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据家乡庞村80岁以上老人们讲“庞村人马思骏早年曾在观音堂、陕州、潼关地区当官!”2022年4月28日,好友陈利国偶然在西北大学网站,发现我的曾祖马思骏在1924年7月受陕西督军刘镇华受托,在陕西驻陕州办公处,接待前往西北大学讲学的数位教授及名流,特别是鲁迅、王桐龄、孙伏园在日记中记录,洛阳人马思骏…</p> <p class="ql-block">历史原摘:</p><p class="ql-block"> 提起鲁迅,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上世纪初,这位有着极高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以字为刃,启迪着国人的心智,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进程。</p><p class="ql-block"> 虽然鲁迅有着全国性的影响,但其一生主要生活在京津一隅。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鲁迅平生只有一次涉足。而他的这次西行之旅,又与西北地区一座著名的高校有关。这所著名的高校就是西北大学。1924年7月7日,鲁迅先生由北平出发,乘火车、纤船、汽车、骡车,并徒步行走,历时8天时间来到陕西,在国立西北大学(现西北大学)开展了为期8天的讲学。</p><p class="ql-block">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拨动时光的指针,沿着历史长河的痕迹,重新回到1923 年,西北大学在陕西最高行政长官刘镇华的支持下得到重建。刘镇华邀请他的河南老乡、著名学者傅铜出任校长。1924年1月,北洋政府正式批准西北大学立案。这年的西北大学,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利用暑期,学校与陕西省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学校的目的很明确,请名人来校,就是要给新文化落后的陕西输入“新学”。</p><p class="ql-block"> 1924年7月7日,华北地区的鲁迅与同行的十余人,从北京西车站坐火车出发,西行前往西安。陕西省驻京代表在西车站食堂为他们设西餐送行,这次和鲁迅同行的人有:《晨报》记者孙伏园,《京报》记者王小隐,北大历史系教授王桐龄,天津南开大学哲学教授陈定谟,人类学教授李济之,西洋史教授蒋廷黻,基泰公司工程师关颂声、邝伟光、郭如松、沈汝楠,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生刘鸿恩,共12人。他们7月8日晚到郑州住宿,9日晚上坐火车晚到达西行火车终点陕州,时任陕西省长公署秘书兼西北大学英文系讲师张辛南,办公处处长马思骏等人在陕州迎接招待,住在耀武大旅馆,留下很好的印象,次日奔赴西安…</p><p class="ql-block">2023.4.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