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孔子去旅游

孔学文化---孔子后裔

<p class="ql-block"><b>充满故事的泗水苍龙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庆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和齐金江小酌,他都要讲泗水苍龙溪的故事。他讲的眉飞色舞、津津有味,我们听的是一脸茫然。前几天又在一起小聚,他又讲起了苍龙溪,并且兴致勃勃地说,哪天带你们去看看。过了两天,诗波问我,齐金江说去看啥地方来?我说也没记住。他说你跟他约约,看什么时间去。我给齐金江的微信他很快就回了,说定在后天周天,即3月19号。上午,诗波和陈燕军从兖州来,接上我和我爱人,到泗水、曲阜分界的那座牌坊下会合,到县城接是齐金江的朋友张显龙。张原为泗水政法委副书记,后又到法院工作。他对文史十分酷爱,特别是苍龙溪,曾从头到尾进行过全面考察,是泗水全面考察苍龙溪的第一人。齐金江特意把他请来,给我们当向导。</p><p class="ql-block"><br></p> <h3>我们出了县城一路向东,走出没多远就拐向了乡村道路。这时草未芽,树未绿,只有农田里的冬小麦,绿油油的一片,十分可人。大约10:30左右,我们来一座石桥边停下车。一走上桥,立马就会感受到桥的历史,桥面上大块的青石已经被磨得很光滑,已经没有了棱角。下面只有一拱,虽然多处有破损,但仍然很坚固。桥两侧的桥基很长,两边都垒着大块石头。我们问张老师此桥的年代,他说至少是清朝,具体时间不好说。我们又问为什么没列为文保单位?他说想回去就此事给有关部门打报告。这时有村民走过来跟我们说,原来桥上有护栏,两边还有狮子,不知都哪去了。</h3></br><h3> <h3><strong>桥下的那条小溪,只有一点点水。我问齐金江:这就是你总说的那个苍龙溪吗?他说是。我的妈呀,大名鼎鼎的苍龙溪,就这个奶奶样!</strong></h3></br><h3>大名鼎鼎的苍龙溪</h3></br><h3> <h3>这个地方已经是苍龙溪的下游,过了这座桥,向北流进泗河。泗河源头在往东不远的泉林,所以这里水流不是很大。泗河北边有座村庄,张老师说叫岳陵,据说跟岳飞有关。沿苍龙溪往南的那个村子叫东岩店,属苗馆镇管辖。陈燕军在草丛里捡到一张很小的纸片,上面竟然是手写的苏东坡著名的词《满庭芳》:<strong>“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strong>泗水文化底蕴就是厚,不承认都不行。</h3></br><h3>泗河上游</h3></br><h3> <h3>写有苏东坡词《满庭芳》纸片</h3></br><h3> <h3>我们沿苍龙溪逆流而上,溪从东岩店村边绕过,到村边已经没有了水。</h3></br><h3> <h3>往南不远处又有一个村子,名字叫赵家村,溪从村中流过,断断续续。出村后有一座桥,是新建的,桥下就是苍龙溪。原来有座老桥,其痕迹还可以看得见。</h3></br><h3> <h3>赵家村外新建的桥,桥下就是苍龙溪</h3></br><h3> <h3>再往前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名字叫剩粮庄,溪从村中走过,可明显看到水沟的痕迹。村子南边有个水坑,可能是人工挖的水库,溪水从上游流来,在这里形成水潭,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水。</h3></br><h3> <h3>再往前是一个铁路桥洞,过桥洞的右手方向是一道坡,上边有许多巨石。来到巨石边,张老师说,这里可能就是蔡少霞建住宅的地方,或<strong>《苍龙溪新宫铭》</strong>里说的宫殿所在地。他说,看这些巨石,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有人工动过的迹象。说到这我们还是一脸的茫然,不知道这条已经干涸的本来就不大的小水沟,有什么值得看的。齐金江看出了我们脸上写着的疑问,便面对大山、旷野、巨石,有声有色地讲起了蔡少霞与苍龙溪的故事。