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尊敬的各位家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您好!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健康、平安的假期,希望家长们重视孩子假期心理健康教育及生命教育,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b></p> 亲子相处的秘诀 <p class="ql-block">在假期我们如何才能与孩子相处得更好呢?请关注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b>一、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b></p><p class="ql-block"> 1.用真心来彼此沟通,有效进行亲子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在沟通的时候以诚相待,鼓励孩子的表达,少一些唠叨和说教。</p><p class="ql-block"> 2.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好好听孩子说话,把话语权交还给孩子。一段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我要让你成为什么样,而是我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误区一:一味地讲大道理、说教</b></p><p class="ql-block">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出现错误的认知或者行为,就需要跟孩子讲道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甚至无效的沟通。这里介绍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善而坚定。</p><p class="ql-block">和善就是“尊重”,父母以尊重的态度,用尊重的行为和言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接受孩子的感受。坚定,就是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会做到有原则的坚持。</p><p class="ql-block"><b>误区二:只要有对话就是沟通</b></p><p class="ql-block">对话有时候并不是真正的沟通、深层次的沟通。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把沟通由浅入深分为五个层次:打招呼、讲事实、谈想法、谈感受、敞开心扉。比如:当孩子在述说某件事情的时候,其实背后隐藏了孩子的心理感受、期待和需求,这时需要父母看得到孩子的感受,才能做到感同身受,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p><p class="ql-block"><b>二、对孩子多一些倾听、高质量的陪伴。</b></p><p class="ql-block">1.什么是倾听? 倾听是一种疗愈,倾听的时候不轻易对他人的感受做出负面的猜测和评判,默默地听就能让对方的情绪流出,获得疏解。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听孩子说话,尽力感受孩子当下的情绪,去理解他,他就能感到自己被理解,被看见了,情感的联结就发生了。</p><p class="ql-block">2.陪伴,是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爱的直观的行为方式。高质量的陪伴需要家长们做到“身心同在”。孩子在写作业、画画、弹琴等独自活动时,或者与其他同学、朋友玩耍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而只是陪伴的方式需要发生转变。陪伴,是家长时刻投来关注的目光;陪伴,是家长不经意间会心的微笑;陪伴,是家长在孩子需要时立马就能提供帮助。陪伴,可以是组织一次亲子游玩活动,可以是一家人每日的晚餐时间,可以是晚餐后的散步时光......</p><p class="ql-block"><b>三、多一些赏识和鼓励,少一些指责。</b></p><p class="ql-block">传统教育倡导"不打不成器",但是棍棒教育有诸多弊端,如引发叛逆心理,造成孩子胆小、自卑的性格。而发自内心地赏识孩子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自我价值感,也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p><p class="ql-block">赏识教育,不是浮夸的赞美,而是实事求是且发自内心的欣赏。孩子唱歌唱的好,我们为他们鼓掌;孩子擅长下厨,我们津津有味地吃他们做的菜,还不忘给他们点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多—些赏识、鼓励,少一些指责,能帮助孩子绽放出自己生命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四、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b></p><p class="ql-block">若您的孩子情绪起伏较大,心理状况不稳定,甚至有一些冲动性的行为,请与他做一次真诚的交流,询问他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父母能为你做些什么? 是否需要专业的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拨打心理健康热线,寻求专业心理门诊的帮助,也可以和班主任沟通。</p><p class="ql-block">凝心聚力,守护心灵。请各位家长假期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祝各位家长五一假期快乐!</p> 学生心理健康热线 <p class="ql-block">1.浙江省心理援助热线:0571-85109955,9:00—21:00;</p><p class="ql-block">2.杭州市学生心理热线:0571-87025885,周一至周五18:00—21:00;周六下午接待面辅(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除外);</p><p class="ql-block">3.杭州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571-85029595,24小时;</p><p class="ql-block">4.宁波市心理热线:0574-87368585,24小时;</p><p class="ql-block">5.温州市心理热线:96525,24小时;</p><p class="ql-block">6.绍兴市未成年心理热线:0575-85885885,24小时;</p><p class="ql-block">7.湖州市心理热线:0572-2251885,2035512,24小时;</p><p class="ql-block">8.嘉兴市心理热线:0573-88517885,24小时;</p><p class="ql-block">9.金华市学生心理热线:0579-82055405,周二至周日,9:00—12:00,14:00—17:00;</p><p class="ql-block">10.舟山市中小学生心理热线0580-2912345,工作日上班时间;</p><p class="ql-block">11.丽水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0578-2075676,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00,下午13:30—16:30;</p><p class="ql-block">12.衢州市未成年人心理服务热线:0570-8012456,工作日上班时间;</p><p class="ql-block">13.义乌市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0579-85255444,24小时;</p><p class="ql-block">14.义乌市儿童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热线电话:0579-85858858,6:00—23:00;</p><p class="ql-block">15.台州市心理健康热线:0576-89012355,24小时。</p><p class="ql-block">16.磐安县心理援助热线:88900000</p><p class="ql-block">17.磐安县中医院精神卫生科:84658892</p> 家庭教育资源及热线 <p class="ql-block">1.家庭教育课程资源:</p><p class="ql-block">之江汇教育广场“家庭教育”课程</p><p class="ql-block">2.家庭教育心理援助热线:</p><p class="ql-block"> 县心理援助热线:0579-84652366</p><p class="ql-block"> 市心理援助热线:0579-12320</p><p class="ql-block"> 省心理援助热线:965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