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过上学期的螺母探索,孩子们的搭建水平日益增长,从开始的平面搭建到后期的立体呈现,每一次的探索与思考都碰撞出创新的作品。本月我们又再次和螺母相遇,这次又会发生哪些新奇的事情呢?</p> <p class="ql-block"> 红衣服男孩正在调整吊车的长臂,他发现吊车长臂无论怎样摆动都会掉落下来,开始他先紧固螺母,后来发现不是螺母的原因,接着又开始了他新的探索,原来吊车的前臂太重了,一个螺母支撑不住吊车前臂的重量。和上学期的螺母搭建的吊车对比,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地探索,幼儿自己从发现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突出,搭建的外形轮廓更接近于物体本身,他把边缘分别增加的四个轮子,这样吊车就能够移动起来,幼儿的立体感也在逐步提高。</p> <p class="ql-block"> 小女生们两三个组一队,共同合作搭建简单的滑板车,还安上了两个放脚的地方,想法很独特,因为上次的滑板车放脚处太窄,滑几下脚就会掉落下来,孩子们才有了这次的改进。虽然脚有地方放了,但孩子们滑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由于一个脚需要在下面用脚蹬地发力,而另一脚放在滑板车上,难以使车保持平衡,滑几下,就会歪倒。表征时我引导着孩子能不能做更好的改进,几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把滑板车的横版处加宽,还有不同的想法是把放脚处的地方可以加一个横木板。那就期待着你们的作品吧!</p> <p class="ql-block"> 三个女孩根据操场东侧的秋千为例,搭建了属于她们自己的秋千,我看到孩子坐到上面脚无法离开地面,秋千的支架两边摇晃,两个小女孩很用力地扶住秋千。我:“为什么坐上去脚不能离开地面呢?”👧:因为她太重了,秋千两个支撑架不能承受住她的重量。👧:螺母拧的不牢固,我们的力气没那么大,我们可以两个小伙伴合作!我:“那如何才能牢稳地坐到上去呢?”👧:我们再增加两个支撑架,这样4个支撑架会更牢固些!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会努力想办法问题发生的原因,而没有直接寻求老师的帮助,可见孩子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孩子说出可以用4个支撑架更牢固些时,说明该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p> <p class="ql-block"> 穿蓝衣服的男孩正在介绍他的作品。👦:我用到了长木板,短木板,直角木板,十字木板等搭建了一艘轮船,这是载人的客船,前面是方向盘,用于控制船行驶的方向,这个地方是调节船行驶的速度,外侧还系着锚,这是停船时用的,它可以使船停的更牢稳。孩子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搭建作品。远远地望过去外形还真的像一艘船。我们本次进行了现场表征,使更多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作品的外形构造,都是借用了什么形状的积木,怎样拼搭在一块的等等。</p> <p class="ql-block"> 第二周孩子们对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搭建一辆比较“高级”点的车,商讨一番后孩子们开始分工合作,有拧螺丝的,有找积木的,有辅助积木的,大张旗鼓的准备大干一番。</p> <p class="ql-block">每个边缘各用两个圆形轮子对在一起,中间用长木板连接,车子的一侧已完成。</p> <p class="ql-block">对面一侧的轮子也已组装完毕,中间需要添加辅助积木,如座位、放脚的地方,几个孩子正在研究如何坐上去才能更安全。</p> <p class="ql-block">四轮车组装完成,让我坐上去试一试,穿灰色衣服的男孩迫不及待地想坐上去,唉,不行,穿黑色衣服的男孩及时制止了他的行动,还没有放刹车不安全。(可见这个男孩的安全意识很高,利用了刹车,在生活中善于观察)</p> <p class="ql-block">我推着你,你推着我,车子很快就跑起来了。👦:让我也来试一试。于是又换成了另一位小朋友,我们一个人坐一圈,到达终点后就换人!几个小朋友自己制定了游戏规则,他们玩的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在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地探索改造,一次次地问题碰撞,他们遇到问题不气馁,不放弃,培养了幼儿的坚强的品质。当作品搭建成功时幼儿能够自主创造游戏规则,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也在逐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了表征,“高级”四轮车带着他们快乐的飞驰在操场上,可问题来了,车子只能直走不能转动方向,当拐弯时轮子不能跟着转动,我们只能从车子上走下来,几个人把车子抬起来调整方向。我:那我们来看一看汽车是如何调整方向的,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观看了一些汽车调整方向的视频。👦:方向盘的转动改变了汽车的行驶方向。👦:前面两个轮子能够左右摆动,后面的两个轮子驱动所以车子才能拐弯。我:小朋友们观察的都特别细致,我们明天试一试把车子的轮子改一改让它能够左右摆动,看看能不能拐弯。</p> <p class="ql-block">接着第二天孩子们用一个正方形积木连接两个圆形齿轮积木,安在车子的前面,这个轮子能够左右摇晃,它能够让车子拐弯,组装完成后检查每个螺母是否都拧紧了。