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情缘(2)丨 目送他们去当兵

南海

&nbsp; &nbsp; &nbsp; 我读小学五年至初中二年期间(1967-1971),国家每年或隔年征一次兵,每次欢送应征青年入伍,都有我们学校的任务,老师学生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场面壮观,声势浩大。先是举行欢送会,升国旗、奏国歌,领导讲话,代表发言,为入伍新兵戴上大红花。随后,送行队伍列队而行,国旗彩旗开路,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两边聚集围观群众,热闹辉煌。隆重的欢送仪式相当于一次国防动员会,既是对入伍新兵的鼓励鞭策,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同时,打造“当兵光荣”的氛围,扩大影响,对学生、观众、路人进行一场生动、直观的国防教育。 &nbsp; &nbsp; &nbsp;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兵是一种潮流,是许多年轻人的理想和愿望。我读小学一二年级时,爸爸有一位年轻同事,我叫他王叔,常到我家做客,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我课本、作业本封面写上我的名字,至今仍历历在目。我好几次在他单人床上睡着,之后大人再把我弄回家。1964年冬,听说他要去当兵,我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他要入伍当解放军;失落的身边少了个亲人,内心难以割舍。与他告别那天,我送他到渡口,望着他远去的背景,久久不愿离去……援越抗美时,王叔随军出国作战,立下了战功。 &nbsp; &nbsp; &nbsp; 我一个黄姓小学同学,读五年级时,因为年龄大、家庭负担重等原因放弃上学,1968年他入伍去了部队,不久当上汽车兵,让同学们羡慕不止,炫耀一番。 &nbsp; &nbsp; &nbsp; 1970年冬,我们读初二,一天相传高一级两个学兄要去当兵,这消息在同学中炸开了锅,引起一阵躁动。众所周知,文革时期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学校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正常的教育、招生制度乱了套,没有了正常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一会儿批判“封、资、修”、“读书做官论”,学生感到前途迷茫,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过一阵子又批判“读书无用论”,弄得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那时,初高中毕业生去向多为上山下乡当知青,而当兵却让人们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觉得是眼前最现实的出路,因此大家都愿意拼一拼、赌一把! <p class="ql-block">  我在梅陇中学读高二年时,1972年冬季征兵开始了,10多个班适龄同学积极报名参军,他们通过体检、家访、政审等环节,被批准进军营,那情景恰似中了大奖,十分荣耀。当时,我们班也有一位同学应征入伍,他可算是百里挑一,其本人春风满面,家庭喜气洋洋。入伍前,大家觉得他很荣幸,同学们纷纷围着他道喜祝贺,问这问那,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难舍难分。一天,公社召开欢送会,我们学校同学也去参加,千人大会堂座无虚席,全坐满人,入伍对象被请上主席台,挂上大红花,让人羡慕。与会者激动不已,此刻好多人都想“光荣一回”!</p> &nbsp; &nbsp; &nbsp; 每一次欢送新兵入伍,我心里总在想,这等好事何时能轮到我?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