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山艺术年鉴修改稿

铁缘人

<p class="ql-block">  这份《赵铁山艺术年鉴》是我用数十年研究赵铁山整理岀来的。早在1994年认识日本收藏家书法家近森孝恕先生,他送给我一套《赵铁山碑铭集》之后,着手研究赵铁山。在2014年我从日本将近森孝恕先生家,收藏的赵铁山全部文物收藏回国。闭门谢客五年,专门研究赵铁山,做赵铁山官网,博客。五年中整理了近三十万字,在国内外影起反响。后邀请赵漁山重孙赵伟力和清华大学教授王普夫妇,赵铁山弟子阎俊儿子阎晓安,到我家欣赏赵铁山书画真迹。我让王普先生拍摄了赵铁山的大量书画,让他宣传。后又邀请赵铁山嫡孙赵逸堂、赵勩堂、赵劼堂三兄弟到我家欣赏赵铁山书画、文房四宝、生平资料等遗迹。后结为兄弟一起研究赵铁山艺术。我从2014年开始每天十个小时研究赵铁山,并大量収藏赵铁山书画。把每一件作品的创作年代都详细编写年表,又从日本收藏回来的几十份资料中详细研究整理。其中有赵铁山儿子赵子言的部分手稿。又查阅大量资料,从实物中确认赵铁山在1909年为杭州葛元煦岀版的《石墨镌华》题签,确认赵铁山在清末已经在中国书法艺术上崭露头角。亲自去西安寻找与于右任合写《胡太公墓志铭》,从台湾寻找到为阎锡山写《阎百川训话录》。1921年参加京津画派在北京举办的“中日第一届书画联展”、1926年在日本举办的“中日第六届书画联展”。赵铁山与二哥赵云山、赵漁山,北京徐宗浩、榆次常赞春、太原柯璜,来往做诗赋词作书绘画等大量历史性文献,充实赵铁山年表。从一些史料中研究赵铁山现存珍贵文物县级、地市、省级图书馆、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収藏赵铁山文物的情况。现存重要赵铁山书写碑刻情况。整理出赵铁山研究古代碑版题跋;书画重要题跋;国学研究笔记;诗词研究笔记;写作研究笔记;《易经》研究笔记;音律研究笔记;傅山书画研究手稿;与徐宗浩、常赞春书信来往,共同作诗,绘画、书法互相赠送的珍贵文物等等。我一边整理,一边修改,也不知几易其稿,至今还未终稿。赵铁山艺术博大精深,史料流散在民间不计其数。我的整理也只限于手头仅有的资料。赵铁山儿子赵子言整理的年表,也仅限于他家中收藏的资料。我与赵子言整理的年表进行对比,缺失的资料太多。我编撰的《赵铁山艺术年鉴》虽然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实物,但是,工作量还很大。一些珍贵的史料还有待收集。比如,赵铁山在西泠印社与吴昌硕笔会时间,1926年在第一次上海书法艺术展上的详情,康友为评“南吴北赵”“大江以北无岀其右”的岀处时间,等重要事件,需要进一步证实。现整理的《赵铁山艺术年鉴》作为初稿,也只抛砖引玉,让更多学者,赵铁山爱好者一起研究完善,提供资料。这篇年鉴整理过程中,非常感谢日本友人近森孝恕先生家人及赵铁山三位嫡孙赵逸堂、赵勩堂、赵劼堂哥。</p><p class="ql-block">1877正月十二(阴历)、2月24日阳历,赵昌燮生于太谷县,字铁山,号汉持。</p><p class="ql-block">1882年五岁随两兄入私塾读书,并学习写字。</p><p class="ql-block">1886年,十岁。先祖聘定襄梁一斋为塾师。梁工书法,见字课,赞为天赋之才,因授以楷法,并勉以勤学用功,将来必能以书法名世。</p><p class="ql-block">1894年,十八岁。