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25日龙泉小学访学

第一小学卫罗菴分校

<p class="ql-block">今天到龙泉小学访学。在该校上午听了两节。该校“泉”文化</p><p class="ql-block">“泉,出于乡野,惠及民众。泉者,六性:清、静、雅、容、韧、感恩。以泉为名,愿师者如泉:心清品正,胸怀敬畏,学识渊博,润物无声;愿学子如泉,动静相宜,文雅宽容,孜孜求学,坚韧不拔;愿吾校如泉,涓涓细流,润及蒙童,源远流长,辈出栋梁。龙泉——育龙之泉。吾辈将以泉之魂、泉之品,育心中之龙,育民族之龙。</p> <p class="ql-block">由龙泉小学两节美术课说开去</p><p class="ql-block">1、去“中心化”:其中重要的讲和练两个环节必不可少。那么在讲的环节中,我想特别要注意“去中心化”。在展示老师做的帽子这个环节,老师做的帽子各种各样,是否全体学生都观察到了呢,是否观察的更全面呢?特别是坐在后过的学生,坐在角落里的学生。在老师以帽子示例讲解方法时,学生回答声音比较小的时候,是否所有学生都听到了呢?我想这个时候就应该拿着帽子走动起来让学生依法观察。重复一遍让学生都听清重点。</p><p class="ql-block">这种“中心化”包括物理空间的中心和心理空间的中心。物理空间的中心主要是以老师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心理空间的中心主要是以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预设为中心。更好的教学应去老师的“两个中心”,还学生的“多个中心”。</p><p class="ql-block">2、美的包容:孩子们做出的帽子确实是千奇百怪。如果按照成人的观点也许感觉另类,也许不美。但这正是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想象,这正是孩童的真。我们成人要对孩子的创意有足够的宽容。甚至应该用谦虚的心态向孩子们学习,少一些框框的束缚。</p><p class="ql-block">美的包容体现在唐山师范附属学校杨俊芳老师《夸张的脸》导入时由考古发现三星堆的人面像的审视、观察导入,邢台龙泉小学范秀芳老师人教版美术《感受音乐》的教学中。无论音乐、戏曲、美术、文学等艺术就是在表现美,表现不同的美。美是共同的,艺术是相通的。一节课,用美术表现音乐,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次听美术和音乐融合的课。忽然想到这是不是就是文学表达上的通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那句话,“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和音乐,在作者流连于月光下的荷塘边的时候,达到了完美的融合。</p><p class="ql-block">忽然想到:文学、美术、音乐都是表达表现心情的艺术,它们只是媒介不同而已。</p><p class="ql-block">听着课堂上老师播出的音乐真的就想蹦起来,跳起来。</p><p class="ql-block">最后在结尾的时候,老师播放《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带着孩子跟着《祖国不会忘记》做起手语,这次很好的诠释了艺术的相通。</p><p class="ql-block"> 3、得真素养。包括美术教学,所有的教学确需严谨的设计。如第一节课,首先以众多千姿百态帽子的欣赏,给学生以总体的感知。然后老师拿出自己做的帽子,让学生发现方法。第三步小结强调做帽子的方法。接着就是学生亲自动手来做。</p><p class="ql-block">这两节课,开始老师提供了足够的资料、材料,为高效学习做好必要的渲染和铺垫。然后对学生生成的知识进行强调。美术离不开学生动手画、刻、捏、粘、卷等的创造。“创造”出的“作品”进行展示、点评为学生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这其中包含了师的教,也包含了生的学。由教到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中学,让学生获得的真正的素养。</p>

学生

老师

帽子

美术

龙泉

音乐

中心

中心化

教学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