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江南

<h3>趁着春不晚,我们相约烟花三月下江南!<br>2023年4月15日,“烟花三月”团队忻州集结。<br></h3> <h3>4月16日,抵达南京。</h3> <h3>新中国的创举,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60后圆梦南京长江大桥。</h3> <p class="ql-block">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内,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这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p> <h3>南朝和平二年(461年),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里,曾住过高僧辟支和尚,他在此洞中“立地成佛,上天为仙”,因此住过的山洞称辟支佛洞,又称佛窟洞,牛首山一度亦称仙窟山。唐代时,牛首山曾与西北之清凉、西南之峨嵋并称佛教三大名山。明正统年间(1436一1449年),佛窟寺更名为弘觉寺,属金陵次大刹,归大报恩寺所统,为明代南京的八大国寺之一。</h3> <h3>2008年7月,装有佛顶骨舍利的铁函,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长干寺地宫出土。2010年,经宗教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佛教和文物界研究同意,确定在牛首山遗址公园里利用原有矿坑建地宫,长期供奉佛顶骨舍的意向。2011年9月,江宁区政府完成了《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牛首胜境》创意策划。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大典在南京牛首山举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同期落成开园。</h3> <h3>当日晚,我们由南京抵达扬州。<br>扬州,古称广陵,是江苏省的地级市,有“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扬州风景优美,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的发源地。品淮扬菜,享美味佳肴;逛东关街,感受扬州夜市文化。</h3> <h3>4月17日,游览扬州瘦西湖、个园、东方盐湖城·道天下度假风景区。</h3> <h3>“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h3> <h3>五亭桥(Wuting Bridge),别名莲花桥,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br>《扬州画舫录》中有记载五亭桥:“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br></h3> <h3>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r><br></h3> <h3>“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br>这是描写西湖花时的诗句,三月烟花中的瘦西湖,不输于此。</h3> <h3>个园<br>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br></h3> <h3><br>园主黄至筠在园中遍植翠竹,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清高之趣。又因竹叶形状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h3> <p class="ql-block">春山</p><p class="ql-block">花台翠竹亭亭,竹间石笋错落,远望就像破土而出的“雨后春笋”。竹石点破“春山”主题。</p> <h3>夏山<br>夏景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太湖石玲珑剔透,形态各异,层层堆叠,妙趣横生。石洞、小亭、池塘、飞瀑,一派夏日清凉景象。<br></h3> <h3>秋山<br>秋景是黄石假山,用粗犷的黄石叠成,错落有致。枫叶如火,色彩斑斓,体现出秋日的浓郁厚重。<br></h3> <h3>冬山<br>冬季假山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宣石假山内含石英,迎光则闪闪发亮,背光则耀耀放白,如霜如雪。周边只有腊梅。又在南墙上开24个“风音洞”,风过时呼啸有声,营造出冬天大风雪的气氛。<br><br></h3> <h3>瘦西湖、个园游兴未尽,我们又转战常州市金坛茅山,夜宿东方盐湖城·道天下度假风景区。<br><br>山中桃园,乐道天下!<br>白云观上观白云,百羊山下接红尘;<br>翠微遥对三清台,缤纷散入桃花林;<br>道通万物法自然,和谐人间享太平。<br>道天下,天下之道也。东方盐湖城——神奇山镇·道天下景区,正是对中国的天人合一、八卦风水等道家思想的创造性解读和诠释。</h3> <h3>这是一个新建的景区,修林茂竹,青山秀水,景色迷人。其主要营销模式是美食、民宿和演出。<br></h3> <h3>太极广场的大型歌舞演出《逍遥游》通过5个历史人物、故事,解读了道家人生哲学。</h3> <p class="ql-block">《桃花庵歌》明·唐寅</p><p class="ql-block">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p><p class="ql-block">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p><p class="ql-block">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p><p class="ql-block">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p><p class="ql-block">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p><p class="ql-block">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p><p class="ql-block">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p><p class="ql-block">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p><p class="ql-block">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p><p class="ql-block">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p><p class="ql-block">唐寅曾中过解元,后来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功名被革,遂绝意仕进,卖画度日,过着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生活。