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心理健康指南</b></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五一”劳动节小长假即将来临,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假期,我们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更积极关注学生在假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欢度美好假期。在此,给您提供几个小锦囊。</p> 1.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p class="ql-block"> 作为孩子最亲密的重要他人,我们熟知孩子的一言一行,要及时关注孩子言行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可能隐藏着孩子的心灵信号。</p> <p class="ql-block"> 小长假过后,孩子的心理状态会有所波动,产生“开学综合征”或人际、学习等方面不适应的问题。如果孩子长时间受其困扰,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孩子的情绪状态、兴趣、在校表现、社交行为与以往有所不同,发现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变差,了解孩子的饮食有所变化、睡眠不稳定、难以入睡、认知功能在下降、对自我的评价较为负面和低下等,要早日警觉,及时主动处理和积极应对,对孩子多加鼓励和引导,增强亲子联结感。</p> 2.给予孩子一定空间,多一些理解 <p class="ql-block"> 在假期生活中,家长应做孩子的顾问、盟友,而不要做命令者。家长要学会聆听,提出建议而不过多插手干预,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感觉更轻松。</p> <p class="ql-block"> 在假期生活中,家长应做孩子的顾问、盟友,而不要做命令者。家长要学会聆听,提出建议而不过多插手干预,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感觉更轻松。</p> <p class="ql-block"> 假期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p> <p class="ql-block"> 1.有共情 好沟通</p><p class="ql-block"> 爱孩子,就请爱护孩子的感情世界。学会理解、感受和分享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孩子的内心,如同自己的内心。及时疏导,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良好的亲子沟通。</p><p class="ql-block"> 可以尝试使用“合理表达四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p><p class="ql-block"> (1)积极同理(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孩子,我知道......</p><p class="ql-block"> (2)表达感受(正确说出自己当下的心情和感受):但我心里......</p><p class="ql-block"> (3)反馈需求(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告诉孩子):我想......</p><p class="ql-block"> (4)共同商定(跟孩子讨论如何解决):这样可以吗?</p><p class="ql-block"> 家长对孩子充分的沟通和理解,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这在孩子长大以后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帮助。会帮助孩子能够在人际交往中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这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最需要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2.多倾听 少评判</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内心的声音长期被忽略、不被尊重,容易出现自我封闭,或者攻击性,或者是在顺从和反抗之间摇摆不定。请对孩子建立合适的期望,多倾听,少评判,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与进步。</p><p class="ql-block"> 帮助孩子面对困难挫折,不比较,不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鼓励,总结经验,积蓄前进的动力。当他向你展示自己努力后的成果时,请不要急着泼凉水给孩子的热情“降温”,也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这样会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信,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敢于去努力、敢于去拼搏、敢于去争取的人。在人群里,自信且在爱里长大的人永远是发着光的。</p> <p class="ql-block"> 3.停一停 静一静</p><p class="ql-block"> 假期期间,亲子相处的时间更多,发生冲突的几率也就越大。当冲突发生时,请您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愤怒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当火气上来时,可以采取6秒钟法,先停一停,默数6下,让自己静一静。把握好“先平静,再沟通”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只有先处理好情绪,才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下冲突的缘由,孩子心思单纯,接触的事情少,阅历更少,可能对于家长来讲毫不起眼的小事情就是孩子小小世界里最重要的东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