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班级益智区的现状与困难:</p><p class="ql-block">1.区域中主要是以积木拼插玩具为主,幼儿进区首选积木拼插类玩具,材料单一,促进幼儿展开思维想象的材料少。</p><p class="ql-block">2.益智区墙面设计对幼儿引导较少,没有贴合幼儿的关键经验,缺乏经验脉络。</p><p class="ql-block">3.幼儿对于排序类活动不熟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改进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在进行《铺小路》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排序类活动材料不太熟悉,她们排序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对于益智区的整改,我想首先以大小排序为切入点,依次往下递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改进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首先投入了有关于大小的排序的材料,材料展示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4月17日</p><p class="ql-block">我先让孩子们自由排序,想看看他们的排序水平到了哪一个阶段。给他们告知哪个是从小到大排序表和从大到小排序表,让孩子们自由发挥。</p><p class="ql-block">操作中,孩子们对于大小排序类材料还是不太明白,尽管在上课时有意渗透过。发现点在于孩子们不知道怎样比较大小,总是把大小相混。</p> <p class="ql-block">对于小班幼儿简单的思维方式,如果直接讲解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排序,以及里面蕴含的规律,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p><p class="ql-block">对于大小排序,从孩子已有经验出发,我是这样讲解的:</p><p class="ql-block">出示图片,“老师这里有两个西瓜,你们谁要?”</p><p class="ql-block">“我要,我要,我要这个。”孩子们争抢道。</p><p class="ql-block">想到平时再分水果时,孩子们都会拿最大的那个,我便拿出一大一小两个西瓜让幼儿选择。借用这种方式让幼儿进行比较排序。两两相比较的方法,最能直观的体现出来。</p><p class="ql-block">“这个是小号西瓜,这个是大号西瓜,它两个中间这个是什么?叫中号西瓜。比大号西瓜小,又比小号西瓜大。”对幼儿进行了部分经验渗透。</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理解了大小排序。</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进行了改正。</p> <p class="ql-block">4月18日</p><p class="ql-block">振权和佳音对于大小排序争论不休。</p><p class="ql-block">权说:“这个小西瓜是不是应该放在前面?”佳音先摆放试了一下。</p><p class="ql-block">佳音说:“不是,你看她比后面的西瓜要大,她应该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权问:“那这个西瓜就是中号的”</p><p class="ql-block">佳音把两个图片比了比大小,点点头说对的,过程中两位小朋友一起讨论粘贴。</p> <p class="ql-block">4月19日</p><p class="ql-block">为了加深幼儿对大小排序的理解,多方位感知大与小。准备以下材料让幼儿进行大小分类。大号的苹果送进大筐子里,小号的送进小筐子里,中号送进中号筐子里。这对于幼儿来说还是较容易的,幼儿很快把苹果们分类好了,且无差错。</p><p class="ql-block">基于这几天的活动,孩子们一眼就看出来哪个是小的,哪个是大的了。在过程中也拿起来比较,是直接拿来就粘贴上了。</p><p class="ql-block">彦哲边指边说:“我们三个的顺序是大中小”。</p><p class="ql-block">梓瑞也指到:“我这边是小中大,好好玩……”</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有意识的引导思维的发展,迈向更大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4月20日</p><p class="ql-block">加深难度,投放有关于大小AAB式、ABAB式排序。投放了有大、有中、有小的鸟,让幼儿选择同种色系进行大小大小排序。</p><p class="ql-block">在过程中,三位小朋友完成了排序,只不过拍的各不相同。家俊属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孩子,他是按照正确“大小大小”排序。静仪的排序出现问题了,排的是“小小大”。</p><p class="ql-block">“静仪,我们要排出来大小大小,改正过来。”我提醒到。静仪进行了第一次改正,改成了“大中中小”。</p><p class="ql-block">“宝贝,你和家俊讨论讨论,怎样排大小大小呢?”家俊就过来帮助静仪,给静仪说到:“这个是大鸟,这个才是小鸟,大鸟很大,小鸟很小,你看。”在家俊的解释下,静仪找对了方法,懂得了大小排序。</p><p class="ql-block">在幼儿排序中,离不开幼儿讨论的环节,教师的讲解很重要,幼儿同年龄段之前讨论也有助于其更好的理解。如果在此基础上理解,教师讲解更会加深印象,加强理解能力。</p> <p class="ql-block">幼儿讨论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来讲解,双重教法。</p> <p class="ql-block">4月21日</p><p class="ql-block">昨天让幼儿打乱色彩顺序进行大小排序,孩子们对于色彩感知有差别。于是投放了按照颜色排序的小汽车🚗。</p><p class="ql-block">根据上面的指示颜色进行小汽车排序。优优看不懂这种指示颜色的意思,把小车摆成了上面两辆车下面两辆车。</p><p class="ql-block">“优优,首先是什么颜色?这说明什么颜色的汽车在前面?后面是什么颜色?”一步一步的语言引导,优优明白了按照图示颜色如何排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曦曦和若宁突然争议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曦曦问到:“老师,蓝灯能不能停?”</p><p class="ql-block">原来两位小朋友把指示颜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争议成了红绿灯🚥。</p><p class="ql-block">我普及道:“宝贝,还记得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吗?你说蓝色能不能停?”</p><p class="ql-block">曦曦回答道:“不能停。应该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教师抓住一个教育契机,可以给幼儿普及很多知识,所以,日常观察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曦曦和若宁相互交流排序。</p> <p class="ql-block"> 让幼儿对某种事物进行排序,能让孩子对自己周围的事物的认知更为组织化、体系化,而且排序需要孩子理解事物,能够找到事物的差异点,并建立标准,进行区分,才能进行排序,这个过程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分析力,而且能够把数和测量等概念融入进去,非常有效的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提升孩子数学素养。</p><p class="ql-block"> 以上活动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