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叙说了1001夜的故事

Weinan Xiong

<h3>自从1992年搬到芝加哥,春夏秋冬来复去,转眼31年。要问我对芝加哥什么感觉?一言难尽。<br><br>这个周末,一对夫妇,给我送来了意外惊喜:《芝加哥冰上之光》(Chicago Lights on Ice)。一幅全景(panorama)芝加哥灯火夜景摄影作品。一切尽在不言之中:那里头有一千零一夜的芝加哥的故事。这正应了那句老话,一画千言。<br><br>什么是风城?2014年2月2日,这对夫妇整整等了三天,终于按下了快门。因为之前风实在是太大了,连三角架都站不稳。我不是说初学者用的那种“香鸡”角架,而是那种借用某大师的话,摄影器材最贵的是三脚架。<br><br>什么是寒冷?芝加哥的寒冷人所皆知。寒气是从厚厚的胶底鞋,再穿过厚厚的毛袜,从足底一直刺进心里。疼疼的。而2014年,其寒冷则是有案可查的。 <br>https://en.wikipedia.org/wiki/Early_2014_North_American_cold_wave 。 在气象图上,老天爷把美国从东部到中西部,染成了深蓝色。2月那几天,创纪录的奇寒毫不留情地把一个硕大的密执根湖严严实实地冰冻起来。从《芝加哥冰上之光》的前景,那些依稀可见的参差有致冰面。我想起夏日风起浪涌的场景。此时大自然展现的一幅简谐运动的波函数图。(对不起,文学修养不够,只能用物理术语弥补)<br><br>多么珍贵的一张照片。也许很多人都忘记了这场有约1亿8千万美国百姓经历的跨世纪的严寒。<br>多么珍贵的一张照片。经过Covid 后,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灿烂通明的灯火。<br><br>这对夫妇告诉我,这幅作品用了多张照片合成。这种全景摄影技术的艺术特点,请看ChatGPT 是怎么说的:<br><br>全景摄影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点:<br>1. 宽广的视野:全景照片能够捕捉到比标准照片更宽广的视野,使得观众可以欣赏到更广阔的画面。<br>2. 细节丰富:由于全景照片由多张照片拼接而成,因此它们通常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多的细节,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场景的细节。<br>3. 独特的构图:全景照片具有独特的构图,可以通过将多个景点组合在一起来创造出新的景象,例如360度全景或&quot;小行星&quot;照片。<br>4. 需要专业的技术:为了拍摄高质量的全景照片,需要使用高质量的相机和适当的拍摄技巧,例如使用三脚架和遥控器来确保每张照片都清晰稳定。<br>5. 艺术性:全景摄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位置、角度和时间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创造性。<br>总之,全景摄影的艺术特点包括了宽广的视野、丰富的细节、独特的构图、需要专业的技术和高度的艺术性。<br><br>这幅照片,说实在的,让我看了目瞪口呆。因为很多高楼里,都有我自己的故事。无巧不成书。这对夫妇的男主人,和我一样,都是码农,并且做了相当时间长的Independent Contractor。我觉得中文的准确译法是钟点工。我去过很多名楼里见过工。包括芝加哥最高的西尔斯大楼(现在叫Willis Tower)。那约翰汉考克中心(John Hancock Center)则曾是我带远方朋友去的一个好地方。因为第95层有喝咖啡的地方。喝着咖啡,观赏风光,是否比去专门的观景台要小资一点呢?<br>另一方面,我又发现,芝加哥对我来说又是这样的陌生。好多高楼居然叫不出名字。更不要说其中的故事。<br>所以我今天又找了本关于芝加哥城市建筑的书。话说1871年,芝加哥大火把好好一个城市烧成焦土一片。然而福兮祸所伏,给了芝加哥重新规划的良机。今天看着《芝加哥冰上之光》,就像一幅星空图,那一座座高楼,就像一颗颗小星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故事。<br><br>那对夫妇告诉我,一直到付印之前,调试照片对比度的努力都没有停止。当时发现左下角有一堆雪太抢眼,于是压低了暗度。印刷公司回答,太晚了,已经开印。不过后来又说,因故推迟印刷。谢天谢地,修改终于实现。<br>我非常佩服他们那种艺术追求的精神。<br><br>说起这照片的对比度,我觉得画面本身的冰火对比,就非常强烈。蓝色的冰上,我们看到了从芝加哥最高的希尔斯楼顶的红色反光,寒气中的暖意,或是灯火下的寒意,冰火相融,仁见智见,各有所得。<br><br>(Chicago Lights on Ice 摄影 Yao Yuan, Jimmy Wang)</h3> <h3><br>在付印前,他们试验了几种格式。其中Hight Gloss, Mid Gloss,因有反光现象,没有采纳。说起来我倒是挺喜欢Sheer Satin:白色是直接用铝板的本色。不同的光度会有不同的色调,看上去有点神秘的感觉。不过摄影师可能担心众说纷纭,最后采用了Satin。这个我也很喜欢。</h3> <h3><br>照片是2014年拍的。至今已有9年。据说摄影师年年修片。可谓十年磨一剑。如今新技术风起云涌,我们都很好奇,有没有运用到目前最吃香的AI技术。这边答道,照片的命名,是描述给ChatGPT,然后就出来了几个建议,其中还有解释。他们最终选了Chicago Lights on Ice。真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br><br>假如今后有朋友来芝加哥游玩的时候,我一定让他们先看看这幅96X29(244厘米X74厘米)的芝加哥全景。<br>那里有1千零1夜的故事。</h3> <h3><br>摄影作者Jimmy 和姚苑夫妇及好友Eddy 在家庭揭幕式上。<br><br>据Jimmy 说,他一直在照片里找人,在办公楼里,在街灯下。就是找不到一个人影。我希望下次有哪位眼明心亮的朋友能有个零的突破。<br><br>(摄影:姚苑)</h3> <h3><br><br>当作品送到Jimmy 家的时候。<br>立意宏大。<br><br>(摄影:Jimmy)</h3> <h3><br>写于芝加哥2023年郁金香开放的时候。嘻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