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徒步百公里

向风友

<p class="ql-block">  漓江绕奇峰,荟成百里万年画。我们的11人队伍,四男七女,最老者81岁,最小者59岁,平均年龄66岁, 2023年4月25日从桂林出发,沿漓江在这天然画卷中徒步旅行,4月30日在阳朔结束行程,全程约一百公里。</p><p class="ql-block">  华为手机NOVA7拍摄</p> <p class="ql-block">  漓江岸上著名的景观象鼻山,就在桂林城中。</p> 象鼻山旁的杉湖 <p class="ql-block">桂林城外,漓江静若处子。</p> <p class="ql-block">  左岸走不通了,回头跨过铁路桥,到右岸去。</p> <p class="ql-block">  邂逅桥上两位美女,拍下这张民国风。</p> <p class="ql-block">  漓江沿岸,多是形态各异的岩溶地貌。</p> <p class="ql-block">  沿岸,这种没见过的果树正当细细碎碎的黄花盛开。请教村民,才知道它叫黄皮,说是味道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  窃以为,赞美漓江山水的诗文,当以唐人韩愈的两句为巅峰之作: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p> <p class="ql-block">  漓江碧澄蜿蜒,缓缓流淌,恰如仙子飘飘的罗带。两岸山峰千姿百态,但孤峰拔地而起,兀然独立却是其共同特点。漓江山水没有太行峨眉长江黄河那些大山大水或者险峻雄奇或者汪洋恣肆的阳刚之美,却尽显温婉阴柔的女性之美,韩愈用“青罗带”、“碧玉簪”这些女性化的比喻,真真是妙到毫巅,令人叹为观止。后人无论说什么,都有点狗尾续貂之嫌。</p> 右岸走不通,找村里的留守老人,用这样的排筏,把我们再送到左岸。顺便说一句,漓江的竹筏已经消失。现在的筏子,都是用海碗粗的塑料管扎成,叫做排筏。 <p class="ql-block">  一百公里的路程,像这样有步道的,很少。有时我们在田埂行走,有时又在悬崖绝壁间战战兢兢攀爬。有的地方则完全无路可走,只得乘船。遗憾的是,最艰苦的路段,我在前面探路,无暇拍照,没留下影像。</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旅行,大多数时间天气都不好,阴云密布,有时甚至暴雨倾盆,人人都是湿了干,干了湿,几度落汤鸡。</p> <p class="ql-block">  也可能正因为如此,徒步旅游的感受,徒步旅行的快乐,却是那种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走马观景绝对享受不到的。我为它痴迷为它狂,又在筹划下一次的远足了。</p> <p class="ql-block">  常听人们津津乐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一路行来,深感此言不虚。而阳朔最美的地方当然就是兴坪古镇周边的山水。以下的照片都拍摄于兴坪附近。</p> 这座山,有点水墨丹青的味道,叫做九马画山。 <p class="ql-block">  鸬鹚早已经脱离本行,改当演员了。</p> 这个地方,叫做黄布倒影,是漓江景点精华中的精华,更因为它是2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而名震中华。 <p class="ql-block">  头天晚上一场豪雨 ,江水暴涨,而且变得浑浊不堪。渡船也被迫停航了。我们有幸赶上停航前的最后一班渡船过江,否则,赶到我们的宿营地兴坪古镇,就要绕行五十多公里。</p> 阳朔兴坪古镇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