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汉二陵博物馆内,摆有几个陶球。据我看应该称为瓷球合适点,因为它已瓷化,硬度比陶要高。</p><p class="ql-block">据博物馆介绍,是一种古人远距离投掷之器,守时,作护城的防御工具。攻时,作攻城之器,雏型为旧石器时代先民用来狩猎使用的石块。具体的年代博物馆没有明确说明,只是标注:2004年越秀区广卫路停车场出土。</p><p class="ql-block">估计挖掘的人亦未能确定是什么时候的产物,或者在说明时忘了标注。</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是宋代的,因为家里也有两个,是2007年在金沙洲余泥堆里拾得,而在这片余泥里,有不少宋元时期的瓷片。拾获后斟磨了很久,一直未知其实际用途。</p><p class="ql-block">原来的判断,以为是玩具,但看其表面凹凸不平,玩具不可能做得如此粗糙。但转念一想,从另一角度看,作为玩具也有可能,不过,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幼儿玩物,而是成年人的玩耍器具。</p><p class="ql-block">古人有种游戏叫投壶,就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这种游戏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礼仪。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而这种瓷球,估计亦如投壶一样,用来抛掷的,只不过目标并不是壶,而可能是地上挖出的小洞穴,象小时候玩“波子”一样,或者说象现在的保龄球,保龄球是用球杆抽打的,而它却是用手投掷,所以造出的形状才为圆型,瓷球表面有破损,应该是投掷时碰到硬物所造成的,或者是长时间玩弄中形成的损伤。</p><p class="ql-block">另一种推测,可能是一种体育用品,象我们读书时抛掷的铅球,以作平时小孩锻炼之用。</p> <p class="ql-block">如果讲是一种武器,似乎太牵强了,因为此瓷球重量很轻,称了一下,小的只358克,根本没有杀伤力,更不用说当时的士兵都穿有盔甲。大球重量虽然有1946克,但直径是13cm,尝试单手拿握,由于直径过大,难以掌控,别说投掷了,推出或滚动还是可以的,不过冲击力并不大。</p> <p class="ql-block">若用双手投掷,反而觉得太轻,即使投中目标,由于球体是圆的,估计也不会产生太大杀伤力。</p><p class="ql-block">瓷球与石头相比,石头硬度与重量对敌人危害更大,瓷球的重量是固定的,石头的形状及重量都是随机的,几十斤重的石,守城时掷向敌人,产生的威力是瓷球无法比拟。</p><p class="ql-block">大石随手可得,无必要专门烧制瓷球作为攻击性武器,既浪费人力、物力,效果也不会理想。</p><p class="ql-block">正因为小的瓷球只有三百多克,从而反证了这些瓷球并不是攻防性武器。</p> <p class="ql-block">同时拾到的还有两个小瓷球,球体圆滑,体积比起上述的两个小得多了,无疑是小孩的玩物。</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学者,很多时判断事物,只是凭空想象,不经推敲,缺乏分析能力,可悲!所有的叙述,只是根据实物作出的一种推断,希望以后能够找出正确的答案。</p><p class="ql-block">(写于2023年5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