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行能必至——记小店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区域教育合作发展项目&华师大导师进校指导培训

北营小学

<p class="ql-block">  高山之巅,大河奔涌。群峰之上,长风浩荡。2023年4月28日,“小店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区域教育合作发展项目&华师大导师进校指导培训”活动在北营小学召开,小店区未来名校长成员、领航教师及北营小学课题组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小店教育综合发展中心副主任姜晓娟主任就对荀渊教授以及到场的各位校长、领航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学习热情高涨。</p> 行程万里   初心如一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北营小学团队进行课题汇报。周丽莉主任介绍学校课题整体研究情况,由学校文化总课题统领下的团队课题和个人课题三个层级的金字塔形的梯级课题研究管理模式。接着从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方面阐述学校向行文化课题开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 山河日月,镌刻璀璨初心,</p><p class="ql-block"> 春秋数载,写就北营华章。</p> <p class="ql-block">  全局之计,长远之策。尹翠琴主任分享了课题《“1141”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体系实践研究——以北营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例》,尹主任说道这个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新时代、新形势以及学校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新校园文化理念与管理制度实施的实践探索。“一种愿景、一个坐标、四根支柱和一个平台”勾勒出了我校“1141”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展示平台,不仅提升了我校教师的职业幸福,也重塑了教师们的专业自信。</p> <p class="ql-block">  水积鱼聚,木茂凤至。牛红莲老师介绍了语文课题组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1+N” 课后作业实践研究》。这个课题从学生兴趣出发,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牛老师为大家具体解读了课题中的“1”是针对教材中基础知识设计的作业,“N”则是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挖掘教材训练点及空白点,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设计的多种类型作业。她分享道本次课题注重“情境创设”,从单元整体入手,以“大情境带动小情境”,还加入了独特的北营小学学习伙伴。随后牛老师还展示了现阶段课题组成员所设计的语文特色作业及教师论文等过程性资料。</p> <p class="ql-block">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张丽荣老师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关于课题我们做了什么”两方面做了数学组课题《大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的汇报。以驱动问题、寻找原因、解决思路为做课题的基本思路确定课题选项。以常态教研活动的课题引领和集体研课为抓手,进行了3~6年级的“解决问题策略”系统分析。</p> <p class="ql-block">  器识为先,崇德明理。任晶晶老师围绕课题《基于“中国心·世界眼”的小学英语思政课堂实践研究》从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预期成果三方面进行汇报。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具体研究内容三方面确立了课题的聚焦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为支点进行研究,预计形成“中国心•世界眼”思政元素体系、思政问卷调查资料集、小学英语思政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论文、小学英语课堂示范课案例集、小学英语思政课堂教学的研究报告。</p> <p class="ql-block">  以终为始,以行为知。刘文丽老师从“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概况四个方面汇报了综合组的研究课题《基于“向行教育”文化的跨学科项目学习实践研究》。从跨学科项目学习怎么教及研究意义出发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基于“向行教育”文化的跨学科项目学习实践研究,并设计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新课程实践”的子项目设计主题,结合“向行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p><p class="ql-block"> 道有险夷,履之者知。</p> <p class="ql-block">  乔慧君校长为北营小学各课题组的汇报做总结讲话,乔校长指出课题以校园文化为引领,从“寻根、聚魂、布道”三方面讲解了向行教育的由来和核心内涵,以“人、时、空”为内核,推进5个层次,达到立己、待人、成事的培养目标。乔校长指出:教研科研双管齐下,是教师发展的发动机。诠释了北营小学课题研究的四大变化。第一:科研态度的变化,强调问题就是课题,教学就是研究。第二:科研范围从有界走向无疆。第三:科研过程从无章走向有序。第四:科研方式从单一走向立体。强调在课题研究中纵深,在问题解决中扎根。引人深思,砥砺践行。</p> 山止川行    风禾尽起 <p class="ql-block">  荀渊教授首先高度评价了北营小学各级课题的整合及立意。接着荀教授从“指向智慧与艺术的教育学的古典传统”“科学化取向的教育学的现代传统”“两种教育学传统的融会”三方面展开了题为《教育学的两个传统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会》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木之长,固其根本,流之远,浚其泉源。荀教授追根溯源,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引致的两种教育学传统的分野所致。具体剖析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理论是人类最高的实践、实践自身即为目的、创制为更高目的服务”。更以时间为轴,梳理了以康德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理论。</p> <p class="ql-block">  接着就其表现出的显著特征而言,梳理了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构建。具体剖析了教育实践要实现对全人类的教化与道德追寻;教育学尝试构建支配人类教育实践的普遍的、一般的意义与法则及构建一个科学化的教育学知识体系。</p> 生逢其时    重任在肩 <p class="ql-block">  乔校长就荀教授的讲座做了总结发言。乔校长表示:荀教授的讲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荀教授的理论高度给我们拓开了一片天,让我们仰头即能在山巅与日月对话,讲座的指导实践又为我们开垦了一方地,让我们俯首即可在沃土皆拾,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今天有幸追光而遇,相约当下沐光而行。未来将所得融于科研实践,逐光而行。</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荀教授及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合影留念。执着生长,馥郁传香。积蓄力量,惊艳时光。</p> <p class="ql-block">  真理的波涛,喷涌而出就奔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理想的火焰,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p>

课题

实践

研究

小学

教育学

教育

教师

北营

向行

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