盂县史卓如,聘为家塾师。史好金石书画碑帖,并喜篆刻,因指导学习篆、隶,并研究金石书画碑帖目录考据之学。</p><p class="ql-block">1895年, 十九岁。 二哥云山自撰一联,“好古成癖,知懒是真”。命铁山仿《天发神谶碑》书之。</p><p class="ql-block">1897年,二十一岁。为二哥云山书扇面,以蝇头小楷写《说文部首》五百四十部,并据字典加以直音。</p><p class="ql-block">1900年,二十四岁。购得清源王氏所藏《西岳华山碑》精拓本,云山命照碑式缩摹全碑。常子襄有题此碑诗,并有考据,已收入《柞闬吟庵金石谈》。</p><p class="ql-block">1901年,二十五岁。为赵耦渔书墓志铭。取崔子玉座右铭语,名其书室曰“心隐庵”,并书额。</p><p class="ql-block">1903年,二十七岁。书本县《武育堂墓志并序》,为云山绘水墨松罗帐沿。</p><p class="ql-block">1904年,二十八岁。得傅青主手批明拓本《曹全碑》及旧拓《孔宙碑》,日事临摹。揩书写《郑文公碑》及《张猛龙碑》,书写《补遺儡石山房印集序》。</p><p class="ql-block">1907年,三十一岁。有京师之游,赴国子监,亲自手拓北海柱础云麾碑,照碑式残缺字缩摹于右,并请二哥云山为题跋,篆书临石鼓文。书写《乔致庸墓志铭》、《清奉直大夫武君介仁墓誌銘》。</p><p class="ql-block">1908年,三十二岁。代任县高级小学校斋务。书写《太谷县志辑略》,用欧体书之,备学生作字课之用。</p><p class="ql-block">1909年,三十三岁。是年赴省应拔贡试被选。被清代藏书大家 葛元煦请到杭州为《石墨镌华》题写书名。</p><p class="ql-block">1910年,三十四岁。赴京应礼部试,榜发,名列一等第一,及朝考竟降二等。其并不以功名为意,徇二哥云山之情,勉强赴试。孝麓常先生书一赠之日:“姓字已高时辈上,声名须共古人期”。初分吏部,后改制裁吏部,分农工商部主事。每下值,即应酬同人书画,求者日众,故书名已播传。在部供职半年,即请假归。行书专攻《怀仁集圣教序》;楷书专致力于汉魏六朝;云山评其小楷日:“弟小楷大为进步, 一种纯静专一之气,令人望而生爱,玩而生敬。”</p><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7日,赵铁山慕名到北京宣南廊坊二条,访时任益恒银号总经理、书画名人徐宗浩,谈良久。10月10日,徐宗浩回访赵铁山,观其刻印、所书魏碑、篆书及珍藏石鼓碑帖。10月19日,徐宗浩赴赵铁山约酌,送其《印存》。</p><p class="ql-block">1912年,三十六岁。铁山本不乐于仕途,辛亥革命后,在家以书画自娱。与弟漁山联合同人,组织“观善书社”,研究书法,铁山为之指导。在家除酬应书法外,兼及绘事,山水仿云林,花卉拟青藤、陈白阳。</p><p class="ql-block">1913年 三十七 岁 书写 《清封恭人武母杨恭人墓志銘》,为孔祥熙父书《孔公和亭墓表》篆额。</p><p class="ql-block">1915年,三十九岁。应文献徵存局聘徵辑先贤遗著,详付史馆。书写《李凤石石鼓文考跋 》</p><p class="ql-block">1916年,四十岁。选辑《素位斋诗文存》并撰跋。</p><p class="ql-block">1916年9月29日,三十五岁的徐宗浩抽身从京城到山西晋中收古画,拜访义兄赵铁山。