</p> <p class="ql-block">苏轼《定风波》</p><p class="ql-block">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 class="ql-block">苏东坡留在历史上,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指引:“生活不如意时不如转念”。</p><p class="ql-block">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生,是可以转念的。当有一天你知道乐观和悲观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的时候,你就会豁达。</p> <p class="ql-block">李白《将进酒》</p><p class="ql-block">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p><p class="ql-block">李白一生狂放不羁,留下了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的历史故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他不与官场同流合污,骨子里追求自由与超越的真实写照。</p> <h3>嵇康的广林散 竹林七贤<br>在我国的文学史上,魏晋期间有七位文学名士,他们七人的共同特点是性格狂放不羁,因长聚于竹林下饮酒,故称“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有一人叫嵇康。擅长文学,喜欢绘画,更酷好弹琴。尤其是《广陵散》,弹得精妙绝伦,这支古曲同嵇康的名字连在一起,名闻天下,称为千古绝唱。因才华横溢却不攀附当时在位的司马集团,公元262年,被司马昭下令处以死刑,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br></h3> <h3>庄周梦蝶<br>“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后人据此提炼出“庄周梦蝶”这则成语。<br>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梦蝶表达了追求自由、超越物我界限、实现心灵自由的人生哲理。人生变幻无常,何不顺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呢!<br><br></h3> <h3>道天下倡导天人合一,表达了古代一部分文人旷达的胸襟,率性而为、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h3> <h3>一群率性、乐观、热爱生活的人,在道天下知青民宿台阶上释放着自由的天性和浪漫的情怀。</h3> <p class="ql-block">4月18日。竹海深深,南山探幽;水波浩淼,太湖畅游;夜宿苏州,梦里山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绿色仙境——南山竹海。</p><p class="ql-block">南山竹海地处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之处的江苏溧阳,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以竹文化和寿文化为主题,坐拥3.5万亩翠竹。</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前方的两把大型“扇子”,这两把扇子素有“天下第一扇”之称,其中大扇高11.8米,小扇高9.5米,横跨41.5米,是南山竹海的标志性建筑,扇面上南山竹海的四个大字是由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笔锋中临摹而出的。</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就到这扇中一游,去领略竹海深处的美丽!</p> <h3>进入竹海,楠竹密布,铺天盖地。极目远跳,茫茫竹海,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br><br></h3> <h3>步行于竹林之间,感受“竹林深深通幽处,游人自在画中游”意境。</h3> <h3>谁家新笋破新泥,昨夜春风到竹西。 借问竹西何限竹,万竿转眼上云梯。 这是来自于小扇面上郑板桥的诗句。</h3> <p class="ql-block">南山竹海拥有三大必看景点——静湖翠影、南山老寿星和吴越弟一峰。</p><p class="ql-block">静湖翠影。一泓清水,像一块明镜镶嵌于山中,放眼望去,竹在水中长,水在竹间流。这小小的静湖与绵延的竹海相映成趣。</p> <h3>南山老寿星。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寿星。这老寿星头部高12.8米,是由纯铜制作的,整个山体就是他的身体,两侧山峰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寿星。</h3> <h3>吴越弟一峰,海拔为508米。这儿是南山之颠,观赏万亩竹海的最佳场所。“吴越弟一峰”是“弟”而不是“第”,没有“竹”字头是因为这漫山的竹子就是其最好的注脚。到了山顶,可真是“一脚踏三省”,山顶有口大钟供游人撞钟祈福,所以这吴越弟一峰正是“鸡鸣三省、钟鸣六合”的地方。<br><br></h3> <h3>游竹海,拜寿星,不虚此行。祝愿大家寿比南山、万事如意!</h3> <h3>无锡太湖鼋头渚<br>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诗人郭沫若赞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br><br><br></h3> <p class="ql-block">无巧不成书,来太湖,本想着登上鼋头渚观蓝天、远山、水波浩淼。没想到正赶上阴天,一副烟雨蒙蒙的湖光山色,如水墨画一般映入眼帘。