</h3></br><h3> <h3>别看现在的苍龙溪变成了一条干水沟,但在历史上名气却很大,因为它跟一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蔡少霞。蔡少霞的故事,最早载于唐薛用弱的笔记《集异记》中。文章开头,先介绍蔡少霞的身世:<strong>“蔡少霞者,陈留人也。性情恬和,幼而奉道。早岁明经得第,选蕲州参军。秩满,漂寓江淮者久之,再授兖州泗水丞。遂于县东二十里买山筑室,为终焉之计。居处深僻,俯近龟蒙,水石云霞,境象殊胜。少霞世累早祛,尤谐夙尚。”</strong>蔡少霞是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他为人性情恬静平和,从小就对道教情有独钟。早年时候,就通过明经考试及第,被选为蕲州(今湖北)参军,任职期满后,开始到江淮一带游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被授职为兖州泗水县丞。这期间,他在县城以东二十里的地方买地盖房,想在这里度过晚年。他之所以选中这里,是因为这里偏僻幽深,靠近龟山和蒙山,有山有水,云蒸霞蔚,景色奇佳。此时的蔡少霞,早已没有了任何牵挂,正好实现他幼年修道遁世的愿望。</h3></br><h3>张显龙老师绘的苍龙溪图</h3></br><h3> <h3>接下来奇迹发生了:<strong>“于一日沿溪独行,忽得美荫,因就憩焉,神思昏然,不觉成寐。因为褐衣鹿帻人之梦中召去,随之远远,乃至城郭处所。碧天虚旷,瑞日瞳眬,人俗洁净,卉木鲜茂。少霞举目移足,惶惑不宁,即被导之令前。”</strong>有一天,他独自一人沿小溪散步,忽然碰到一处树荫感觉很好,就想休息一下。不由得昏昏沉沉,竟睡着了。梦见一个穿着粗布衣服、头上戴着鹿皮头巾的人,招呼他跟着走。他跟着走了好远,来到一座城池前。这里的天十分的蓝,特别的宽阔,太阳光线有些迷蒙,每个人都干干净净,花草树木都特别的茂盛。少霞抬着眼睛,移动着脚步,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跟着他往前走。</h3></br><h3> <h3>戴鹿皮头巾的人带着蔡少霞走进城内:“<strong>经历门堂,深邃莫测,遥见玉人当轩独立,少霞遽修敬谒。玉人谓曰:‘愍子虔心,今宜领事。’少霞靡知所谓,复为鹿帻人引至东廊,止于石碑之侧。谓少霞曰:‘召君书此,贺遇良因。’少霞素不工书,即极辞让。鹿帻人曰:‘但按文而录,胡乃拒违?’俄有二青僮自北而来,一捧牙箱,内有两幅紫绢文书,一赍笔砚,即付少霞曰:‘法此而写。’少霞凝神搦管,顷刻而毕,因览读之,已记于心矣。”</strong>蔡少霞跟着戴鹿皮巾的人走进大门,登堂入室,深邃莫测。远远看见一位美人站在门前,少霞赶忙整顿衣冠,恭恭敬敬地拜见。美人对他说:我常常感念你有一颗虔诚的心,今天叫你来,是想让你做点事情。少霞没听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又跟着戴鹿皮巾的人来到东廊,停在一通碑的旁边。那个人对少霞说:叫你来是请你书写这个碑文,祝贺你遇到了好的因缘。少霞一向不善于写字,就极力推辞。戴鹿皮巾的人说:只是让你按照文字来抄写,何必要推辞呢?不一会儿两个童子从北边走来,一个人捧着个牙箱,里面装着两幅紫绢文书,一个捧着笔砚。对少霞说:就照着这个写。少霞握着笔管,凝神静气,一会儿就写完了。边写边记,已经在心里了。</h3></br><h3>集异记书影</h3></br><h3> <h3>少霞书写的标题是《苍龙溪新宫铭》,作者为“紫陽真人山玄卿”。这个作者查无此人,应该是神仙家杜撰的一个名字。铭文如下:</h3></br><h3>良常西麓,源泽东澨。新宫宏宏,崇轩䡾䡾。雕珉盘础,镂檀竦楶。碧瓦鳞差,瑶阶肪截。阁凝瑞雾,楼横祥霓。驺虞巡徼,昌明捧闑。珠树规连,玉泉矩泄。灵飙遐集,圣日俯晰。太上游储,无极便阙。百神守护,诸真班列。仙翁鹄立,道师冰洁。饮玉成浆,馔琼为屑。桂旗不动,兰屋互设。妙乐竞臻,流铃间发。天籁虚徐,风箫泠澈。凤歌谐律,鹤舞会节。三变玄云,九成绛雪。易迁徒语,童初讵说。如毁乾坤,自有日月。