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徽特级教师张志良讲座

第一小学卫罗菴分校

<p class="ql-block">听沙画教育专家张志良老师一天的授课,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坐在离张老师最近的我叹了口气,正好被张老师听到了。张老师问为什么?当然我知道为什么,但我不好意思说“是因为您的成就给虛长几岁的我极大的压迫感。”我离张老师只是台下台上两三步的距离,但却是几十年的距离。套用那句话: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p><p class="ql-block">简摘张志良的介绍:享受合肥市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p><p class="ql-block">“安徽省教育教学能手”,连续两届担任“合肥市美术教育名师工作室,美术教师培训基地领衔名师及主持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外实践基地主持人”,“合肥师范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合肥市学科带头人”,开创“忆象趣画·微绘本”教学方法……不列举了。在“高大”的张老师面前,我早已在找不到自己了。</p><p class="ql-block">张老师一天的讲座信息量特别大,每一个“点”都可无限拓展进行思考、与我自己链接。因为特别密集,我来不及即时品味,只能撮其梗概,粗描提纲,已备后边儿再和着自己的经历“反刍”。</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也正在进行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进行非遗+劳动课程的创编,所以对张老师下午的讲座《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教学样态》更感兴趣。张老师的讲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关于项目式学习“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困惑。</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做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实践?按照层次需求理论,张老师已经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层面追求,于是便有了持久的动力。</p><p class="ql-block">高阶的价值追求形成持久的动力,具体呈现为个人超出一般的解力,体现在“融合的理念、恒定的目标、团队的协作、笃定的行动”等的实施保障。</p><p class="ql-block">张老师的沙画课程做得好,主要因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好:</p><p class="ql-block"> 1、项目统筹</p><p class="ql-block">(1)统筹人(设计环节,让局长、校长等领导参与。不同学科的老师做成员或承担活动某项的任务。</p><p class="ql-block">(2)统筹“学”(跨界融合音、体、美、语、数、外各学科)</p><p class="ql-block">(3)统筹物(利用各种载体,如用“龙”的形象承载沙画,如展示“中国梦”,如旧物利用)</p><p class="ql-block"> 2、项目主题</p><p class="ql-block">(1)遵循认知、成长规律</p><p class="ql-block">(2)配合“时令”,时刻大思政引导,配合上级的要求,如禁毒等各种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3)科技+、非遗+</p><p class="ql-block"> 3、项目推进</p><p class="ql-block">(1)定时活动:社团,融入课程,阶段性培训</p><p class="ql-block">(2)活动展示:仪式感,全面性(全体学生作品都展示)</p><p class="ql-block">(3)在各个层次,各类型的学校进行推广。</p><p class="ql-block"> 4、项目成果</p><p class="ql-block">(1)平时要不断记录过程,积累材料</p><p class="ql-block">(2)要不断形成文字,总结方法,形成论文。</p><p class="ql-block">(3)编制教材(立体丰富课程)</p><p class="ql-block">面对张老师,我有“话”说,我们首先在我们的劳动课程中,融进“节气画册”“节气书签”。我们还可做什么?请张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