</p><p class="ql-block">1917年,四十一岁。助资刻常子襄辑太原李凤石撰《石鼓文考》, 并撰跋语于后;书写《张寿卿先生墓志銘》、《渠先生星海墓表》选刻《曹氏木石庵诗》;为孙乙舟书《孙氏祠堂碑》;书本邑《曹子言墓志铭》;《车氏观音堂碑记》;书祁邑《渠星海暨德配李宜人墓表》。</p><p class="ql-block">1918年,四十二岁。柯定础、常子襄约赴曲阜谒圣,登岱。观摩崖刻石。购得东魏兴和二年李仲镟修《孔子庙碑》精拓夲。书写《重修龍泉寺碑記》常子襄约赴太原崛围山,访傅青主遗址,赋七古一首纪之。一九二八年绘有赴崛围山访傅青主遗址五松庵图(册页)。其诗结句曰:“我思古人亦已远, 侨黄以外将安归。”书本邑《武介仁墓志》;《赵武灵王墓碑》</p><p class="ql-block">1919年,四十三岁。书写《先继祖母刘恭人墓志》、《交城马拱辰墓志》;为云山所临汉《冯公碑》书原序于后;写皇象本书《急就章》二,一大字本,一小字本;书本城《王武氏墓志》、《心隐盦四体书》、《云山临汉冯公碑》 、《白君惭鸿墓志銘》、《言之痛心》诗二十首、《絅斋楷书》。</p><p class="ql-block">1919年7月,赵铁山为徐宗浩北京琉璃厂新居书“砚香阁”匾额。</p><p class="ql-block">1919年10月30日,赵铁山到北京拜访几位文化艺术圈老友,专程到北京百年文化古街琉璃厂火神庙夹道(今西太平巷),拜访刚移居新址的徐宗浩。</p><p class="ql-block">1920年,四十四岁。书写《说文解字部首并叙》,并附篆文,托常子襄由京刻印赵耦渔《素位斋诗文存刻》;书太谷《关岳庙碑记》,书写《百泉帖》,为吾邑贠氏辑傅青主刻石,书写《成都夏君勉吾墓志銘》、《书先仲兄遗迹后》。</p><p class="ql-block">1920年9月,徐宗浩四十岁迎来长子成人之喜,赵铁山写篆书八言联贺喜:迎福上堂翁悅妪喜,纳祥开戶子众孙多。《關岳廟碑記》隶书。</p><p class="ql-block">1921年,四十五岁。11月,“第一次中日书画联合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徐宗浩参与筹划此次展览,推赵铁山作品参展,此展在国内影响深远。12月15日徐宗浩致赵铁山书,附《中日绘画联合绘画目录》一本。</p><p class="ql-block">1921年,得淡拓《岳麓寺碑》碑拓,并购得何子贞临《岳麓寺》石印本,研究北海书法。云山尝谓:《岳麓寺》,撰书《金母田宜人墓志》;书写太谷《孙母王氏墓志铭》;为孙乙舟撰其先大母王太夫人行略书后,书祁县《渠源桢墓志》;阅《庚申消寒记》有感书示诸侄诗;书《续千文》,书写《清封宜人金母宜人墓志銘 》,题《太谷县县長安公侨一德政碑記》碑额。</p><p class="ql-block">1922年。四十六岁。为察看徐州商业情况赴南。适值直奉战起,道路梗阻,未能如期返家,即顺便赴西湖游览,由西冷印社购得《印典》一部。在沪购得唐拓《九成官》影印本,《七姬权厝志》 。为适白氏长姑书墓碑;书写太谷《武母杨恭人墓志》,书祁县《乔贤母梁夫人墓志铭》,书写孝义县《石象山人墓志铭》。《孙母王夫人墓铭》隶书。</p><p class="ql-block">1923年,四十七岁。书写太谷《曹次廉墓志》;书《许母孙宜人墓志》;撰二哥《云山年谱》,祭云山文,书写《特奖曹君克让墓志銘》,蔡元培篆额、铁山书《山西雁门道道尹海澜许公墓志铭》,为太谷赵耦渔著《读汉书杂咏》题书签并跋语。