</h3></br><h3> <h3>开头两句,交待了“新宫”的位置,在良常山的西麓,苍龙溪的东岸。“源泽”指的就是苍龙溪。接下来写到宫殿的宏伟、高大、壮观、精美。柱础用的是美石,雕梁斗拱用的是昂贵的檀木。绿色的瓦像鱼鳞一样排列,玉石台阶像剖开的洁白的脂肪。瑞雾飘到高阁上就凝然不动,虹霓祥云横在楼间。有瑞兽驺虞给巡逻,仙人昌明给把门。楼阁周边有流光溢彩的珠树,还有喷涌的泉水。不断有灵风吹来,圣洁的日光照在楼阁之上。是谁居住在这样人间没有、仙界独一的地方呢?即“太上游储,无极便阙”。“太上”指道教中的最高神,即太上老君、太清、上清之类。也是“无极太上元君”居住的地方。既然这么重要的神灵都居住在这里,那么就必须有“百神”来守护,各路真仙列在两边。在这些仙班里,还“仙翁”和“道师”。他们饮的是用玉制成的浆汤,吃的是用琼瑶碾成的碎末。这里还插着只有仙界才有的桂旗,每间屋子设计的都十分精美。楼阁典雅,神仙位高,就离不开仙乐。在这里,各种精妙的音乐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不时传来动听的玲声。天籁之音徐徐传来,箫声如风透人心脾。凤凰的歌声符合韵律,仙鹤的舞蹈符合节奏。演奏三次就到了《玄云》,第九章就是《绛雪》。“易迁徒语,童初讵说”这两句是说,人间的仙山楼阁没有能比得上它,就连“易迁”和“童初”也都不在话下。“易迁”和“童初”,都是华阳洞天的仙阁名,在今江苏句容茅山。最后两句是说,即便是乾坤(天地)毁灭了,还有天上的日月星辰,说明这座楼阁不在人间。“毁乾坤”语出《易经·系辞上》:“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意思是说,乾坤如果没有了,也就不需要研究《易经》了,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没有用了。《易》既然“无以见”,那么《易经》的道理也都没有了,人类文化便也根本没有了,“乾坤或几乎息矣”,又回到天地未开辟前那空的世界。铭文后还有建宫殿的时间:<strong>“清宁二百三十一年四月十二日建。”</strong>这年号人间没有。</h3></br><h3>薛用弱小说《郁轮袍》</h3></br><h3> <h3>薛用弱在文章的最后写道:<strong>“方更周视,遂为鹿帻人促之,忽遽而返。醒然遂寤,急命纸笔,登即纪录。自是兖、豫好奇之人多诣少霞,谒访其事。有郑还古者,为立传焉。用弱亦常至其居,就求第一本视之,笔迹宛有书石之态。少霞无文,乃孝廉一叟耳,固知其不妄矣。少霞尔后修道尤剧,元和末,已云物故。”</strong>少霞被铭文中精美动人的内容深深地打动了,想从头到尾再看一遍,结果戴鹿皮头巾的人催促快点离开,他一下子就醒了过来。梦醒后,他急忙拿出纸笔,凭记忆把碑文记了下来。从此此事便在社会上传开了,尤其兖、豫二州那些好奇的人,纷纷到蔡少霞家来了解此事的经过,传抄铭文。有个叫郑还古的人,还给蔡少霞立了传。郑还古实有其人,但他所撰蔡少霞传已不可见。这大概是薛用弱写这个故事的来源吧。并且薛用弱还跟蔡少霞有过来往,看到过蔡少霞抄的最早的那个版本,书法颇佳。他最后表态说,这个故事是可信的,因为蔡少霞不善写文章,不过是以孝廉出名的老年人而已,绝不会编造出这样的谎言来。此事之后,蔡少霞修道就更加努力了。元和末年,听说他已经故去。</h3></br><h3><strong>有人根据流传下来的《苍龙溪新宫铭》,刻在碑上,立于苍龙溪边。据《海岱名山泗水》一书说,到晚清时期,碑还在,后来便不知去向。</strong></h3></br><h3>薛用弱小说《旗亭画壁》</h3></br><h3> <h3>蔡少霞的故事,经由苏东坡的鼓吹,才大量进入文人墨客的视野。苏东坡的《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是一首长诗,我引的是最后八句:</h3></br><h3>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读黄庭。