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促进自己快速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2023年4月27日晚上八点,在吕海珠老师的组织下,吕海珠工作室的成员们准时在云端相聚,开始了我们的观课之旅。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是袁代英老师。</p> 观摩课例 <p class="ql-block">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暖阳正晴。人间最美四月天,我们相约在这美丽的春天里,一起观摩特级大师王崧舟的《好的故事》,感受大师的课堂魅力。</p> <p class="ql-block"> 《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带着我们关注语文核心素养问题及如何落实语文要素,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本课中,王老师五次呈现资料,围绕着语文要素展开,为我们解析“借助资料”这一语文要素在课堂中是如何得到落实并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p> 观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本次观课交流的老师有三门坡学校冼玮、陈慧、陈欣欣、琼山五小王少霞等,她们围绕着观课提纲谈了自己的观课感受与收获,线上的老师们也都受益匪浅。</p> 活动小结 <p class="ql-block"> 首先,主持人吕海珠老师先传达了2023年琼山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部署会议的要求,并针对近期工作以及相关事项做了工要求和安排。</p><p class="ql-block"> 接着,吕老师结合课例以及自己的日常教学,给我们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教师平时备课要关注单元要素、课后练习题,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二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精简,指令明确,对学生的引导要层层深入;三是教师平时要多加强粉笔字的练习,力求自己的板书美观、大方;四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动笔”的时间,鼓励学生多想、多写,从而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五是教师要关注每篇课文中的关键句段,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p> 收获满满 <p class="ql-block"> 听特级教师讲课,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尤其是王老师的课,虽然课已经结束,但我们的思潮依然翻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也在心里默默地定下了目标:向名家学习,苦练内功,努力做一个“心中有教材,眼里有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善于调动学生激情,巧妙引领学生进入思维深处,灵活地烹饪多样语文味的教师!</p> <p class="ql-block">撰稿:陈欣欣</p><p class="ql-block">审核:吕海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