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悼词 </b></h1><h1><b>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们:春秋有序、天道无常,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老党员、老干部、老会计王维平同志,在此我代表汊沽港镇二街村党总支、村委会,对王维平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对其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王维平同志因病于2018年4月29日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一岁。王维平同志生于1938年9月2日,于1956年至1958年任小队记工员,1959年至1961年任14小队食堂管理员,1962年至1975年任4小队会计,1972年6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至1978年任勤劳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79年至1999年任勤劳大队14队生产,分两个片8至14生产小队片会计。</b></h1><h1><b> 王维平同志的一生,是为勤劳奉献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忠心耿耿的一生,小学毕业后,步入了社会,和许许多多同志一样,经历了土地改革,1958年公私合营成立了人民公社,大跃进、大搞积肥运动、胡夸风(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的亩产千斤粮万斤薯,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集体食堂化,1963年至1979年毛主席提出用16年时间一定要根治海河,1964年至1965年砸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1965年至1966年大搞四清运动,1966年至1976年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1973年农业学大寨,1978年改革开放,1982年分田到户,1998年二轮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变。王维平同志在各项工作中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不忘党的培养,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勤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团结邻居,时刻关心我们二街村的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他对子女从严管理,严格要求,处处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各位来宾、乡亲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沉痛思念王维平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忠于党,终于人民艰苦奋斗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对他的不幸逝世,我们深感悲痛,失去了他是我们二街的一大损失,他是我们良师益友,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老人的优良品德,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团结一致,与时俱进,把二街村的各项工作搞得更好,以慰藉勤勉一生的王维平同志。也希望他的家人节哀思变,继承他老人家的优良品德,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人间有爱,岁月无情,王维平同志最终离我们而去,愿老人家天堂路上,一路走好,安息吧!致悼词人:汊沽港镇二街村党总之书记贾玉利</b></h1> <p><b> 王氏家族原籍黄花店人,我记事时上辈老哥仨个,大爷王万发、二爷王万才、三爷王万起,未入社时在大街(现在供销社址,西侧是老陈家肉铺,东侧瞎大红理发部、大光明书店,对面北侧是老姚家铺子)开个杂货铺,二爷去杨柳青骑自行车拖鱼家来在小铺卖。大爷王万发1892年5月12日生,1977年12月30日过世,享年86岁。大奶奶王春茹1910年1月25日生,1992年过世,享年82岁。大爷入社以后已是七十来岁人了,半劳力,在生产队干农业活二五眼,耪地拉一搞盖一搞,地出溜,比谁耪的都快,被组长查出,经常返工,冬天看队部,秋天住瓜铺看瓜,秋后庄稼一进场看场。得病啦肚子开玩笑说,放屁不正经响,破盆铲子响,要坏。夫妻生育二女一男,大女儿出嫁王秦庄,是双口二姨奶奶家的表哥,前几年已过世。二女儿王维芹二街中心小学教师,已退休。儿子王维善1942年5月13日生,2004年2月26日病逝,享年62岁。生产队时与齐玉芹、时殿兰推机礳,动机械活,开泵浇地、麦场打麦子,秋后打棒子脱粒,是小队电工。后来去田歌纺织集团上班作保全工。</b></p> <p><b> 郭敬春 1941年10月9日出生,原籍河北省霸县北楼村人,1969年与(王家排行老三、三叔)王维善结婚,户口迁入二街村,一个普通家庭妇女。在娘家领养一女儿起名王作红,1966年9月26日生,1974年9月11日由文安北楼迁入我村,1991年4月1日与富强大队高元铁结婚,户口迁出。</b></p> <p><b> 王维芹 1953年6月21日出生,二街村中心小学教师,现以退休。