</h3></br><h3>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h3></br><h3>负书从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h3></br><h3>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h3></br><h3><strong>苏东坡</strong></h3></br><h3> <h3>在苏东坡的几个儿子里,他最喜欢的是苏过,因为他最有才,素有“小东坡”之称。前两句说他学习很刻苦,半夜就起来读书。且才高八斗,文采飞扬,写出来的文章,有人说有司马相如《凌云赋》风格,又有屈原《离骚》笔锋。接下来说让他背着书跟我回去,那里的群仙们正在起草《新宫铭》。你可以把蔡少霞当作奴隶,我的水平跟山玄卿比也不相上下。后面还一段自注:<strong>“唐有梦书《新宫铭》者,云紫阳真人山玄卿撰,其略曰:‘良常西麓,原泽东泄。新宫宏宏,崇轩䡾䡾……’又有蔡少霞者,梦人遣书碑,略曰:‘公昔乘鱼车,今履瑞云,躅空仰涂,绮辂轮囷。’其末题云:‘五云书阁吏蔡少霞书。’”</strong></h3></br><h3>苏过的《斜川集》</h3></br><h3> <h3>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三著录有此事,全文引了苏东坡的自注,指出其中的几处错误:<strong>“予案唐小说薛用弱《集异记》载蔡少霞梦人召去,令书碑,题云《苍龙溪新宫铭》,紫阳真人山玄卿撰。其词三十八句,不闻有‘五云阁吏’之说、‘鱼车瑞云’之语。乃《逸史》所载陈幼霞事,云苍龙溪主欧阳某撰。盖坡公误以幼霞为少霞耳。”</strong><strong>其错有三:</strong>一为作者,苏东坡说为“紫阳真人山玄卿撰”,而洪迈根据《逸史》,为“苍龙溪主欧阳某撰”。关于此事,清人王廷赞在《泗志钩沉》一书里也写道:<strong>“《仙传》:‘苍龙溪主为欧阳通,勃海男率更令询之子。’”</strong>此说若成立,那薛用弱也错。二为在薛用弱《集异记》里的《苍龙溪新宫铭》文里,没有提到“五云阁史”和“鱼车瑞云”等话。三是关于蔡少霞的名字,他据卢肇《逸史》,应为“幼霞”,而不是“少霞”。《逸史》一书今已不存,部分内容散见于各种古书里。洪迈应该是看过原书的。</h3></br><h3>洪迈像</h3></br><h3> <h3>洪迈对《苍龙溪新宫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strong>“玄卿之文,严整高妙,非神仙中人嵇叔夜、李太白之流不能作。”</strong>想必这位洪迈大人也想成为神仙中人,他在为广州三清殿写碑文时,也模仿《新宫铭》的风格,写了一篇铭诗:</h3></br><h3>天池北阯,越领东鹿。银宫崟崟,瑶殿矗矗。陛纳九齿,阊披四目。楯角储清,檐牙袤缛,雕牖谽閜,镂楹熠煜。元尊端拱,泰上秉箓。绣黼周张,神光晬穆。宝帐流黄,温屏结绿。翠凤干旗,紫霓溜濆。星伯振鹭,仙翁立鹄。昌明侍几,眉连捧纛。月节下堕,曦轮旁烛。涷雨清尘,矞云散縠。钧籁虚徐,流铃禄续。童初渟礻辱,勾漏蓄缩。岳君有衡,海帝维倏。中边何护,时节朝宿。飓母沦威,裛妃谢毒。丹厓罢徼,赤子累福。亿龄圣寿,万世宋箓。</h3></br><h3> <h3>看来这位洪迈先生,也是一位好事者。自此之后,蔡少霞便进入了诗人的笔端,在历史上不绝如缕:</h3></br><h3>   <strong> 径彼蔡少霞,不待青童覆。</strong></h3></br><h3><strong>    共草新宫铭,调高语圆熟。</strong></h3></br><h3>               ——宋释道璨《和梅边汪提干》</h3></br><h3>    <strong>不愁生白发,自解死朱砂。</strong></h3></br><h3><strong>    远向华阳去,言寻蔡少霞。</strong></h3></br><h3>              ——宋李龏《赠陈箓士》</h3></br><h3>    <strong>翰墨场中蔡少霞,如今悟彻颂桃花。</strong></h3></br><h3>             ——宋周必大《范致能以诗求二色桃再次韵》</h3></br><h3>    忆共能书蔡少霞,良常洞口看桃花。