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由于没来过安阳一直对安阳文字博物馆很向往,今天我有幸跟着薛书记去了哪里。</p><p class="ql-block">刚到就看到 “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些大字上面是甲骨文中‘字“的模型。从大门口看博物馆主体那金玉辉煌的高大建筑,这座古式建筑真宏伟。外表刻画很多中国特有的各种图腾,散发着古老的中华气息。穿过大门通向主题馆的道路两旁,由28片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它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文化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它代表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和一”思想的生动体现。</p><p class="ql-block">我们红星班和老年干部班一起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大巴车上没事的时候在网上查过一的。中国文字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中国文字的主要发展历史,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值得我们去回顾去留恋。</p><p class="ql-block">甲骨文的发现宣告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形成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如今,发现的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能够释读的约1500字。它是商王占卜的纪录,刻在牛骨和龟甲上,也有少量的羊骨、猪骨和鹿骨等。商朝时期,生产力仍很低下,人们难以抗拒自然界的灾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要求助神灵的护佑,因此商代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在祭祀的同时,商王根据自己的需要,让贞人即主持占卜的人用甲骨进行占卜,向神灵询问吉凶。具体做法是在甲骨上面钻孔或凿孔,然后烧灼,在甲骨的背面就会出现裂纹,即兆纹,根据裂纹走向判断吉凶,最后将占卜内容及结果用文字的形式刻在甲骨上。这就是甲骨文的形成,它记录了商代社会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蔡伦的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流程。它分为7步,沤竹、浸灰水、打浆、蒸煮、荡帘抄纸、焙纸、揭纸。这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工程。正是有了这个发明人们才很方便的携带书籍。</p><p class="ql-block">金文是刻或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重在纪念和流传,商周时期同样重要。先秦时期政府公文、文化典籍、民间契约、书信往来等等书写在竹、木简等。</p><p class="ql-block">在三楼,中国文字博物馆专门开设了“民族文字大家庭展厅”,主要展示我国的民族文字。这里展示了我国的许多民族的文字。比如: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等这些在我国少数民族使用最为广泛,在这里还有在我国沿用时间极短的文字,虽然极短,但是对于了解和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观看了文字博物馆以后,我了解了我国文字的发展历程。这些文字的创作耗费了我们祖先多少心血啊!我被这种敢于探索的精神所感动。正是有了这些文字才使得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才是我们的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它们。并且完完整整的将它们传给下一代。</p><p class="ql-block">尽管现在已经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但是我们不能废弃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产。我们要将它们传承下去。我们应将它发扬光大,让世界人都知道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笔伟大的财富。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光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红旗渠后,我深受感动,深切地体会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p><p class="ql-block">红旗渠是中国耕地工程的奇迹,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在20世纪40年代的劳动和智慧,也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在参观中,我看到了这条长达70 多公里的渠道沿线的麦田,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成功建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精神,那时的人们没有现代技术,用最原始的方式,依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敬畏生命的信仰,完成了这项惊天动地的工程,这是中国人民的奇迹,更是中国精神的写照。</p><p class="ql-block">参观红旗渠,不仅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和山沟之间的庞大灌溉系统,更体验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勤劳、拼搏的精神。在这条渠道沿线,人们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信仰,创造了属于中国人民的精神典范。</p><p class="ql-block">总之,我深深地被红旗渠所感召,感受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也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美好和难能可贵,希望全球人民共同携手,与中国人民一起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幸福与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