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18]。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1]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300余处文物、近4000处传统建筑。平遥古城以南大街为主轴线,以街心的市楼为至高点,城隍、衙署择高处而立,一东一西,对称分布,表达了封建统治者“人神共治”的愿望。大型的宗教建筑设置在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全城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道,经纬交织,主次分明 。市井商铺林立,店面相连。古民居鳞次栉比,院落重重,宅院(包括商铺)建筑中轴强烈,对称严谨,从房舍的配置上体现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广建寺宇,大开石窟。此石窟群的主要部分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约自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460-494)。[1]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3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p> <p class="ql-block"> 荣国府,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1986年,由正定县人民政府投资350多万元兴建而成。荣国府主要景点有荣国府景区、宁荣街景区、曹雪芹纪念馆等景观组成。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设计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赵云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东路一带)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正定县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19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相映相成。</p>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隶属于大同市平城区,地处平城区中部,是大同市历经中国朝代更迭与历史演变的见证者和承载者,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也是大同向外界展示的重要窗口。大同古城包括古城墙、护城河、城内文物建筑、古民居及传统街巷,城墙内面积约3平方公里。大同古城内的文物古迹数量众多,现已对外开放的包括华严寺、善化寺、关帝庙、九龙壁等。古城墙修复后,其本体长度7153米,略呈方形,城墙内面积约3.5平方千米。建筑布局“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形象地反映出大同城方正的街巷棋盘格局。传统的棋盘式里坊格局,是大同古城显著的城市风格和特色。大同古城四门所对四条大街:东为和阳门对和阳街;西是清远门对清远街;南名永泰门对永泰街;北称武定门对武定街。两街对接,呈正十字交叉。四大街将城区划分为四片,每片又由次十字街将其分为四块,每块再由两层十字街分为若干小块。登上城楼可以看到:以四条大街为主干的规整十字路,是大同城街道格局的主要特色。四大街的中段各建有一楼,东有太平楼;西曰钟楼;南配鼓楼;北修魁星楼;高大巍峨与四门对望。在城中心四条大街的交点,树立着一座由四个牌坊连成一体的牌楼,称作“四牌楼”,是木结构建筑,颇为精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