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 苍生

Ms.EVIAN

<p class="ql-block">《白鹿原》开篇“七房女人"的描写粗犷豪放,鲜活草芥几笔凋落,<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封建的枷锁与沉积的压迫扑面而来,不消两页就</span>把个mary迅速还原成了翠花。</p><p class="ql-block">秉持思想的素白,俺坚持没看白鹿原同名电视剧和电影,以原著为原生食品,汲取纯粹。</p> <p class="ql-block">整篇小说充满乡土文化,人物如鱼在封建反叛、外侵内战、家仇国恨、时代变迁中游走,小说里没有绝对主角,每个人物都有自己宽阔的调性:</p><p class="ql-block">可叹 白嘉轩勤恳与忠义。</p><p class="ql-block">可怨 鹿子霖伪诈与奸淫。</p><p class="ql-block">可怜 田小娥困锁破窑的命运。</p><p class="ql-block">可恨 白孝文自私钻营唯我主义。</p><p class="ql-block">可爱 白灵聪明反叛的革命情怀。</p><p class="ql-block">可念 黑娃血肉丰满自我救赎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可敬 朱先生超脱世俗的智者文人风骨……</p> <p class="ql-block">这里,每一场婚丧嫁娶,沾满乡土人情。每一轮祸福贫弱,灌满善恶人性。每一次伤痛病死,充满个体行为与主体洪流的矛盾。恩怨情仇,男志女贞,坚守与彷徨的岁月,待到结尾,每个人都酿成一场悲大过喜的消亡。</p><p class="ql-block">苍生涂涂,天下缭燎。白鹿象征着的文明正在拆解,文化在过去与未来间缺失传承,人性一面冷漠孤傲,另一面又充满虚伪的拼装。什么圣人君子,或是牛头马面,最终敌不过黑白无常的一副镣铐,所有的文明在死亡间无法续存。</p> <p class="ql-block">陈老像一个老道“勺客”,把看似乡土“下水”的五毒六欲,佐以七情八苦精烹,让读者在是非对错、好坏善恶、自卑勇敢、背叛与挑战里回味与共情,使书友带着参差不齐的审美标杆,感怀丈量世俗道德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p><p class="ql-block">这一篇小说里白鹿谢幕,下一本故事又解弦更张,文化与艺术的延续,是生命的周而复始。我们在时间的剧本里演绎通俗,你你我我他她,是作家提炼大众故事、升华文学艺术的万千影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