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古揽今 – 明清古御道 “炒米店碧霞元君庙”

长清文物管理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考证,明清古御道至迟通行于明末,清初顺治年间,这条古御道自北向南渐次联通直隶、山东、豫皖、江浙、闽赣等地,逐渐形成一条我国东部地区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p> <p class="ql-block">  明清古御道在长清境内沿泰山西侧断裂带延伸,基本与现104国道并行,延绵百华里,因长清地处古齐鲁的分界处,故此道有“齐川通鲁”之美誉。清代宫廷文献和清地方志都有明确的记载,证明此道是清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南下巡阅经行的线路。近三百年来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穿行此地,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史迹,众多的诗词歌赋以及脍炙人口的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明清古御道在长清境内依次经过现平安、崮云湖、张夏和万德等街道,沿线有津渡、宫观、寺庙、碑刻等几十处人文和自然景观。史料记载乾隆行宫就有潘村、崮山和灵岩寺三处,著名的驿站有崮山驿、长城驿,桥梁有广惠桥、普济桥、永济桥等,建筑有泰山行宫、真武阁等,其中位于张夏街道靳庄村的真武阁最具代表性,真武阁建于明代,现阁下两壁嵌有多通明代正德年间的碑刻,阁下古御道原有的石板路面光可鉴人,阁上“齐川通鲁”匾额直接证明了此地为古齐鲁分界处,此处为官道、御道无疑。</p><p class="ql-block"> 明清古御道对清代以来中国的南北文化交流、地域融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一条具有高度知名度的文化走廊,深入挖掘御道文化,将会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尝试以图文的形式,向大众介绍沿线的古迹名胜,以期达到了解家乡文化,激发爱乡情怀,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大而美、富而强的新长清踔厉奋发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炒米店碧霞元君庙</b></p> <p class="ql-block">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炒米店村东南,俗称“南大庙”。始建年代和建筑规模不详,现仅存大殿一座,坐北朝南,硬山式,面阔5间,约16.8米,进深3间,约8.8米,高约5米;大殿柱础、梁架保存完好,后墙坍塌,西山墙外倾,前墙及门窗前移;殿内梁碧霞元君庙架彩绘及东西山墙顶部壁画依稀可辨,明间中柱为石质方柱,余为木质;明间石板铺道,后部东西向通间青石铺地,当为供奉神像所置;殿前方形月台规模形制清晰,东西约22米,南北约10米,附近散落明万历、清康熙及民国年间重修碑刻数通,多漫漶不清。</p> <p class="ql-block">  炒米店碧霞元君庙整座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蔚为壮观,是长清区境内现存规格较高的古代建筑之一。2012年6月8日,被长清区政府登记公布第三次文物普查名录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图\文: 马前伟、苗承林、郭鑫、刘太军 </p><p class="ql-block">审 稿: 常永军</p> <p class="ql-block">区域导航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