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蔷薇,“藤身丛生,茎青多刺”(出自《群芳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草蔓柔靡,依墙攀援而生,故名墙蘼”,沧海桑田,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何时,“墙蘼”也演变成了“蔷薇”,我倒觉得较之“墙蘼”更多了份美感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至春暮,蔷薇花都以一种盛大的姿态,将院墙,花架,篱笆,还有围栏,开得满满当当,葳蕤生香。</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春天最后的繁花盛事,一朵朵,一串串,粉红、粉白、粉紫、奶白、绯红、玫红,深深浅浅,如花瀑一般,从枝蔓间喷薄而出,开满了粉墙、花架和篱笆,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从旁走过,花香袭人。明代顾磷也曾歌咏曰:“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蜜叶翠帷重,浓花红锦张。张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p> <p class="ql-block"> 犹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每年到这个季节,村庄里很多人家的围墙上、篱笆上都爬满了蔷薇花。外婆有好几个大口直身玻璃瓶,与现在的花瓶也差不多,每年我和姐姐都会摘很多很多蔷薇花回去插瓶水养,外婆的大木箱、吃饭的八仙桌、靠墙的长条案、窗台、甚至灶台炉口上砌的半垛墙台上,都各放一瓶,简陋的房屋顿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香满溢、</span>蓬荜生辉!</p> <p class="ql-block"> 几年前在杭州时从网上看到之江路有处网红蔷薇墙,还特意查了地图和公交跑去打卡,想必这两天也花开正闹吧。初来临安,在苕溪边步道上见有一蔷薇拱形长廊(实际上也不长,大概六七米长的样子),便记在了心里,惦记着花开季节一定要去看看,却不想第一年想起时已过了花季,去年倒是没忘,却不知何故花未开几朵,稀稀拉拉的,无甚意趣儿,颇为失望。这几日来回步行去姐姐家,天天要经过这长廊,远远便可闻到花香。正是花繁时节,长廊一边以粉色重瓣蔷薇为主,另一边则白色单瓣蔷薇居多,许是喜阳的缘故,廊下一朵花都没有,全部披洒在两旁廊壁外面。人从廊下穿过,香沁肺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几日与先生晚间锻炼,在一座桥墩处又与一大丛蔷薇狭路相逢。真的,一点都不夸张,那种感觉真的叫狭路相逢,以至于我当时都惊叫出声了呢!这条路来来回回几乎天天都在走(大多是晚锻炼时),但因为溪边植被茂密,那处位置因为桥身遮住了灯光,位于暗处,我从来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晚当我们也如往常一样穿桥而过的时候,突然就看见两三米外几朵刚刚绽放的粉红蔷薇静静地挺立在桥下暗黑与光明的交界处外,在夜风中轻轻颤动。而当我们穿过桥洞来至花前看顾过去,一大片枝繁叶茂的蔷薇花丛就那么突兀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哇!好多好美的蔷薇啊!!!”一声大大的惊呼脱口而出!顾不得他人的侧目,闻香、观赏、拍照,竟就此在这里流连了约大半个时辰!</p> <p class="ql-block"> 在花团锦簇的苕溪畔,还有一架蔷薇,是我年年都要去看顾的,那便是811路公交车终点站花桥头候车亭上满架的白蔷薇。早就知道它的存在,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几年来,总是错过它最美的花期。有心,凡事则可为,这一季,满架蔷薇终不负我相思美意:在昨日的暮色中,将最美的自己呈现与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相较于月季,我更喜欢蔷薇,总觉得月季过于俗艳而招摇,而蔷薇更像温婉的少女,温柔而芬芳。</p> <p class="ql-block"> “开到荼蘼花事了”,早就知道这伤春悲情的名句,却直至今日才知晓这“荼靡”便是蔷薇,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若不是为自己科普蔷薇的相关内容,怕仍是要继续懵懂下去罢。</p><p class="ql-block">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荼蘼过后,春天便不再了。溪边的蛙鸣已渐入耳,树草丛中的虫儿也已唧唧有声,夏,已在来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