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旅游

回忆

<p class="ql-block"><b>摄影、编辑: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回想起我曾经的旅游圣地,有很多是我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中熟知的。有鼓浪拍岸,海岛琴吟,夏风拂屿的厦门鼓浪屿;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风景如画,充满神奇和浪漫色彩的杭州西湖;更有脍炙人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著名水乡--绍兴。</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我读过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孔乙己》、《阿q正传》、《彷徨》、《社戏》......,而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写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b>  那里有鲁迅童年时代的快乐和浓厚的生活情趣。</b></p><p class="ql-block"><b> “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圆,相传叫做百草园......。小伙伴们经常来此玩耍,或采紫红的桑葚或捉蟋蟀,夏天在树荫下纳凉,听蝉鸣,冬天在雪地里捉麻雀,园里的动植物,有看的,有听的,有玩的,还有吃的......”</b></p><p class="ql-block"><b> 鲁迅先生对园景美好的回忆,无不引起人们对百草园的游兴大发。</b></p><p class="ql-block"><b> 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代上学的地方,屋内正中墙上挂有“三味书屋”牌匾。</b></p><p class="ql-block"><b> 走进百草园,我努力寻找课本中的足迹,那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树,光滑的石井拦,在摇曳的春风中隐约透出当年孩子们嬉戏的快乐。</b></p> <p class="ql-block"><b>  漫步小河岸边,踩在青石板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穿梭于小河里的乌篷船和带着黑色小毡帽的船家。绍兴人驶船是坐在椅子上,用双脚蹬橹,舵是夹在腋窝下,用一只手扶着。显得即轻松又独特。有很多船家,还在船上备一坛绍兴老酒和茴香豆等下酒的小吃。来了兴致,边驶船边喝酒,再现了鲁迅笔下绍兴人的惬意和浪漫。</b></p><p class="ql-block"><b> 这也是绍兴古镇特有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是不同于南方其他水乡独特之处。</b></p> <p class="ql-block"><b>  鲁迅作品里的咸亨酒店已经没有了。但是在镇公所门前,却出现了孔乙己和祥林嫂的身影,表演的惟妙惟肖,仿佛再现了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好不逼真。</b></p><p class="ql-block"><b> 街的两边有很多酒家。仿佛受了感染。于是也买上一瓶上好的绍兴老酒,一份茴香豆,再排上长队买一盒绍兴臭豆腐。模仿绍兴人的习惯,有滋有味的品尝起来,倒也很惬意。</b></p> <p class="ql-block"><b>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绍兴也在不断地挖掘历史瑰宝。</b></p><p class="ql-block"><b> 现在的绍兴,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乡,而更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古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摄影、编辑:回忆</b></p><p class="ql-block"><b>时间:2023年5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