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寻梅,苏州行———(3)枫桥夜泊、大运河、寒山寺

兰姐

<p class="ql-block">苏州之旅的第三天游览枫桥,大运河寒山寺,来到枫桥景区行走在大街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造型别致漂亮的牌坊,“枫桥胜跡”四个大字金光闪跃镶刻在上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苏州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组成部分。漕运时代大运河承载了皇家的大部分生活物资战略物资,苏州是漕粮重要产地,是江浙一带米粮的最大集散地,苏州的枫桥镇作为江浙一带米粮中转站风靡一时。枫桥作为中转站一个码头,南来北往漕粮从这转运,繁荣了当时苏州的经济贸易。</p><p class="ql-block">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流芳百世提高了枫桥的知名度,引领无数游人观光游览,成为网红打卡地 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头眺望河水清澈碧绿船儿悠悠,河边亭台绿树与河水相映,岸边粉墙建筑及具有江南特色,枫桥胜迹,姑苏之美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漕运展示馆。漕运即水运,官运。帝王时代的产物。是帝王时代专为皇家运送物资交通水路。漕运起源于秦汉,定制与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为漕运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一定作用。漕运制度的订制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贸易繁荣,经济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制约朝代更替外贼入侵漕运几经兴衰,至清光绪年间漕运废止。</p><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94公里,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起源春秋,苏州的胥溪是运河最早的雏形。吴王夫差要称霸中原,伍子胥为父报仇,在伍子胥的主持下修建胥溪为北上灭楚铺平道路,以实现霸业。古时大运河的开通,作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大运河灿烂的文化仍在熠熠发挥。</p> <p class="ql-block">张继塑像</p> <p class="ql-block">枫桥 ,漕运时代漕粮转运站。诗人张继在此题写《枫桥夜泊》留下了千年咏唱。</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因时间未到里面在外围浏览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枫桥夜泊》碑</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来来往往的船成为运河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高楼竖立,运船穿梭,大运河的壮丽对古人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运河灯光绚丽多彩又浓墨重彩为运河添了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