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日相逢,同古城邂逅

东来紫气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023年4月20日清晨,春风十里,花开烂漫。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是时候来一场研学之旅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庐江二中高二年级部9个班级四百多名师生共同开启了“南京—扬州”路线的研学之旅。</b></p> <p class="ql-block">万事俱备,只待发车。</p> <p class="ql-block">超大的一号车</p> <p class="ql-block">车上合唱庐江二中校歌。</p><p class="ql-block">鲍老师用一首《一起向未来》给同学们满满的激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研学第一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早晨7:10车队准时出发,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此次研学第一站——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今天的雨花台风景区,烈士群雕像所在处,就是昔日的刑场。来到雨花台烈士墓碑前,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正是有先辈们的无私付出,才有了现世安稳,岁月静好。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在烈士雕像前,庐江二中的师生们在此举行了悼念雨花英烈仪式。此时此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深沉、一种肃穆,感受到了那个末路亡国的满是硝烟的时代气息,革命先驱们壮烈地倒下,用身躯铺展了向新中国前进的道路。雨花台曾经的腥风血雨终究化为了平静,烈士们在山水宁和之中端详着他们的子孙后代,知晓了和平年代的幸福,终于可以安息了罢。</b></p> <p class="ql-block">缅怀革命先烈,激发青年斗志。</p> <p class="ql-block">神情肃穆,献上花篮</p> <p class="ql-block">请党放心,强国有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下午,阳光明媚,庐江二中研学队伍来到了阅江楼。阅江楼坐落在城北的长江之滨,狮子山上,隐约在金陵的晨曦与暮霭之间,俯瞰着金陵的四时胜景,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也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素有“江南第一楼”之称。阅江楼,阅江流,阅江楼上阅江流,千古江楼,千古江流。同学们纷纷登上顶楼,俯瞰南京市,一睹长江风采。在楼的下面是明城墙,导游说城墙砖上都印有制砖工人的工号,一砖一瓦都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同学们听后都与城墙砖来了个近距离接触,摸上去仿佛在与时空对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出发之前老师给参加研学的同学准备了一份《南京扬州研学所涉及古诗词辑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学。</b></p> <p class="ql-block">和上午的凝重比下午轻松多了</p> <p class="ql-block">变身墨镜男</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在诉说着六朝古都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逐春光,聚韶华。从阅江楼离开后,紧接着师生们就来到了南京夫子庙。夫子庙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你的一句“</b><font color="#ff8a00">春不晚</font><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便到了真江南。古色古香的建筑,小桥流水的格局,秦淮河上时不时经过的游船,以及秦淮河两旁摇曳的灯笼,都令人着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夫子庙中的这条古巷,不免会想起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这句诗。乌衣巷,承载了数百年无与伦比的繁华,亦不忘岁月流转而落下的悲壮苍凉。二中师生驻足于此,刹那间,历史犹在眼前。</b></p> <p class="ql-block">乌衣巷、夫子庙、秦淮河,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研学第二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清晨,邂逅江苏最美学府——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计划”、“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入选高校之一,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走在校园内,同学们被大学的氛围深深吸引住了。不一会儿,外教老师走到学生们面前,和同学们亲切地用英文交流。学生们也鼓起勇气热烈回应,与外教老师积极互动,最后愉快合影。还有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优秀学长,与眼里满是光的二中学子分享学习经验,让学生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在这里,同学们穿上了学士服,当了一回小小大学生。最后离开时,心中满是不舍。</b></p> <p class="ql-block">准大学生们</p> <p class="ql-block">加外教微信</p> <p class="ql-block">南京盐水鸭来了</p> <p class="ql-block">桌餐很美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享用完午餐后,便即刻去往中山陵。春天里的中山陵,在阳光下灿烂辉煌。中山陵,这座坐落在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名胜区的建筑,不仅是一座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更是一座充满着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在博爱广场,同学们齐声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听者无不热血沸腾!一级又一级,392级台阶,向上看是步步高升,向下看是一马平川!走完这392级台阶,师生们俯身致敬革命者孙中山先生。至此,南京之旅就结束了。</b></p> <p class="ql-block">再诵《少年中国说》明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还来不及留恋,二中研学队伍立刻就奔赴另一座古城——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如果说,江南是人间最后的水墨画,那扬州,就是水墨里欲说还休的留白。就在前不久,同学们刚刚学习过姜夔的《扬州慢》,早已对扬州这个城市充满了向往。到达之后,第一处游赏之地是著名的瘦西湖。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碧波荡漾的湖水、随风飘荡的细柳、诗意优美的小桥、悠闲雅致的画舫……这景致令人沉醉,身处其中,只希望时光再慢一些。</b></p> <p class="ql-block">诗词中的扬州,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赏完景,就该品美食了。二中师生又来到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文化长街——东关街。在这里,可以完成一站式吃喝玩乐打卡。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沿着街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慢悠悠的闲逛,藏在街区里的生活气息会让人享受片刻的清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同学们一路欢声笑语,人手一杯茉莉花酸奶,分散在各个小店门前,最后上车的时候也都“满载而归”。</b></p> <p class="ql-block">夜晚董副校长与带队老师查寝途中偶遇,镜头被导游捕捉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研学第三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早晨九点,二中研学队伍来到了扬州双博馆。扬州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简称“扬州双博馆”)。“了解一座城市,从参观它的博物馆开始。”人间皆是浪漫,艺术永不落幕。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有属于它的主人和故事。跟随导游的脚步,学生们与这座城市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博物馆里,有一镇馆之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1992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梅瓶为国宝级文物。它的珍贵,在于此类梅瓶目前传世仅见三件。另两件,一件为宫廷旧藏,现存颐和园;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两瓶都有一定的瑕疵。三件之中,扬州博物馆这件器型最大,纹饰最美。一听说是镇馆之宝,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拿起手机拍照,永存宝物之芳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参观完博物馆,师生们来到了此次研学的最后一个景点——何园。何园,原名寄啸山庄,是扬州私家园林中的压轴之作。清光绪九年,何芷舠由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的官任上卸任到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一旧址,后扩为园林,在扬州建造寄啸山庄,前后历时13年之久,何园更被誉为“晚清第一园”。走进何园,宛如走进一幅历史人文的旖旎画卷:一位集官僚、盐商、隐者、教育家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曲折隐秘的心阶历程在此淋漓披露。师生们游赏完这一典雅且有意趣的园林后,也宣告了本次研学旅行的圆满结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寄啸山庄”名称来自何处?厉害的同学已经吟咏上了“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研学的魅力或许就在于,给了同学们“诗和远方”的向往,自由而热烈,真诚且勇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四月的阳光,有恰到好处的温暖与和煦。研学旅行虽已结束,但我相信,这一定会是学生们青春序章里无比热烈的一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不负韶华,最好的成长在路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特别说明:文字由汪婕老师提供】</b></p>

研学

扬州

二中

同学

师生

江楼

南京

中山陵

博物馆

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