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景公姐姐潞子婴儿夫人被杀原因的推测与分析

剑胆冰心

<p class="ql-block">  郤缺得到胥臣推荐后,第一次立功在是与白狄战斗中,然后坚定站在赵盾一边,获得了赵盾的信任。公元前601年,赵盾死,郤缺跨越中军佐荀林父,出任了中军将,执掌国政。公元前600年,秋,晋成公卒后晋景公继位。冬天,楚国伐郑,郤缺出兵,郑国大败楚师。但是郑国立刻与楚国达成协议。公元前599年夏,晋国帅诸侯之师伐郑,郑国再次投降,导致冬天楚国伐郑。这件事让天下诸侯都明白晋楚两个大国只会蹂躏小兄弟来炫耀自己拳头。郤缺准备与楚国正面对决。公元前598年秋,郤缺开展北方和狄,把年轻的晋景公也拉去了,郤缺的目的很清楚,他希望在与楚国对决过程中,有一个和平的北方,哪怕是短暂的几年时间也好,以便晋国全力南下对付楚国。可惜天不假年,没有给郤缺足够的时间去成就他的一番伟业。中军佐荀林父和赵氏家族有过近四十年很不愉快的记忆,赵盾临死越级提拔郤缺,让荀林父很绝望。</p><p class="ql-block"> 楚国围宋九个月,对晋国彻底失望,于是自救:华元(宋国执政,和荀林父天壤之别,对比特别鲜明)舍生忘死夜入楚军大营,刀逼楚军主帅子反订立城下之盟,楚庄王毫无办法,最后楚宋双方握手言和。</p><p class="ql-block"> 此时晋国要处理先毂灭族的后遗症,他们要北伐狄人,因为潞子嬰兒夫人,也就是晋景公的姐姐被潞子婴儿的执政大臣酆舒杀了!</p><p class="ql-block"> 晋成公的孩子根据记录,有三个:潞子婴儿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也是晋成公的伯姬;还有赵盾的儿子赵朔刚刚娶了晋景公的妹妹。</p><p class="ql-block"> 杀害潞子婴儿夫人的凶手,是狄人的著名执政大臣酆舒。这个人很早就出现在左传里,那是在贾季被赵盾驱逐之后不久,赤狄侵鲁;鲁国要求晋国出面处理此事;赵盾就请贾季帮忙做狄人的工作。酆舒在这个时候已经是狄人的高官,他接受了贾季的调解,并且借此机会想了解一下赵盾,于是就有了贾季关于赵盾父子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左傳文公七年》</p><p class="ql-block"> 评价赵盾父子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20年,到潞子婴儿夫人被杀,已经过去了二十六年。酆舒应该是非常成熟的老臣,怎么会如此冲动?不单杀了大国国君远嫁过来的姐姐,本国国君的夫人,甚至在过程中还伤了本国国君潞子婴儿的眼睛!如果他和赵盾是同样的权臣,为什么不把潞子婴儿一起杀掉?潞子婴儿似乎也没有追究酆舒的罪责。</p><p class="ql-block"> 难道说酆舒杀掉景公姐姐,有很充足理由?</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问题,晋成公的大女儿伯姬为何会远嫁狄人?我们知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晋成公的大女儿一定有很多追求者。根据晋成公的出生年纪来推算,他的大女儿伯姬在晋成公回国之际,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p><p class="ql-block"> 那么根据晋国赵氏家族与国君的婚约,赵盾为自己的儿子赵朔求娶晋成公的大女儿才对,赵盾应该抓住机会定下伯姬与赵朔的婚约。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赵盾希望儿子早婚早育。</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呢?我们看看赵朔的年纪就知道了。赵盾去世之际,赵朔还未冠,所以不能进入六卿行列,不得不委托郤缺办理此事;这说明赵朔出生较晚。赵朔出生较晚的原因,又是赵盾结婚晚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说过,连赵穿都娶了国君的女儿,赵盾没道理不娶晋襄公的女儿,就是因为要等着娶晋襄公的女儿(问题是晋襄公的女儿出生也晚,这可以根据晋襄公的年龄做推断)为嫡妻,才导致赵朔出生较晚。</p><p class="ql-block"> 因此,当赵盾有可能为自己的儿子决定婚事时,他一定会希望儿子早结婚早生子,这就是赵盾应该向晋成公求娶伯姬的理由。赵盾此时大权在握,又决定了晋成公的命运,晋成公答应婚事,也是理所当然的。</p><p class="ql-block"> 问题是,赵朔既没有早结婚也没有早生子,他本该在加入六卿之后就结婚,可是他显然又等了很多年才结婚,完全违背了赵盾希望他早点结婚生子的愿望,赵朔再次晚婚;而且他的结婚对象不是伯姬而是换成了晋景公的妹妹庄姬:这也是赵朔要等待的原因,因为庄姬的年龄小,不到年龄(先毂被杀的那一年,公元前596年)就无法成婚。</p><p class="ql-block"> 直到潞子婴儿夫人被杀害,我们才知道伯姬被远嫁,成为晋国和亲工具,嫁给了戎狄!最后竟然还惨遭杀害?</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荀首。当晋成公回国之后,赵盾权倾一时,晋成公的苦闷需要宣泄,荀首此时就成了“成公之嬖”。荀首不仅仅是晋成公的精神支柱,后来也成为了晋景公的良师益友,那么荀首和伯姬会不会也存在一层关系呢?</p><p class="ql-block"> 如果推測不錯,很可能趙盾與晉成公先是確定了伯姬與趙朔的婚姻,但是後來出事,伯姬不得不匆匆遠嫁,趙盾不得不毀掉婚約;趙朔不得不等待成公小女兒。</p><p class="ql-block"> 伯姬会不会因此更加痛恨赵氏家族?阴谋论啊,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明智的指出,欧洲人为了美丽的海伦,发动了一场特洛伊战争;中国这块土地上古往今来都不会有这种事。但是,荀林父就发动了这样一场战争,要为晋景公姐姐报仇!这样的事情正如前人所说,不但整个左传,整个二十四史都是见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晋国大举伐狄,真的是为了一个女人?真的是为了替晋景公复仇?“子之怨,何足以烦国?”君之怨呢?国君晋景公的个人怨恨,就能左右这样一场持续数年的战争吗?</p><p class="ql-block"> 关于晋国与赤狄的关系,我们稍微翻翻历史,就会知道,至少在刚刚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是和谐主旋律。荀林父本人就曾经发表过纵容戎狄的著名观点:“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周书》曰:‘殪戎殷。’此类之谓也。”很有点郑庄公“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先毂被杀的罪名,就是与赤狄勾結合伙攻击晋国。赤狄与晋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毂被杀,很多人怀疑先毂的动机,却没有问问,先毂勾结的狄人是谁?是不是应该通过狄人的嘴,来最后确认先毂的罪行?</p><p class="ql-block"> 那么这次杀死潞子婴儿夫人的酆舒,会不会恰巧就是勾结先毂的人?他们是如何勾结的,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双方在设么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如果对先毂一案有异议,酆舒难道不是重要证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分析过先毂与狄人的交往,是因为狄人对战神先轸的尊敬,先毂与赤狄、与丰舒有来往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先軫获得尊重的原因是他忠君爱国,那么先毂 “勾结狄人攻打晋国”的背叛行為,先毂不会遭到狄人的蔑视和唾弃?</p><p class="ql-block"> 但是酆舒被殺,先毂一案也就永远不會再有其他的说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