</b></p> <p><b> 王维合是大奶奶的娘家侄子,生下来后母亲就去世了,是由姑姑用乳汁养大,改口叫妈妈,1965年在王庆坨上中学时被青岛航空学院选拔为飞行员。有史以来至今汊沽港唯一的一个飞行员。我们俩从小一起长大,比亲哥们弟兄还亲,参军后经常通信来往,也探过两次家,自结婚后未带过妻子家来一趟,也未回过北辰双口亲父母家,点点与家人断了联系,连父母过世都未回家,到现在也未有一点任何音信,哥哥如果你能看见我的小篇,有生之年咱再见一面,弟弟想你呀!(当写完最后一句话时不由的鼻子一酸眼泪就流了出来,原来这就叫感情!)网络这么发达,可惜无法与哥哥联系,弟弟无法理解,可惜弟弟又没有那么高得文化,找不到理由,只有下世咱们在相见吧!惋惜!</b></p> <p><b> 二爷王万才1957年过世,未有子女,过继三爷长子王维德,当时老宅六间房,三间正房、三间西厢房,大爷住正房东间、三爷住正房西间、二爷住厢房北间、维德住南间,厢房后面是石礳棚子。二爷过世后,二奶奶王氏也是双口娘家,因当时正赶上灾荒困难时期,为了治饱肚子,老人家没办法,只可又走了一步,改嫁到北郊区后丁庄子村。</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三爷王万起1978年2月16日过世,三奶奶张金荣本村民丰大队娘家,开始入社时,四口人入的是富强大队五小队,后来转回勤劳大队四小队。三爷是个普普通通的纯农民 ,干农业活就会受大累,一辈子与普通百姓一样,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三奶奶是裹脚女人,没入社前老哥仨一大家子是未分家的,三奶奶管推礳,和做一大家子饭。夫妻生育了三女二男,大女儿原出嫁石各庄村生有一女,后改嫁文安县前几年已过世。二女儿王维芝出嫁天津市里,双口老姨奶奶家的表哥,已过世二十多年了,三女儿王维华,长子王维德,次子王维平。</b></p> <p><b> 王维华1955年2月2日出生,1975年与六队张余厚结婚,是个普通家庭妇女。</b></p> <p><b> 王维德1935年12月5日出生,2007年5月5日过世,享年七十二岁。未入社时骑着水管架子、王八牌桶子圈、大铁驴自行车🚲与二伯捯鱼卖,入社后与赵传利大队搞副业开过大机礳(现在高元华住址)。1962年至1964年生产队出民工,与王积来 吴林发 商西山等去汉沽盐滩做临时工。当过生产队副队长,出过海河,二篮子担土,当时小伙子非常棒,也非常能吃,一顿饭能吃一扁担长花糕(卷子)。1970年至1976年,长子王作术当兵期间是军属老大爷,光荣军属,很受社会尊重,生产队劳动都给照顾,当生产队管库员。后来在二砖厂上班,对工作非常负责任,当时很受厂长孙志旺的尊重。妻子张福兰(本村六队娘家,张玉明的大女儿,张福海的大姐)1933年6月25日生,2006年4月7日过世,享年七十三岁。灾荒困难时期与尤庆山的母亲朱国芹一块讨过饭,生产队妇女当中是个壮劳力,农业活比谁都干的灵巧,街坊邻居大事小情,她总是跑里跑外的操事。夫妻生育四男二女,长子王作术、次子王作刚、三子王作生、四子王作林、长女王作兰、次女王作芝。</b></p> <p><b> 王作术1951年5月12日出生,饭量大,吃的多,小时候,每人八大两,根本吃不饱,常上邻居家扒饽饽篮子找吃的。1969年12月至1976年3月参军广东湛江。退伍后到武清酱油厂上班。生产队时与本队高元树(高永才父亲)学过扎纸活,心灵手巧。1991年后在汊沽港乡水利(富达塑胶有限公司)上班,现在东环私营企业上班,能受累,到现在比谁都能吃,就是不长肉。过日子非常节省,一辆自行车骑了多半辈子,到现在每天上下班还骑着。节约用电,前几年有电视不看,晚上临睡觉前很少拉照灯,一个月才用几毛钱电费,没穿过向样的新衣服。妻子李秀芝1953年11月24日出生,杨村镇小辛庄人,1981年5月1日结婚,生一女一男,女儿王立娟已出嫁杨村。儿子王立强1984年7月28日出生,2003年8月13日考入山西省长治医学院,毕业后分配杨村中医院大夫,2016年转汊沽港镇医院。</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作术在部队留影!</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秀芝</b></p> <p class="ql-block"><b> 王作刚1962年4月21日出生,初中毕业后在津港商标厂上班,现在私营企业上班,因兄弟姐妹多,当父母的没有本事,四间房娶了四房儿媳,当儿女的有分歧,各种原因造成兄弟之间有矛盾,有事都不往一块凑活,这次二叔过世就没参加。邻里之间我是做老叔的,不应该说,但是人就活一世,不用说理由,父母生下我们,给了我们生命,娶妻生子,已经完成了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做儿女的对他们的赡养又负出了多少呢?亲兄弟之间都要互相体贴相互理解,希望今后相互沟通团结和睦,做一代王氏家族的好子孙。妻子王贺华1963年9月13日出生,1984年8月5日结婚,一街人,1985年8月18日生一子取名王立彬。</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贺华</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立彬</b></p> <p class="ql-block"><b> 王作生1964年7月12日出生,瓦工师傅,生产队时叫包房组,现在叫建筑队。瓦工师傅最早从1956年入社以来最年长的师傅叫耿盛友(耿维生的父亲)高学朋 高纪海 徐乐忠 (徒弟曹永春)徒弟有陈德新 高元顺等。1960年勤劳四队有包房组以后又培养了几个徒弟,有高纪先 李德发 李存轩。1970年后由陈德新陈师傅又培养了几个徒弟,有范启有 高学生 陈胜启 臧光亮和常纪生 陈胜俊 王作生 陈胜刚 耿学录等。现在建筑队有资质的一街徐宝永、严如龙、刘东(赵昌河女婿)等。70年代生产队包房组给户建三间房工费每间35元计105元,用工50多个,每人工费合两元上下。现在工费大小工平均每人200多元。相互对比翻一百多倍。