</p><p class="ql-block">1924年,四十八岁。常赞春先生来信论执笔法,谓欲矫过去不良之习;铁山复信谓应取习惯之自然,不必强改。撰书《赵母温宜人墓志》;撰《自用研蓝白石砚铭》。读周寿昌《思益堂集》,书写《随笔札記 》、《错铁楷书双钩影印》、 《元配温宜人权厝志》 、《吴母陈太夫人七十寿序代 》。</p><p class="ql-block">1925年,四十九岁。书写光华女校创始者《孟履青书纪念碑》;书本县《碧霞元君庙碑》;撰书《张松昌母八十寿序》;应蔡季平嘱,跋《柯丹邱临颜鲁公争座位帖影印本》,日课临隋开皇刻本《兰亭序》;得梁闻山藏旧拓《云麾碑》,阅王梦楼《快雨堂题跋》。内有后世学书者,未能精熟阁帖,未可与言书之语,记曰:“余学书自梁一斋夫子授以楷法;史卓如夫子导学篆隶。弱冠以后,由唐而上溯晋魏六朝,稍有悟入,则两兄手口之教居多,惟偏于碑学,未遑致力于帖。仲兄中年之后,沈潜帖学,絜碑学之精奥,以研索于阁帖之出入异同,每有独得,辄举以示途径。余心著碑学,意勿遽在是,似有所轩轾于共间,私以仲兄之舍碑而专事于帖为慊。兄亦不与余辩,谈不洽一笑置之。近两年于兄书及论说渐能领略,而肯綮当难骤解,今读先生阁帖诸说,方一旦恍然,余书之解臻化境有由来矣。”专临李北海《大云麾碑》,谓细玩此碑笔法,悟得前人所谓“暗转锋”之说,非指转折处之转锋,乃是指运笔时,使笔锋常居画中,有如绳索然。笔在暗中转动,则锋四面皆到,确是从此碑笔法玩索而悟出者。</p><p class="ql-block">1925年以铭贤学校名义书孙中山隶书长挽联;与常赞春访崛围山归来创作八画八诗:《君子问道图》自画题诗、《君子图》自画题诗、《古松图》自画题诗、《楩石图》自画题诗、《山居图》自画题诗、《崛围山七松图》自画题诗、《古木幽亭图》自画题诗、《秋雁图》自画题诗。书写《錫九馮公事略》 、《题霜画荻图》、《李遐宣得临江残帖收藏名印考 》。</p><p class="ql-block">1926年,五十岁,赵铁山参加“京津画派”组织的在东京和大阪举办的“中日第六届书画联展”,参加者有金城、陈师曾、齐白石、徐宗浩、赵铁山。都是“京津画派”的核心艺术家,举办非常成功。赵铁山得知举办成功的消息,以祝贺之意于1926年9月赵铁山为徐宗浩专心书《篆书》、《正书》各一夲,寄赠徐宗浩。</p><p class="ql-block">1926年参加上海第一届书法展,被评为华北第一名。</p><p class="ql-block">1926年读王梦楼《快雨堂题跋》,谓较《艺舟双辑》为便于学者。论书自晋唐诸家源流系统,能于精神意象索之。于笔法亦多深知甘苦语,是专精在书法,非徒聘博涉及考据,于唐代书家, 不无偏好,然,能识别瑕瑜,各举短长,非阿好者比。阅徐子晋《前尘梦影录》,论硬毫柔毫。为姐姐书写《 清封宜人白室宜人墓志》。</p><p class="ql-block">1927年,五十一岁。跋《王养斋盂县造像录》撰《愉园丛录序》,书《冀川王君墓志铭》,书读书笔记《迻錄》第一册。</p><p class="ql-block">1928年,五十二岁。为马笠伯祖母杨太夫人撰书九十寿诗 ;为门生侯念祖跋文三桥傅青主书《前后赤壁赋》册页;为黄素斋撰书《端砚铭》;书太谷《孟乙舲墓志铭》;书《庞映青墓志铭》;书汾阳《冯秋航墓志铭》;书先贤《子夏墓碑》; 书写《孟君墓志銘》、书灵丘县《赵武灵王碑》,书《劫余烬存》,读书笔记《迻録》第二册。</p> <p class="ql-block">1929年,五十三岁。