</h3></br><h3>    人间诗酒耽迷了,三百年来不到家。</h3></br><h3>              ——元张雨《仙山楼观图为马仲礼作》</h3></br><h3>   <strong> 藏药宝函腾玉气,说诗瑶席散天葩。</strong></h3></br><h3><strong>    奎章阁吏无能赋,得似新官蔡少霞。</strong></h3></br><h3>              ——元虞集《玉华山》</h3></br><h3>    鸡群野褐嵇中散,鹤背天风蔡少霞。</h3></br><h3>              ——元陈谟《和友人韵》</h3></br><h3>    未成雪卧袁高士,已见仙才蔡少霞。</h3></br><h3>              ——明陆深《秋日鹤溪明府过山居见和》</h3></br><h3>    <strong>宰相陶弘景,仙人蔡少霞。</strong></h3></br><h3><strong>    极知盛幽事,真足向人誇。</strong></h3></br><h3>            ——明孙承恩《和郭杏冈别业》</h3></br><h3>    烧丹每说勾漏令,妙墨能追蔡少霞。</h3></br><h3>             ——明童冀《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鍊师六首》</h3></br><h3>    五云阁吏无人换,犹是当年蔡少霞。</h3></br><h3>             ——明王鸿儒《拟杨铁厓小游仙》</h3></br><h3>    仙书不识王次仲,石室曾见蔡少霞。</h3></br><h3>             ——清龚易图《祈昆嵛山得雨樵野廉访以诗见赠步韵和之》</h3></br><h3>没想到一千多年前苍龙溪边的一梦,竟使蔡少霞成了当红明星。</h3></br><h3>我们所在的乱石堆这个地方,还不是苍龙溪的源头,仍须继续南行。我们从一个叫石埠庄的村边走过,向西不远有一条干枯的河沟,那就是苍龙溪。</h3></br><h3> <h3>沿河道上行,看到一堆巨石挡在了前面,上面全是农田,看不出有河道的样子。张老师说,这就应该是苍龙溪的源头,当初的溪水,大概就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吧。从这再往南就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的名字叫良常山。据《苍龙溪新宫铭》讲,苍龙溪发源于良常山西麓,其位置大致吻合。在王廷赞《泗志钩沉》一书中,有关于良常山的介绍:<strong>“良常山:在治南二十里,山形端正,三峰,中高两旁微低。山南有北吉埠,山北麓起堆阜,分三支。东涧之水北流,经万兴庄东折而西北流,至东奄店东北入于泗;西涧之水北流,经常山庄东北至鲍东庄东北入泗;中支左右两小水北流,一经邵家村,东至东奄店东入泗。一经邵家村西与苍龙溪、浴泉水会而入泗。苍龙溪在东奄店西南,诸泉涌玉喷珠,曲折潆洄,汇为二溪,合流入泗。”</strong>这段文字着重讲的是苍龙溪。从文中得知,苍龙溪共有三支,我们今天走的应该是“中支”。<br></br></h3></br><h3> <h3>至此,我们的苍龙溪之行可以划上句号了,也到了吃午饭的时间,齐金江安排在安山寺附近的一家饭店。在开餐之前,我提议,今天为蔡少霞而来,这第一杯酒,应该敬他。大家纷纷响应,举起酒杯,把杯碰得山响。</h3></br><h3>王廷赞在《泗志沟沉》中说了这样一段话:<strong>“事虽玄渺,铭词甚佳,而苍龙溪之实境,则千古宛在,殊令游者徘徊而神往云。”</strong>这说的就是我们吧!</h3></br><h3>2023年4月3日第一稿</h3></br><h3>2023年4月25日第二稿</h3></br><h3><strong>请关注我的公众号“跟着孔子去旅行”</strong></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