是目前中国大陆规模最大、建立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同时也是中国大陆除南京中山陵之外唯一可以悬挂国民党党徽、党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前夕来到这里,为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献上一束洁白的菊花,追忆这段血与火的战争岁月,缅怀为国捐驱的英雄们的丰功伟绩,从而更加坚定地树立起正义必胜、中华必崛起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的东侧,建有一座高高的警钟亭。告知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们,滇西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上曾经因残酷的战争而满目疮痍、热血横流,英雄未曾远去,丰碑永远存在。警钟在敲响,让人明白历史并非是虚空的云烟,而是众多先烈用生命谱写的沉重页码,时刻在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发奋图强。</p> <p class="ql-block"> 眼中有光,目光所及,皆是美意;行囊有梦,踏足之处,均为坦途。六天的行程不长,但心路稍长。山水美景,胸怀激荡,异族风情,撩动心房,人文景观,不忘国殇,唯有大爱,绵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滇西三城之行结束了,仍然从保山乘动车C350班次回到昆明,从昆明国际机场飞回南京,当飞机腾空飞离地面时,我在心中默念:云南,安好,我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 (成篇于2023年五一劳动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