元旦绘《岁朝清供》中堂。为祁邑“乔善堂”绘中堂。书祁邑《清太史子春高公墓碑》;书祁邑《乔蔼轩母墓志》;书太谷《阎珏珍墓志》、《阎君墓志銘》,书读书笔记《迻錄》第三册。</p><p class="ql-block">1930年,五十四岁。隶书写《张丹山公家传》 ;书写《西莊武氏家谱》;为清源宁复先跋双钩 《跋甯復先君双钩,何蝯叟临本,汉张公方表颂》;撰书邑人《孟君墓志铭》、《汾阳田肯堂先生墓志铭》、《清故部郎孫君墓志铭》、《常子襄先生五旬晋九寿序 》。《双钩輓辭》</p><p class="ql-block">1931年,五十五岁。书稷山《王畴五墓志》(篆书)。书写祁县姑丈《清诰授通奉大夫花翎二品銜分省补用道望之乔公德配趙夫人墓志铭》。</p><p class="ql-block">1932年,五十六岁。书《孙母高太夫人墓志》;为季威先生跋所藏《书栗恭勤公家书墨迹后 》题后;书《许太夫人墓志》。</p><p class="ql-block">1933年,五十七岁。撰写《马子玉先生墓志铭》,书太谷古楼《大观楼碑重修记》。</p><p class="ql-block"> 1934年,五十八岁。为友人跋《傅青主笔札》;为邑人车秀卿书像赞(隶书条屏);书《杨贤母王太夫人墓志铭》、《六堡鎮李氏墓志铭》、《跋汉龚少卿草书刻石》、《題画扇 》、《友德配某夫人挽辞》、《跋寿阳任氏覆刻张石州先生手摹忠义堂帖》、《清故吏部主事赵君墓表》。蒋介石视察华北到太谷期间,经孔祥熙介绍蒋召见了赵铁山,请铁山书联,未书。</p><p class="ql-block"> 1934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甲戍冬初,</span>赵铁山先生为《书法浅说》一书题写书名,该书由榆次常赞春先生校订,一丁先生发行。</p><p class="ql-block"> 1935年,五十九岁。为于右任书《富平胡太公墓志铭》篆额。书祁邑《罗辑五家传》;选辑段志先《友石山房诗》,付印;书写《安果行先生墓志铭》;书北伐名将李服鹰《李太公兴庵先生纪念碑》;为太原私立光华女子初級中学校创立者书、</p><p class="ql-block">《孟履青先生紀念碑》;书《杜君小常母夫人矿铭 》。</p><p class="ql-block">1936年,六十岁。为祁心陶跋所藏《祁壶莊公画册》、并撰赞辞;为赵法真跋《青主古隶真迹册》;书傅青主行草真迹后;跋唐刻《唐刻懐仁集字本蘭亭跋》;为河津县李韶之太夫人书墓志,为平遥史姓跋何子贞书联 ,用金刻文为徐养吾撰题砚铭;为高平一区区长辽县刘鸣九鹤翔先生题诗词;书《柯定礎六十并序》、《精故赵君墓志》;为晋阳报属題一万号纪念刊。</p><p class="ql-block">1937年,六十一岁。重逢丁丑花甲周岁,门人侯念祖、段学文及亲友等,请常子襄撰文,常孝麓书屏,敬祝六十周岁。铁山自书一联曰:“纵再活几年,也不过多受些痛苦;偶追思往事,最难为可贵的光阴。”昔年常子襄曾以小篆书赠铁山一联曰:“铁干霜皮终不改,山骨锋棱廋益坚。”;为邑人乔季五题《王觉斯书画册》;为程母遗像懿行录题辞;为铭贤学校《图书馆科学楼同时落成纪念徵题辞》;代毓德归校撰书美国卫母八十寿辞;跋侨黄老人临《侨黄老人临兰亭序墨迹合璧册跋》纸绢本合璧册;自书《寿屏匣盖铭丁丑春陬》;为李玉田君萦题所藏《傅青主先生手札子书味华滋》;书写《赵妫叔真蹟冊跋》、《又各体书冊跋 》、《陬代东寄养吾老友》、《奉祝王锡九兄六十寿》。是年冬,日侵略军攻陷太谷,东街“静丰得”布店被弹焚毁。