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展风采,互学促成长——锦绣小学二年级数学组推门活动

阳光炫彩

<p class="ql-block">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4月26日,锦绣小学二年级进行同课异构《有余数的除法》。由邓早琴老师和涂安琪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邓老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一节先由邓早琴老师展示,在课堂中,邓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用温和亲切的语言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本节课中,邓老师安排了几次动手操作活动。第一次是让学生用9根小棒摆独立的三角形,看看这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三角形,列出除法算式。接着用10根小棒摆独立的三角形,可以摆几个,有几根剩余,并列出除法算式,从而认识了余数。再对比两个除法算式的异同,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让学生介绍她摆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明确余下的不能再摆一个独立的三角形。</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活动是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正方形,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再出示13根、14根、15根、16根小棒摆正方形,在认识余数后重点和难点是引出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通过学生分组动手操作,用小棒摆正方形,说一说平均分的程和结果,并挑战列出相对应的除法算式。在动手操作、列算式、观察对比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个发现让学生惊叹不已,很有成就感。最后利用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完成一系列练习,整节课学生真正参与了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二节,小青年涂安琪老师继续展示《有余数的除法》,其实涂老师在4月19日就首磨了这堂课,大家期待涂老师有不一样的表现,果然不负众望,今天的涂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和感悟。教学设计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操作分享等形式,让学生亲自体验感知数学知识概念的意义,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意义,认识了余数,完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4月19日涂老师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4月26日涂老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最后,二年级数学老师针对两节课展开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听课体会,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p>

余数

除法

老师

学生

算式

二年级

根小棒

课堂

除数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