过去建房稳居时亲朋好友给买包洋蜡、一包火柴(取个吉利今后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花个块八毛钱,现在份礼最少200元至500元甚至还多。2000年前建房有劳忙的,2000年后就没有劳忙的一说了。</b></p> <p><b> 闫恩秀1958年11月2日出生,于1986年与王作生结婚,由三街迁入,夫妻生有二女,长女王立艳 二女儿王岩。</b></p> <p><b> 王立艳1987年6月26日出生,2010年12月9日与沙洪亮结婚,户口迁二光村。</b></p> <p class="ql-block"><b> 王岩1996年2月16日出生,2016年6月26日与本村四区许芮珩结婚。</b></p> <p class="ql-block"><b> 王作林1971年7月28日出生,初中毕业后在田歌纺织集团上班。1991年5月21日与四街黄成平1972年11月9日出生,结婚。婚后1992年3月4日生一子取名王立志,各种原因造成夫妻不和,于2002年11月7日离婚迁一街村。现在父子俩在外地做农民工。</b></p><p class="ql-block"><b>作林你把房子租给外来收废品的,应该回家看看东侧小厢房已经坍塌,满院废品堆积如山,父辈留下自己烧的污窑砖娶了四房儿媳妇的四间正房碱草下以搜根,再不维修也要坍塌。</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立志</b></p> <p><b> 王作兰1953年9月25日出生,1977年4月4日与本小队高元栋结婚,患腿关节炎10多年,不能劳动,行走困难。</b></p> <p><b> 王作芝1956年8月28日出生,1980年6月13日与原10小队赵士刚结婚。</b></p> <p><b> 王维平是三爷王万起的次子,1956年小学毕业后,正赶上入社,起初:民丰社是三街、勤劳社是四街、富强社是五街。当上了勤劳社十六队记工员和会计,1958年小队在菜园子(现在的四队小桥往西至王玉生卖给外地周荣坤房往南至李德福楼房东西胡同往北),种的土豆,过完麦场抛了运到陈瑞年院内(现在孟凡明院),用二篮子使磅给社员分土豆,与妻子齐玉敏俩人搭土豆篮子时相爱的,后托媒人妇女队长王润芬(时炳华母亲)给撮合成后,1960年结婚。王维平当一辈子会计,算子打的飞快,但十回有八回不准。生产队分粮和各类副产品都按人四劳六分配。人口、工分结止到那个月底,找出基数以此类推,年终找齐。</b></p> <p><b>庆老爷子八十大寿!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这是1985年在勤劳小学制第一代身份证时留影!左起:赵清河 王维平 郭开生 严如平 纪祥雨 董玉河。六个人里已走了四个,剩下的两位也在去蔡村的半路上(玩笑话)。</b></p> <p><b> 在大队小会议室开会留影!左起管生产的王振义,电工刘钦。</b></p> <p><b> 这是在勤劳大队院内花坛前与现金会计郭开生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齐玉敏1941年12月1日出生,2019年2月10日过世,享年七十八岁。是本队齐庆余(1900.4.21-1978)、安书芬(1900.8.6-)的二女儿,过日子一把好手,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成天大锅贴饽饽、大锅熬菜。生产队时吃一顿烙饼炒鸡蛋,这日子就无法过了。1960年与王维平结婚,婚后生有三男一女。长子王作明、次子王作青、三子王作亮,女儿王作英。</b></p> <p><b> 王作明1961年6月26日出生,1980年12月参军入伍河南省郑州市。</b></p> <p><b> 王作青1966年5月12日出生,在包房组当过小工子,在私营企业上过班,现在在广告印社给经营单位安装广告牌。妻子高福芹1964年8月28日出生,1990年4月11日结婚,六道口村人,因病于2006年2月2日去世,婚后于1995年11月2日生一子取名王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程</b></p> <p><b> 王作亮1972年5月27日出生,与李福安在大队开过拖拉机,后来在孔维顺橡胶厂上过班,在哥哥王作明的帮助下,十几年后的今天已是河南省郑州市几家连锁超市的总经理,妻子梁士芸1972年5月11日出生,本村六队梁树岭的二女儿,1990年5月1日结婚,1993年6月1日起结婚证。婚后于1991年9月15日生一女取名王芳,1997年1月9日生一子,取名王鑫凯。女儿王芳2013年4月15日与三街私营企业老板李玉江儿子结婚。</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梁士芸</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芳</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鑫凯</b></p> <p><b> 王作英1963年1月12日出生。现在也在郑州市开超市。</b></p> <p><b> 第一次你们这么齐的在一起相聚!真好,希望以后有机会就聚一聚!王氏家族的子孙晚辈们希望你们逢年过节聚一聚,人生在世最多百八十年,一年聚一次,也就百余次,转眼就能过去,该聚的就聚吧!时光和机会过去再也找不回来。孩子们你们说呢,我们做长辈的多希望与你们年轻人互动沟通联系哪!谢谢!</b></p> <p><b>写得好:怀念历史,怀念老干部和老同志。</b></p><p><b>……二街共产党员王云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当年忠贞为民忧,何曾为己把利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艰苦朴素传家训,谦虚和善美名流。</b></p><p><b> 二街共产党员高元民将此句献给已故优秀的老共产党员,老带头人,老的农村基层干部王维平同志!</b></p> <p><b>制篇:董玉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