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春重庆行(五)

蛐蛐

<p class="ql-block">摄影:行行摄色</p><p class="ql-block">文字:行行摄色</p> <p class="ql-block">开春重庆游 31 </p><p class="ql-block"> 磁器口古镇</p><p class="ql-block"> 磁器口古镇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2022年9月,磁器口古镇入选全国“非遗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开春重庆游32 </p><p class="ql-block"> 融创白象街</p><p class="ql-block"> 融创白象街坐落于重庆渝中区解放碑商圈核心,是集商业街区、独栋会馆、超级豪宅于一体的重庆城市地标。周边配套设施完善,紧邻千年古城墙及两座文物建筑。</p><p class="ql-block"> 融创白象街打造4A级旅游景区,作为见证重庆800年文明的历史街区,成为重庆递向世界的一张新,2017年获评“重庆文旅地标”。 </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搜索百度所了解的情况。今实地去看到的是:所有招牌下的门面都是关着的,只有个别的小便利店开着。街上冷静,只有边上有几堆人在搓麻将、玩纸牌、闲聊等。看来要恢复当初的盛景还有待时日。</p> <p class="ql-block">开春重庆游 33 </p><p class="ql-block">李子坝站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车站是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 座式单轨高架车站,于2004年3月建成,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该站位于嘉陵江畔的李子坝正街39号商住楼6-8层,因其“空中列车穿楼而过”成为蜚声中外的“网红车站”。车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采用“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结构支撑体系分开设置,有效解决两者结构传力及振动问题。同时,单轨列车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充气橡胶轮胎和空气弹簧支撑车体,最大限度减小了列车行驶带来的振动和噪音影响,使车站与商住楼能和谐共生,成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p> <p class="ql-block">开春重庆游34</p><p class="ql-block">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 李子坝公园全长1.8公里,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由抗战遗址建筑修复、沿江消落带整治和公园绿化景观建设三部分组成,是重庆首个抗战遗址建筑群公园,也是重庆抗战文化遗址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后链接曾家岩、红岩村,处于长廊的中心位置。 </p><p class="ql-block"> 园内迁建修复了国民军事参议院、刘湘公馆、李根固旧居、高公馆和交通银行学校、印刷厂等5组9栋抗战遗址建筑,集中展示了抗战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金融等各方面的历史风貌,展示了历史文化与绿化景观融合统一、和谐共生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高公馆:高公馆原址位于渝中区业清寺路252号,后迁建于此。原址于1938年落成,分为一组三栋。其主人高显鉴为一名民主爱国人士,曾任民国时期首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现西南大学)院长、重庆市政府秘书长、四川禁烟总局局长、国防最高委员会专门委员等职。心</p><p class="ql-block">青砖阁楼白柱子,这种整齐对称的、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使得东方建筑的灵巧细腻与西方建筑的雍容典雅相互共存,相互融合。</p><p class="ql-block">高公馆又名生生花园,是抗战陪都时期重庆的有名的私家花园,“生生”二字取自“芸芸众生”之意,芸芸众生的花园是大家的花园。因为其礼堂宽大,并附有餐厅,是为当时城里人办婚事和展览的首选之地。抗战时期,高公馆亲临江岸边,国民政府曾多次在嘉陵江上举办龙舟大赛、游泳比赛等,指挥台大多设在高公馆B栋,宋美龄曾也多次在高公馆上观看和指挥龙舟大赛。</p><p class="ql-block">在房屋拆迁之前,对高公馆原址进行了详细的测绘,保留了相关影像资料,在拆除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具有历史特点和价值的原有构件,以完整保留历史建筑的历史信息,最大程度保持原有建筑外立面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交通银行印刷厂旧址</p><p class="ql-block">交通银行建筑群交通银行印刷厂旧址、交通银行学校旧址、交通银行办公楼旧址、交通银行地下金库旧址:抗战伊始,为了稳定金融和抗战大后方经济局势,国民政府将“四行二局”(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迁往重庆。交通银行李子坝支行于1939年6月15日成立,是重庆唯一的一个交通银行支行。该行共有学校、办公楼、印刷厂三栋建筑和一个地下金库,建筑面积3644平方米,建筑均采取了原址落架的修复方式,维持了原有建筑的风貌,优化建筑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旧址</p><p class="ql-block">1928年11月军事委员会撤销后,国民政府决定在原军事委员会有关厅处的基础上,成立军事参议院。