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隋文帝杨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禅周自代擘雄图,独秀英华夸美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薄赋轻徭创科举,均田纾困铸隋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南治北开皇律,裕国齐家勉佛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忍把江山托杨广,穷奢极武遣天诛。</span></p> <p class="ql-bloc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p class="ql-block">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威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在位的24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七月丁未日(604年8月13日),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64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p><p class="ql-block">美须:传杨坚美髯。据《隋书》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p><p class="ql-block">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始于隋朝,由隋文帝杨坚创立。</p><p class="ql-block">均田:均田制,是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始于北魏时期。到隋文帝时,将均田制政策发扬光大,变成定式,人均土地面积几乎增加了一倍。</p><p class="ql-block">隋铢:即隋五铢,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p><p class="ql-block">开皇律:《开皇律》是隋代第一部成文法典,在篇章体例和基本内容诸方面总结和发展了以往各朝代的立法经验,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唐律提供了直接蓝本,成为后世立法的模板。《开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是法制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成文法典。</p><p class="ql-block">杨广:隋炀帝(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间,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