乘船返回码头途中,又遇冷风吹刮,大雨倾泻而下,顿时湖面波涛起伏,远山湖水一片朦胧,好一幅太湖风雨图!</p><p class="ql-block">很遗憾,风雨交加,船舱内未能拍到风雨中的太湖景,太湖风雨图只有留存于脑际。</p> <h3>鼋头烟罩翠螺髻,水抱山环碧玉村;桥映清波春水暖,舟分白浪藕塘深。<br><br></h3> <h3>湖平天宇阔,山翠黛烟朦。</h3> <h3><br>春在渚头上,人游画境中,欢声腾四野,花映笑颜红。</h3> <h3>山塘<br>山塘古镇依河而建,据史料记载已经有1170年历史,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做刺史时建造的,两边的建筑是典型的江南风格,灰瓦白墙,小桥流水,扁舟悠悠。<br><br></h3> <h3>山塘七里水一汪,软语吴侬扣舫窗。<br></h3> <h3>桃红柳绿桂花香,攘攘熙熙古下塘;通贵桥边摇橹舟,划来水镇好风光。<br></h3> <h3>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晚期的苏南民歌《姑苏风光》中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么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h3> <h3>4月19日,游苏州挫政园、枫桥夜泊、周庄。<br><br>拙政园<br>园林界的经典范本,归隐者的精神家园。<br>来苏州必看园林,看园林必看拙政园。<br>明正德初年,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br>拙政园不仅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br><br></h3> <h3>园内林木葱茏,假山怪石,亭台楼馆点缀其间,颇有山林之趣。</h3> <h3>池水涟漪点点,四周亭台水榭,廊桥画舫,倒映水中,相互映衬,一步一景。</h3>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这个“与谁同坐轩”,它是一个扇形水亭,出自苏东坡的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潇洒又自在!</p> <h3>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h3> <h3>一窗观两季,细微处见精巧。</h3> <h3>园林景观,花木为胜。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春天,我们正赶上花时,院内花开缤纷,尤其是满园的映山红,灿若红霞,点缀于秀竹、碧水、翠绿之间。</h3> <h3>《后汉书》费长房的故事讲述了一卖药老翁藏福地于壶中。后这一典故由明代造园大师计成纳入为园林修造之理,句云:“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壶中日月长”等,即所谓古典园林营造上的“藏景”理念。而又常以“幽深”显示藏的效果,曲径通幽,吸引游客层层深入,步步探奇。<br>幽深内敛,体现了园林艺术取自然之精华,于一微中见天地之博大;更为重要的则是凸现中国园林设计讲究隐世避俗,向往世外桃源的意境。<br><br></h3> <h3>拙政园意思就是笨拙之人的处世之道,自称“拙”的王献臣一定是看多了官场险恶,幻海沉浮,不愿再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于是选择归隐田园,独善其身,其实“抱朴守拙”才是大智慧。拙政园建成后,他常邀请姑苏名流来园中宴饮游玩,吟诗作画。后来,拙政园几度易主,历经沧桑。太平天国期间,被忠王李秀成改建为自己的王府。据李鸿章在书信中描述:“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平生所未见之境也。”可见当年这个园子达到了人间仙境的程度。<br>有这样一个园子,寄情山水,自得其乐,最能使内心平静而满足,可以说,江南园林就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h3> <h3>枫桥夜泊<br>“姑苏城外寒山寺”,来“枫桥夜泊”,必不可少了寒山寺。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br><br></h3> <h3>一千多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已无人知晓,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我们只记得秋夜江村桥和枫桥间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点点渔火中他那场不朽的失眠。从此,张继成了诗坛不朽,《枫桥夜泊》传诵天下,寒山寺也拜他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名胜,香火繁盛至今。</h3> <h3>梦里的江南水乡-周庄<br>周庄镇,古称泽国,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位于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周庄镇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因邑人周迪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br><br></h3> <h3>谁能拒绝这烟波江南的风韵?连三毛都说周庄是她魂牵梦绕的水乡小镇。</h3> <p class="ql-block">这吴越之地啊,自古便是多情,流水缠绕各式的小桥,微风拂过河畔依依的杨柳,风也轻盈,云也恬淡。</p> <h3>行走在古镇里,就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旅行,在青石板路上,在深宅大院里,在千年古桥头,在南北市河畔,就像穿梭于历史的时空。</h3> <h3>万山蹄的典故,不管它是杜撰还是真有历史依据,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万山蹄香嫩美味,咸中带甜,肥而不腻,不愧为周庄特色美食。</h3> <h3>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间至味是清欢。</h3> <h3>余秋雨这么说,这里的船就是这里的人,一家人一条船,人在舟上走,船在水里游,悠悠地走着,变成了这水中最美的风景。</h3> <h3>由于篇幅限制,美篇最多支持100张图片段落,我们的旅程只能先到苏州结束。未完待续,下一站千岛湖、杭州、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