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大名著,品百味人生

<p class="ql-block">  于都县银坑镇周庆小学 项永忠</p>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有四本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的文学著作,那就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p> <p class="ql-block">  我班的孩子们,在学习了第二单元节选改编自中国四大名著的四篇课文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以及现有的阅读书籍,从作者、故事、主要人物等方面总体介绍了一部或多部名著,有的从某个故事的角度介绍,有的从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有的结合现实生活和现代意义对作品进行介绍。</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在班级采用手抄报评比的方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孩子们用心制作的手表报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图画栩栩如生。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p> 一、画手抄报比赛 <p class="ql-block">  《西游记》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的困难,这些也许不是自我一个人就能够克服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齐分担。这些困难也许是自我能克服的,所以我们在此就要锻炼自我不怕困难,以及坚定不后退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p> <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的意义: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p> <p class="ql-block">  《红楼梦》写情写得好,这里所说的情不仅仅是爱情,它是写人间的情,写得非常好,这些东西让我们感动。《红楼梦》除了在情方面让我们体会情、领悟情之外,同时还把那些最丑恶的东西和那些最美的东西都展示了给我们。而那些丑恶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是畅行其事;从一些人物上来看,叫活得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  一幅幅精彩动人的手抄报呈现在我们眼前,可以看出孩子们读得多认真,多用心!</p> 二、讲故事比赛 <p class="ql-block"> 为了掀起孩子们阅读四大名著的高潮,我决定采取讲故事比赛的方法,让孩子们读深读透。</p> <p class="ql-block">  赖睿泽同学讲了《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同学们都为他点赞!都说要做像鲁智深这样侠肝义胆的好男儿。</p> <p class="ql-block"> 刘鸿辉讲了《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让同学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正所谓“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p> <p class="ql-block">  刘铭睿讲了《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取法”,要说《西游记》里谁的本事最大,肯定有人争论不休,但要说谁的法宝最多,那无疑就是太上老君了。太上老君出场并不算太多,不过他的法宝在西游记中可以说是大放异彩了。</p> <p class="ql-block">  管晨讲的是《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管晨的故事中,孩子们知道孙悟空虽然受到了唐僧一次又一次的责怪,但他仍然对唐僧不离不弃、一心一意、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p> 三、写读后感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孩子们读了四大名著后,文思泉涌,纷纷写起了读后感,每一篇读后感都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p><p class="ql-block">当你漫步在名著的花园中</p><p class="ql-block">与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p><p class="ql-block">一定会惊喜地停下脚步。</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p><p class="ql-block">跟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脚步,</p><p class="ql-block">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吧!</p>

四大名著

西游记

孩子

读后感

故事

手抄报

名著

我们

太上老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