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科学就是探索,探索使人快乐”。幼儿就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总是主动的去发现,探索周围环境和事物。<br></h3> <h3> 🍀课程背景🍀<br> 《指南》中3-4岁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想象感兴趣,经常问各种问题。<br></h3> <h3> 🍀课程意图🍀<br> 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爱问都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孩子们突出的特点,三到四岁的幼儿缺少接触小动物的机会,但又特别喜欢小动物</h3> <h3> 🍀 课程起源🍀<br> 今天早上吃鸡蛋时,我听到楠楠说“这个鸡蛋能出小鸡”瑞瑞说“能出小鸭”宁宁说“小鸡是鸡妈妈生出来的,我就是妈妈生出来的,我们一起问问老师,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呀?”.....<br> 那小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孩子们开始一起探寻小鸡出生的秘密<br></h3> <h3> 🍀课程脉络图🍀</h3> <h3> <br> 🍀课程实施🍀<br> 《指南》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br> <br> 认识鸡蛋<br> 首先幼儿了解什么样的鸡蛋能孵化出小鸡<br>我们在市场或超市买的鸡蛋是不能孵出小鸡的</h3> <h3> 这是家庭喂养的鸡里必须有公鸡,母鸡下的蛋才能孵出来小鸡。</h3> <h3>小结:<br> 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只有受精卵 ,并在适合温度和一定的时间下才能孵出小鸡。</h3> <h3> 孵蛋进行中<br> 放进孵化器的蛋宝宝成了孩子们每天关心的事儿,吃完饭进行完工作游戏后都会去看蛋宝宝。</h3> <h3>《三--六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h3> <h3> 在这期间我和孩子们一起想象小鸡出生后是什么样子的</h3> <h3>画小鸡</h3> <h3>粘贴小鸡</h3> <h3>太空泥小鸡</h3> <h3>孩子们学小鸡走路,学小鸡吃食</h3> <h3>《三--六岁儿童学习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的产生的兴趣,</h3> <h3> 生命的诞生<br> 经过漫长的21天的等待,我们的第一只鸡宝宝。破壳而出了,鸡宝宝,孩子们围在小鸡旁都很想伸手去摸摸自己可爱的小生命。小鸡们的诞生,使孩子们都沸腾啦!让孩子们深切的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感受到小雏新生的喜悦。<br></h3> <h3>通过游戏让孩子们得到快乐</h3> <h3> 🍀末完待续🍀<br> 小鸡破壳而出,并不是孵小鸡生命课程的结束,恰好相反,它代表着生命的开始。<br>老师,小鸡什么时候能长成大鸡呢?<br>老师,我还想孵小鸭子呢?<br>老师,你说小鸟也是孵出来的吗?<br>孩子们,别着急,<br>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等待,<br>让我们一起去等等它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