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的话</p><p class="ql-block"> 清华园是多少学子们梦绕魂牵的地方。假期接触了一位清华博士朋友,他和我们一样过着平常的生活,一样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然而,在他平常生活的背后,却又不经意间流露出某种或许只有清华人才有的特质,给人以某种“不简单”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13年我与同学游北京,遗憾的是没能进入这让人向往的清华园,10年后的今天,可以说游了一个尽兴而归。</p><p class="ql-block"> 清华园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地方,走进清华园会有归来仍少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晷运推移,记录着寒来暑往;寸阴倏尔,镌刻下行胜于言的期许。书卷光阴浑不驻,静里偏知日晷长。</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水木清华,微波荡漾,鱼儿恣意,杨柳垂枝倒映着初夏的欢愉。“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当年的清华学子梁实秋也钟爱这一抹荷塘月色,“不知道在这消磨了多少时光”,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更是写尽了此处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今日荷塘落日伴着水木清华,虽没有月色,但足以让人静心观赏……</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红烛燃尽光未熄</p><p class="ql-block"> 自从1912年走进清华大学,闻一多始终在思考,作为一个读书人如何报效祖国。从爱国学子成长为民主斗士,他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闻一多倒在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成为他最后的心愿,而这个愿望将由千千万万中共党员和有志同胞共同实现。</p> <p class="ql-block">王国维:静安先生三境界</p><p class="ql-block">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种境界”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p> <p class="ql-block">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两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p><p class="ql-block">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每位清华人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常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我说,草木装点着清华的风雅。我还想给我的学生说:“人生不要设限。”请你坚定这个信念,学生是人生的成长阶段,不日进则日退。</p><p class="ql-block"> 也请记住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志向,会让你们成长为更强大的自己。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风朗月,栉风沐雨筑旖旎容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十二载,不变自强不息之精神。</p> <p class="ql-block">图片|张亚</p><p class="ql-block">编辑|张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