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长江、淮河,自古以来互不相扰,各走各路。</p><p class="ql-block">但长江淮河的船只,却可以互相进入,因为有一条京杭大运河通过洪泽湖等水系将它们间接贯通。不赶时间的话,2000顿的货船可以慢悠悠开上十天半个月,皖北的货就到了芜湖合肥安庆等地,反之长江的船也如此。</p><p class="ql-block">不过这种状况马上就要改变了,安徽人在这几年干了件大工程,叫引江济淮工程,其中连接长江淮河那一段叫做江淮大运河,将长江和淮河直接连通了,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江淮大运河,形成了一个井字形。合肥这座创新之城还要成为江淮航运中心,将变得更加繁荣美丽。</p><p class="ql-block">这项工程2016年底正式开工,才六年多,马上就要竣工了,有的地方已经通航了,这速度那叫惊人!要知道,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开凿,至公元1293年才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p> <p class="ql-block">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南向北分为三段,第一段叫“引江济巢”,就是将长江水引入巢湖。第二段叫“江淮沟通”,就是把长江水送入淮河,全程建立7个船闸,不仅走水还能走船。第三段叫江水北送,就是江水过了淮河后,还要送往皖北、河南,灌溉土地,解决缺水问题。</p><p class="ql-block">美丽的巢湖,将因为工程的建设变得更加清澈。</p> <p class="ql-block">这是派河口船闸,位于合肥肥西,它与派河口泵站和派河口节制闸组成引江济淮工程第二级枢纽。</p> 派河口泵房里,9台机组一字排开,像水电站布局。它的作用是用电机将水通过泵叶抽上来,而水电站是将上面的水放下去推动水轮发电,两者作用正好相反。泵站位于巢湖边,9台机组共2.5万千瓦,马力全开,一天能灌满一个西湖。 <p class="ql-block">派河口泵站外观像钢琴键,这种现代元素与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形成有趣的反差。</p><p class="ql-block">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准备与东吴孙权一较高低。为了使淮河的船能进入长江,以便运送粮草,曹操指派手下一位姓杨的将军,从六安到合肥开凿一条人工河,以此沟通东淝河和南淝河这两大江淮水系。</p><p class="ql-block">但将士们白天挖去的土方,经过一个夜晚又被神奇地恢复了。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传说:这里地处江淮分水岭,是鸡族的圣地,“日挖一丈,夜长八尺”是因为得罪了鸡神遭到的报应。</p><p class="ql-block">其实,杨将军遇见的是江淮一带常见的“膨胀土”,要是古人能对付“膨胀土“,也许三国的历史能改写。杨将军肯定不懂这些,在复杂的地质条件面前功亏一篑,含恨败北,只留下一个叫作将军岭的地名。然而,在当代中国工程师面前,膨胀土早已经不算个事,江淮分水岭被深挖46米,最宽处达356米。估计将军岭这个地名现在已被工程师们从地图上抹去了。</p><p class="ql-block">古代人搞不定膨胀土,就把它归结为妖术。</p><p class="ql-block">当代中国工程师们把膨胀土搞得服服帖帖,把工程做成了艺术。</p> <p class="ql-block">引江工程要穿过淠河总干渠,为此专门修建了钢渡槽,形成了一座“河上河”。说到淠河总干渠,应该介绍引江济淮工程创造的几个之最:</p><p class="ql-block">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在建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投资规模</p><p class="ql-block">949亿元;</p><p class="ql-block">江淮运河是国内最高等级的人工运河;</p><p class="ql-block">蜀山泵站是亚洲最大的混流泵站,8台机组总装机6万千瓦,每秒可将340万立方米水提高12.7米;</p><p class="ql-block">而淠和总干渠渡槽是世界最大跨径钢结构通航渡槽,渡槽内能走船,槽下的运河也走船,名副其实的立交河。</p> <p class="ql-block">面对这张地图,我突然发现,在淮河的东端、快进入洪泽湖的地方,是我曾经生活过的盱眙淮滩,插队时,我曾经站在淮河北岸,无数次面对静静流淌的淮河,思念着长江南岸的家乡。那时,无论思绪放飞多远,想法多么离奇,都未想到有一天长江之水会从面前的淮河流过。然而,这一切马上(或者说已经)就成为现实!</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工程!</p><p class="ql-block">伟大的工程诞生在伟大的国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