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水都再携手,高端研讨提能力 ——丹江口市应邀赴京参加海淀区五育融合教学实践研讨会

<p class="ql-block"> 4月25日至26日,应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海淀区七一小学的邀请,在丹江口市教育局局长孔繁盛、副局长刘文远的带领下,丹江口市新港小学、彭家沟小学和龙山镇小学的7名校长、骨干教师参加了由北京市海淀教科院与中国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融五育合力,创发展空间”五育融合教学实施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4月25日上午,在海淀区七一小学举办了“融五育合力,创发展空间”五育融合教学实施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分为五育论坛和课堂实践两个部分进行。</p><p class="ql-block"> 七一小学胡振芳校长以《五育融合 奠基美丽人生》为题,整体介绍了七一小学将课程与教学作为“五育融合”日常化的基本路径,让“五育融合”进课程、进学科、进课堂,实现“学科化”“课程化”“教学化”的设计初衷与落实方法。随后,朱凤书副校长以《建设成长场域 形成“五育”合力》为题,从构建课程场域、塑造课堂场域、拓宽学习场域、融通学科场域、开发实践场域五个角度,具体介绍了七一小学融五育合力创学生发展空间的实施方式。</p> <p class="ql-block">海淀教科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闫顺林主任</p> <p class="ql-block">七一小学胡振芳校长</p> <p class="ql-block">七一小学朱凤书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p> <p class="ql-block">中国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郝志军所长</p> <p class="ql-block">海淀区教科院吴颖惠院长</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周凯处长</p> <p class="ql-block"> 在专家讲座和点评环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陈向明教授充分肯定了七一小学的探索,认可了七一小学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中国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郝志军所长指出落实五育融合,要倡导课程综合化,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海淀区教科院吴颖惠院长肯定了七一小学的课程探索与实践,并结合七一小学具体做法强调了五育融合要打开学科边界,每个学科都是很重要的,要合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周凯处长从劳动教育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与会教师的思考,强调了五育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丹江口市教育局局长孔繁盛</p> <p class="ql-block">丹江口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文远</p> <p class="ql-block">丹江口市教育局工会主席丁宏伟</p> <p class="ql-block"> 课堂实践部分由“拥抱春天”“诗意舞台”“数空间”“童年剧场”四个主题同时进行,呈现了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下的一种教与学的尝试与探索。</p> <p class="ql-block">  七一小学孙宇副校长在报告厅主持了“拥抱春天”模块,她在主题发言中分享了我校落实劳动课程的具体措施,并以《拥抱美丽春天 感受生命力量》做了整体介绍。四年级3班的亢碧馨老师执教现场课《抒写美丽的春天》,她引导学生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表达。李强老师和刘扬老师指导学生们以《早春播种 期盼成长》和《践行无废理念 共建绿色校园》为题分享了教学实践中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七一小学闻琪主任在图书馆主持了“诗意舞台”模块的展示,三年级11班和12班的热场节目《歌诀体吟诵》引得台下掌声连连。闻主任以《趣游诗词世界 积淀文化底蕴》为题介绍了我校基于五育融合的诗词教学实践。尚宇琦老师执教了《诗意人生——李白初印象》一课,尚老师和六年级11班的同学们畅聊李白,学生们主动关联诗作、诗人、时代背景等丰富的资料“聊”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宋迎春老师和六年级10同学用极富创造力的情景剧展示了“穿越时空学诗词”的成果。三年级11班的张芳语同学和三年级12班的张晶馨同学展示了他们是怎样“跟着诗词游中国”的,杨瑞金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发言分享了自己在诗词教学中的大胆尝试。</p> <p class="ql-block">  七一小学常秀杰主任在新媒体主持了“数学空间”模块的展示,她以《开放学习空间 促进全面发展》为题,充分挖掘数学学科内容背后的教育价值,结合具体课例,介绍了数学学科开放空间的四个策略:开放目标空间,让目标丰满一点;开放活动空间,让活动再“大”一点;开放课堂互动空间,让互动再自主一点;开放评价空间,让评价再多元一点。五年级6班朱冠楠老师执教了《水培器皿诞生记》一课,通过回顾水培器皿诞生的全过程,分享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感悟到当数学遇到生活时会变得异常复杂而多样,在制作水培器皿的真实任务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七一小学谢海红主任在管乐厅主持了“童年剧场”模块的展示,她以《搭建英语剧场 放飞童年梦想》为题跟与会嘉宾们分享了借助教育戏剧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英语学习空间的初衷与做法。朱伶俐老师执教了《City Mouse and Country Mouse》一课,四年级5班的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想象,运用语言,大胆自信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陈翔老师和侯玉娟老师带领学生们展示了自编自愿的《Way Back Home》短剧,孩子们精彩的展示让与会嘉宾感叹。</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是七一小学实施五育融合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开始,也是我们手拉手学校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要更加注重实践,更加鼓励实证,更加追求实效。共同致力于让学生得以主动而健康地发展,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25日下午,七一小学和远道而来的丹江口市对口学校和贵州遵义对口学校进行了德育工作的现场研讨交流。</p> <p class="ql-block"> 4月26日上午,七一小学为我们呈现了两节原生态的课堂。一节是优秀数学教师万玲老师带来的生本课堂,让我们受益匪浅。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万玲老师注重数学整体框架的建构,老师抛出问题,学生利用手头上的学具硬工具包和头脑中的旧知软工具包在组内有效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各组表达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互相进行思辨补充,最终达成一致的最简便的解决方案。整堂课老师轻松,学生严谨,我想,教育最终的理想状态不就是这样自主独立,整合技能的生本课堂吗!</p> <p class="ql-block">  七一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胡龙莹通过一节习作课,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学校的游览路线,然后学生化身小导游分组带领远道而来的听课老师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游览路线进行解说介绍。既实现了用实践检验理论,也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游客”们在随行游览中的提问和好奇,也促使了孩子们反思改进自己的游览路线和导游词。</p> <p class="ql-block"> 因水结缘,以水为媒。一江清水把首都和水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2019年11月,海淀区七一小学和丹江口市新港小学正式结为“手拉手”学校,结对四年来,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但两校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和师生交流从未间断,我们一起进行了线上朗诵和创作诗歌活动,联合创编了《风月同天,心手相连》的原创诗歌集锦。海淀区七一小学先后为新港小学捐赠饮水机和图书、学习用品等价值三万多元,并牵线让中央电视台少儿体育频道栏目组来丹江口市录制了四期节目在央视少儿频道播放,让我市300余名师生走上了央视这个大舞台,活动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观摩,让参加学习的领导、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和五育融合的方法、路径。大家纷纷表示,今后我们将积极开展五育融合教育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让学生健康发展,为丹江口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京期间,孔局长一行还专程参加了丹江口市和海淀区教委教育局对口协作座谈会,拜访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并到部分对口学校进行了走访交流。</p>

七一

五育

小学

丹江口市

老师

海淀区

融合

学生

教科院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