该院于1929年9月正式成立,直隶于国民政府。1938年2月,该院隶属于军事委员会,职责为有关战时军事研究与建议。此处反映了战时首都时期的军事、政治背景,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交通银行学校旧址</p><p class="ql-block">交通银行建筑群一交通银行印刷厂旧址、交通银行学校旧址、交通银行办公楼旧址、交通银行地下金库旧址:抗战伊始,为了稳定金融和抗战大后方经济局势,国民政府将“四行二局”(即伟央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迁往重庆。交通银行李子坝支行于1939年6月15日成立,是重庆唯一的一个交通银行支行。该行共有学校、办公楼、印刷厂三栋建筑和一个地下金库,建筑面积3644平方米,建筑均来取了原址落架的修复方式,维持了原有建筑的风貌,优化建筑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交通银行地下金库旧址</p><p class="ql-block">交通银行建筑群一交通银行印刷厂旧址、交通银行学校旧址、交通银行办公楼旧址、交通银行地不金库旧址:抗战伊始,为了稳定金融和抗战大后方经济局势,国民政府将“四行二局”(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迁往重庆。交通银行李子坝支行于1939年6月15日成立,是重庆唯一的一个交通银行支行的该行共有学校、办公楼、印刷厂三栋建筑和一个地下金库,建筑面积3644平方米,建筑均采取了原址落架的修复方式,维持了原有建筑的风貌,优化建筑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刘湘公馆的主人刘湘,是以前四川的国民党大军阀1921年在重庆就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1927年3月31日,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他这一生做过最值得肯定与赞许的是他坚决抗战的决心。</p><p class="ql-block">1937年“</p><p class="ql-block">“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p><p class="ql-block">刘湘态度积极。8月,他在南京的国防会议上慷慨陈词,表示“四川可出兵30万,提供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千万石并立即调派11个师出川抗战。10月,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20日病逝在抗战前线,年仅48岁死前,刘湘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敌军不一日退出国境,川军则誓不一日还乡!前线川军每天升旗时,必同声朗读一遍刘湘遗嘱,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随后,国民政府在成都为刘湘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典礼。</p><p class="ql-block">此处的刘湘公馆是从附近一公里左右的地方迁建过来的,在原址拆迁之前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工作和影像资料的保存,修复后使消失年余的刘湘公馆得以重生。</p> <p class="ql-block">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李根固公馆</p><p class="ql-block">其主人季根固是川军抗日名将,系刘湘的素部下。4933年任重庆警备医司令,1937年9月,重庆成立防空司令部,他被委任为重庆防空司令。曾参与抗战时期重庆天空保卫战。</p><p class="ql-block">李根固旧居采取了原址不落架修复,保留了原有房屋的平面布局、建筑结构特点、建筑材料等,对有危险的构建进行修复和更换,使其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现在的李根固旧居,从外立面颜色到建筑的样式都和原来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开春重庆游 35 </p><p class="ql-block"> 龙门浩老街 </p><p class="ql-block"> 老街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域——南滨路中段,占地三百余亩,共计十八万平方米,历史悠久、上述千年、遗迹众多,历史文化街区由两百多幢不同时期的建筑组成,其中包含了18栋优秀历史文物建筑,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开埠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异彩纷呈,老街更是古巴渝十二景之——“龙门浩月”所在地,无数文人墨客争相题咏。</p> <p class="ql-block">开春重庆游36</p><p class="ql-block"> 弹子石老街 </p><p class="ql-block"> 老街起于19世纪初,弹子石是江南有名的水码头,与黄葛渡、海棠溪 、龙门浩、玄坛庙齐名,有南岸“五渡口”之称。弹子石是街名亦是地名,他是重庆开埠最早的地区。随着历史的变迁,原有的弹子石老街已经毁坏、消失。重庆招商置地开发有限公司结合川东民居风格和开埠建筑风格于2018年5月复建弹子石老街传承历史、开启新篇。</p> <p class="ql-block">老方:重游弹子石老街,回忆起那天我们在王家大院里还合影了,在老街午餐时又遇见了另一拨朋友。谢谢分享![强][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