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p><p class="ql-block"> 苏轼于诗中感叹: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又飞走了,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 寺里的老僧已经去世,骨灰安放到新造的塔里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再见不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路途遥远,人困马乏,累跛了脚的驴长嘶不止。</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履,不知不觉,生命之舟便已经悄然行到了水穷处,镜花水月般的往事;寒来暑去,花前月下的经年;该来的来过,该去的去了,一点点从记忆里淡去。可是,却有一些不舍和眷恋,使命般顽强地攀附在心头,像达摩的咒语,在不断地向你招唤……</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里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那么,我们的青春呢?青春时光里经历的那些事又具体到哪了?</p><p class="ql-block"> 此去韶山的一路上,不断问着自己,脑子里蒙太奇一般翻腾着第一次去韶山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人的记忆很奇特,越是久远的事情越记得清楚,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p><p class="ql-block"> 屈指算来,距第一次去韶山,已经56年过去了。56年前的那个初夏,刚进入中学,文革开始了。9月初,去北京接受完毛主席第三次检阅,国庆节前回到武汉,跟着几个同学,背上背包,串联去了韶山。清楚记得,那晚,是骑在同学肩上爬进火车车厢的。然后下面举,上面拽,把一个个同学全拉上了车。挤在沙丁鱼罐头一般的车厢里,没吃没喝,火车走走停停,熬过二十多个小时,终于抵达了长沙。等转乘大巴到浏阳,再徒步走到韶山,已经是第三天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晚我们被安排住进韶山冲的一间大仓库里,每个人领到一个搪瓷碗,一双筷子,说是吃饭用,仓库的地上铺着稻草,足足住了三十四个红卫兵。</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开始,被当地农民带着,在主席故居后面的山上种了三天树,最后一天晚饭时,每人领到一碗红烧肉,到了第四天上午,才被安排去瞻仰主席故居。</p><p class="ql-block"> 从仓库到主席故居的一路上全是田埂路,泥泞不堪。等待参观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跟着队伍一点点朝前挪,等进入主席故居,已是快中午了。</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知敬畏,有信仰,有理想的年代。那年代也干净,无论天空,山川,河流,还是人,全露着本真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走进主席故居,看着主席读书时用过的书桌,毛笔,砚台,睡过的床、劳动用过的锄头,看着墙上主席年轻时的照片,那个激动呀!像毛主席就在身边。</p><p class="ql-block"> 关于韶山的记忆,全是第一次去时留下的。后来再去,是三十一年后的1997年,单位党员过组织生活,那会,除了故居的房子,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 此次湖南行,等参观完橘子洲头,岳麓书院,到韶山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橘子洲头,岳麓书院颇让人失望,到处人头攒动,无处不充斥着金钱的铜臭味,全找不到二十多年前去时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 是夜,下榻韶山,想着明天清晨可以不排队第一个进入故居。谁知早餐后,走到故居,却见这里人山人海,故居前等待参观的队伍早已排出几里路远。</p><p class="ql-block"> 天下着雨,雨水,汗水混杂在一起,挂在脸上。韶山冲已不是五十多年前的模样,田野不见了,田埂没有了,路不泥泞,水泥路修到了主席家门口。只有故居后面的青山依旧。</p><p class="ql-block"> 想起《红楼梦》里的甄士隐的太虚幻境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很多时候,真真假假的事物人们真无法分清楚。可要是把假的当成真的,真假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p><p class="ql-block"> 认真看了一下,排在队列里的许多是年轻人,应该是90后,零零后吧?他们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一定跟我来韶山的初心不同。</p><p class="ql-block"> 走到湖塘对面,无言地面对故居,肃穆地立着。霏霏细雨下着,恰如涌上心头的泪……</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有生之年可能是最后一次来看您了,为了不敢忘却的记忆;为了对您~和一个时代的缅怀……</p> <p class="ql-block"> 到韶山的当晚,和客栈的女主人聊(一个年轻的女孩),问她哪年出生的。得到的答复,她是90后。我告诉她,当年我来韶山的时候,可能你的父母都没出生。于是她给我看一张照片,问,“你那时看到的韶山是这样的吗?”她把这张照片送给了我。57年拍的。那时的韶山冲就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 这张制作成视频的照片也是女孩送我的。</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头过去不是这样,车可以一直开到主席雕塑前面。现在景区扩大了,如果不乘摆渡车,步行要走七公里。</p> <p class="ql-block"> 人民领袖人民爱</p> <p class="ql-block">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 天阴沉着,无数的人们来到这里,为完成一个共同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伟人故居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