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华师大系列】探寻生命的意义,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2023.4.29参访日志

独立少年.巴学园

<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当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被问起「什么事最难?」他答道:「认识你自己。」这也成为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思索的终极问题。</p><p class="ql-block"> 哲思永恒,我们也始终在求索「意义」的路上,对广袤的宇宙如此,对眼前的生活也如此。</p><p class="ql-block"> 思想家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曾写道:「生活永远不会因为环境而无法忍受,只会因为缺乏意义和目的。」诚然,关于「生活的意义」这个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但你对生活的看法,会直接或间接决定人生的走向。你认同吗?</p> <p class="ql-block">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个老掉牙的问题,同时又历久弥新,今人像古人一样不断向自己发问,我们老年人像刚刚开始人生的青少年一样不断向自己发问。</p><p class="ql-block"> 杜兰特说:“它对我们这一代人也许</p><p class="ql-block">比对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称其为问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9日上午8:30,南充日报社小记者团的参访队员齐聚西华师大栋梁门集结。今天,他们将作为小访问学者,走进西华师大生科院<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探寻生命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假期,不用上学或外出上班而早起的人们,用知行合一的行为在诠释如何赋予生命意义。早起的孩子们,眼神里透着即将走进大学学习的兴奋、自豪和无比的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  外出实训,孩子们见面就开始刻意练习分秒必争的计时阅读力。无需要求的孩子们,领到参访手册就主动开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意志力,自控力,时间管控力的阅读速跑比赛。</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可以担任观察员,裁判和评委。在这里,综合能力强的同学做对或做好了,练习低调和互助的领导力,把好方法及时分享队友和新伙伴,是为自己赋能,是为团队、为学校争光,是责任更是幸福,是拥抱挑战,更是体验荣耀和担当。</p><p class="ql-block"> 做错了,领队或队友会对你温柔以待,会轻声告诉你:“再来一遍”,“不怕”,“你可以”……</p><p class="ql-block"> 习得积极思维,是学会对自己说“我可以”。一次次尝试和实践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是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p> <p class="ql-block">  领取《小记者训练手册》的孩子们如获至宝。在这里,没有嬉戏打闹,没有到处乱跑,没有无意义的吹牛聊天。同学们三五成群,或站,或蹲,或坐,屏声静气阅读着。</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爱阅读,善提问,好学,勤思,巧记,爱探究的孩子。他们是父母和老师眼里的最爱,心中的宝。他们做事有目标,行动有方法。他们游刃有余的面对学习成长。他们是父母常常忘记表扬和夸奖的自己家的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西华师大访问小学者来了!</p><p class="ql-block"> 大学学习生活体验,开启同学们对生命、对时间、对成长、对亲情、对友情的思考。在孩子的心中播种下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对父母和亲人的感激。</p><p class="ql-block"> 沉浸式的大学校园参访学习,将变成每个孩子自己的生命感悟和体验,如山涧潺潺清泉滋养心灵。变成孩子们朴实无华的语言,稚嫩的笔触和文字记录的光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拥有对成长的思考,拥有“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自我发问能力的孩子,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我们一起拭目以待。</p> <p class="ql-block">  中国字,是有魔法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p><p class="ql-block"> 生科院文化墙上的文字简洁而有力量。传递出西华人立教报国,育才造士,矢志不渝为民族复兴和地方建设服务;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矢志不渝为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从严治校,&nbsp;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之精神。</p> <p class="ql-block">  科研大楼过道里干净,整洁,楼道两旁房门上,标识牌清晰明了的介绍着各个科研部门的名称和功能。无声的介绍,让参访者对在这里工作、学习的人们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在生科院高老师和康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快速的走向第一个学习目的地:亚洲幼象标本陈列区。</p> <p class="ql-block">  本次走进西华师大生科院参访学习,是生科院<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标本馆搬迁前的到访。每位同学都有幸成为</span>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了解生科院珍贵展品不同时期展出实况,了解并记录科研工作者科研之路的追求和坚守,聆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的故事,是生命影响生命,是爱的传递和延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楼道尽头是参访的第一站,迎接大家的是一头体型不大,个头比成年人略高一个头的亚洲幼象🐘。他静静的站立在绿色植物围绕的错落有致的室内景观花园内。他像一位矜持而又有些腼腆害羞的少年,略显局促的凝视着大家。</p><p class="ql-block"> 看到站立的幼象,同学们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脚步轻盈,没有喧哗,没有你推我挤的无序围观,而是静静的在领队老师指定的位置站立着。生怕惊扰到相距仅一米左右的小象。</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安静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近距离的看着幼象🐘。</span>看着孤独的小象,大家像是被触动了心弦。凝视小象的目光温柔而深邃,有的神情严肃,有的紧锁着眉头,有思索,有困惑……他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的家人在哪里?