铁山平日酬应书画,即在此店。被焚后,只余后院一屋,即居于此,隐姓理名。当时传言先生已遇难,其实非死。曾自书一联曰:“不死且消闲岁月,藏身犹避旧声名。”,作指画《菊蟹图》,指画《荷花图》,指画《谪仙诗意图》。</p><p class="ql-block">1938年,六十二岁。日夲侵略者侵占太谷县后,令其任伪维持会长,被拒绝。国民政府令(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山西太谷县赵昌燮、忻县陈敬棠,学行端严,素著乡望,於城陷之时,敌寇迫令改节,均各力拒不屈,慷慨捐生。大义凛然,洵为难得。应予特令褒扬,用资矜式。此令。主席林森行政院长孔祥熙内政部部长何键。4月3日在西安举行张赵陈三先生追悼大会。会后刊发纪念汇刊,国民政府参会国民党政要题词纪念。</p><p class="ql-block"> 鹤峰铁山芷莊“义烈足式”蒋中正题;铁山芷莊两先生千古“大莭凛然”卫立煌敬题;鹤峰铁山芷莊先生纪念刊“忠义可风”蒋鼎文敬题;铁山鹤峰芷莊三先生赞“赵坚白三晋宿儒朱信甲胄文史玉珠”何应钦题;铁山鹤峰芷莊三先生赞鹿钟麟敬題:“殷有三仁 ,今有三公。時遇非常, 成竹在胸。殉国殉职 ,惟义是后。 皎皎忠烈 ,万世尊祟。”;赵张陈三先生不朽 ;于右任题:“抗敌三仁 ”;鹤峰铁山芷莊先生纪念刊蒋鼎文敬題:“忠义可风”。为李心庵书联并题联边;为杜玉五跋《崐峒山人草书》。</p><p class="ql-block"> 1939年,为杨省三书金刻文对联;跋自书《秋声赋》;默宋岳珂书《米海岳砚史墨迹》;书沈石田三苏生画卷后;为常子襄嘱书自集《圣教序》联;书写夫人《远香内子五十生日赋詩为寿》、《众议院议员康君墓碑》、《千字文》、《常子襄书联》 、《跋书汉篆》。</p><p class="ql-block"> 1940年,六十四岁。为社玉五跋《小莲莱阁画册》并题诗;跋冬心画梅册《六言六首》;跋傅青主《指墨菊雀条幅》;为冯润生藏宋李唐画《钟馗捕虎图》题诗;为武尧卿跋丁玉川画扇面;书写《阎伯川先生训話集函一,二》;跋《醴泉铭翻刻本》;为友属题《花隐盧花卉 》;书《书譜》; 书《怡怡室座右铭》。书夫人《远香老侣五十一嵗生日賦詩十章致祝》。</p><p class="ql-block"> 1941年,六十五岁。陈宁之购得铁山书联缺一,乞铁山题跋留念;为陈宁之所收云山遗墨书后,为杜砚田书墓志绢本;为云山临《礼器碑》书后。</p><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赵铁山为老友徐宗浩写</p><p class="ql-block">《养吾老友己卯六十初度像赞》。</p><p class="ql-block">1942年,六十六岁。为侯念祖隶书横幅,题共后曰:“予困卧病榻, 迄今无自动力,生将远行,属书数字,以为纪念。勉徇所请,聊当古人临别赠言,虽不成字弗恤也。”临金文《西周晚期颂壶即西周颂壶》。</p><p class="ql-block"> 1943年,六十七岁。为同年徐沟梁丹阶书墓志(纸本);书写《说文解字敘》、《旧铁书急就章》;书云山《临汉礼器碑后》。</p><p class="ql-block"> 1945年阴历5月19日,阳历6月28日,病故太谷县,享年六十九岁。蒋介石、孔祥熙送挽联以示追悼。</p><p class="ql-block">杨俊友</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