</p> <p class="ql-block">没有圆形的积木了,我们就用这个弧形的来代替方向盘吧,由于材料的有限,幼儿在没有足够的材料时能够想到利用相似的积木代替没有的积木可见幼儿的思维能力正在不段提高。所有的工作已完成,最后再来检查一下,突然一位小朋友发现有几处螺丝帽安反了,这样不牢固,我们抓紧把反的都正过来吧!分析:孩子们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能及时地发现在游戏时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并能想到如何去避免危险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坐上自己制作的小车开心极了,两个小朋友在前面用力拉,小车飞快地向前奔跑着,可刚想拐弯时,坐在上面的幼儿就左摇右晃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孩子们停下了脚步查看哪里出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是这个绳子系的太靠前了,我们用力拉前面就翘起来了,所以才左右摇晃。</p><p class="ql-block">👦:我们两个人的力气太大了。</p><p class="ql-block">👦:齿轮不光滑,我们应该换成圆形的积木。</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绳子向后移试一下。</p><p class="ql-block">几个孩子迅速动手将绳子移动位置,验证一下。可结果还是车子在拐弯时左右摇晃,看来这个猜测不成功。</p><p class="ql-block">👦:前面一个人用力拉,在拐弯时慢一点。</p><p class="ql-block">于是换成了一个小朋友在前面拉绳子,拐弯时他很小心地注意着小车的变化,可又失败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验证第三个猜测时,由于螺母积木有限,没有匹配的圆形光滑轮子了。在一次次地叹息中结束了今天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回到教室表征时刻让幼儿分享他们的作品及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其他幼儿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p><p class="ql-block">👦:每一侧再增加两个轮子。</p><p class="ql-block">👧:可以再增加一根绳子,一个系在前面一个系在后面,当摇晃时一根绳子可以向反方向用力拉。</p><p class="ql-block">👦:可以增加两个辅助轮,我骑的自行车就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我们明天试一试。</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孩子们又重新组装了四轮车,并且在车的后面两侧增加了辅助轮,当拐弯时车子真的牢固了许多,左右摇晃的也没那么明显了。验证成功!</p> <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小车从开始的不能拐弯,车子的左右摇晃,孩子们经过一次次猜测,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地更改,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专注和创新,所以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教师不要直接给出幼儿问题的答案,而应引导孩子去思考,去实践,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活动分析:</p><p class="ql-block">1.幼儿中的合作意识:</p><p class="ql-block">游戏时我发现孩子们加入别人的游戏有好几种类型,有的是一起商量;有的是由一个领导者来负责分工;还有的则是默默加入其他小朋友们的游戏......不管是哪种类型,他们在游戏中会选择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搭建大型的作品,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语言和交往能力,又能提高游戏的效率。</p><p class="ql-block">2.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大班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幼儿喜欢并且善于和同伴一起游戏,游戏中幼儿能够合作自制游戏规则,并且在游戏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p><p class="ql-block">在本次游戏的观察中,我深刻了解到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在不断的摸索和探索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想法,遇到问题就在探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开手、管好嘴”,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去创造自己的游戏世界,我们做好背后的支持者即可。</p><p class="ql-block">编辑:韩延红</p><p class="ql-block">审核:刘金花 贾彦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