他经历了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他在这里孤零零站立了多久???</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件标本就是一段历史,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件件标本便是这岁月留下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生在少年时代开启跨学科学习方法和跨学科思维构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将受益终生。你认同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担任此次讲解工作的高老师和康老师是西华师大年轻的科研学者,同时也是本,硕,博连读的超级学霸。</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超有亲和力的声音,从大型兽类标本制作工艺和方法,标本制作的价值和意义等层面,把同学们带入了预备大学生生物科学学习的课堂。高老师的讲解形象、生动、细致、专业,热情的讲解,为同学们勾列出幼象标本来到这里前的尘封往事。</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学习了如何通过观察幼象的体貌特征,区分大象的年龄,性别,族群等重要知识。</p><p class="ql-block"> 提问环节,来自西华师大附小的韩宜成,张月豪的举手,引爆了同学们和科研学者面对面访谈的热情。会学、善思、爱问的孩子,面对学习充满激情和活力。你相信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家来到第二个学习目的地:参访兽类、鸟类、昆虫类、蛇类标本馆。</p> <p class="ql-block">  今天,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传统的领域,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等方面。如果考虑到仿生学,它还影响到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p><p class="ql-block"> 《人与自然》一文中谈到,水中畅游的鱼儿是轮船设计时的模特儿;工程师们模仿有着便于隐藏的坚硬外壳的贝类和甲虫,发明了坦克车;二战时期的科学家根据蝙蝠“看”东西的原理,发明了雷达……</p><p class="ql-block"> 今天,生命科学研究,正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古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高效学习者,品尝学习的甘甜和芬芳。追求学而不累,好学而优。迎接无数次考试挑灯夜读,有累有苦,有酣畅淋漓的流汗或失败后流泪,内心也有战胜困难和自我的无比激动和欢喜。你认同吗!?</p> <p class="ql-block">  大学学习的课间小歇,是在标本馆外的过道里看生科院的文化墙。同学们被文化墙上图文并茂的生物标本制作方法,标本制作工艺流程及不同特点等知识吸引,每个同学自发的拿出笔和本子,或站立,或靠墙,或席地而坐,快速而安静的记录着。</p><p class="ql-block">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大学参访学习的少年们,此刻成为生科院科研大楼里最亮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细致的看,认真的聆听,快速的想,高举手分享自己的问题或想法,勇敢的问老师或同学一个个与参访相关的问题,用文字记录下自己或印象深刻的学友或老师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发现时间不够用的孩子不会浪费时间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他们珍惜生命,他们惜时如金。</p> <p class="ql-block">  记完笔记的同学,把高老师、康老师团团围住,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照片上小熊猫和大熊猫长的不像呢?它们的名字里为什么都有熊猫呢?它们吃什么食物?他们的生活习惯有什么不同?等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被委以重任和使命的孩子们,可以不被要求,可以任何时候都为自己代言,可以是自律,严谨,认真,高效的学习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陪伴孩子,处处有惊喜。</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的小学者把地板当书桌的瞬间,我们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  参访的最后一站是走进312实验室,进行“探寻生命的意义,保护地球生命的多样性”的主题学习。</p> <p class="ql-block">  大大的实验室的操作台上,陈列着生科院不同时期的学者们制作的不同物种、不同年代的标本。</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看着面前的标本,看到了与草木对话,从泥泞小路到深沟河渠躬行千里间的科研者的坚守和不懈攀登。</p><p class="ql-block"> 三个小时的学习参访,每个同学拓眼界,增见识。心中有了对科研人员对真知不断求索的真实形象,有对做学问要勤学好问的深刻内涵的重新认识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受生命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发现并赋予生命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勇敢架起自信与害怕之间的桥梁</p><p class="ql-block">我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每一次挑战</p><p class="ql-block">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p> <p class="ql-block">  走出生科院,穿行在大学校园的小学者走路带风的模样令行人驻足。</p><p class="ql-block"> 访问学习令人难忘。相信每个孩子从今天起,都会常常问自己: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生旅途,拥有好运虽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更令人赞叹。幸福中并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逆境中也不乏慰藉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阅读两位领队老师参访总结,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在此,深深感谢西华师大各部门领导的厚爱,感谢生科院周宏老师、高老师,康老师细心周到的安排和讲解,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立鸿鹄之志,做远行之人的志向。</p> <p class="ql-block">  德国19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说: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p><p class="ql-block"> 一心渴望拥有者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反之,心无旁骛,一心追求会忘却很多烦恼,找到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成为默默耕耘的人,成为智慧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