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维四月,序属三春。不负春光,高朋满座;书卷生香,胜友如云。为落实《全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要求,树立教师队伍建设“能力素质风向标”,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质量革命”,贯彻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的相关要求,4月27日,“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现场会在我校设立分会场举行课堂展示活动。在推门课环节,我校高一学年21个班级的21位授课教师进行成果展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教学盛宴,他们展现出深厚扎实的专业素养,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小至课堂的一个动作一句点评,大到对课堂整体的宏观把握,无不体现着我校教师的素质与风采。“问题化教学”的课堂,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持续追问中提升对问题的的发现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对问题的探究力,在不断反思中成长进步。愿我们乘着“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的东风,借“问题化学习”之力,助推学生更高更快地翱翔。</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b>一年一班 授课教师:徐忠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忠文老师带领高一一班同学共同进行了一次实验创新课,整个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探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贯穿了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学生追问,培养了学生问题的发现力、建构力和解决力。</p> 主持人王岩老师介绍授课人:<div>徐忠文,硕士毕业,高级教师,42岁,17年教龄,市骨干教师,市建党100周年杰出科技工作者,局优秀教师,局考核优秀三等功,问题化学习品牌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二班 授课教师:杨璐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璐璐老师的授课内容为Good Book, Bad Movie?课文阅读理解,整节课采用问题化教学模式。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代领同学共同研读,最后生发出深层次问题Should good books be adapted for movies?学生就此话题展开辩论。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思维能力。</p>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三班 授课教师:宋玉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玉芳老师的实验课中,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师生共同进行试验探究,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意识”学科核心素养。整节课也体现了我校的问题化教学理念。教师能够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适时追问,引导学生聚焦核心问题、关注有价值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学习探究,促进并组织学生有效地交流合作,能够准确全面获得反馈。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力、问题的建构力、问题的解决力的全面提升。同时,本次实验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一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课。</p> 主持人董传旭老师介绍授课人:<div>宋玉芳,正高级职称,实验中学高一教研组长,化学竞赛教练员。市卓越骨干教师,市化学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龙江卓越教师,齐齐哈尔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我校问题化学习团队化学方面领军人。<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四班 授课教师:张姝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姝霄老师的心理课堂立足探究合作,注重体验感受,全员参与,分类发展。课堂生成自控提升计划,课后强化调整方法感受。学生在自问、追问中明确现状原因,在助人、自助中探寻优化方法。</p> 主持人任闯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张姝霄,实验中学的心理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教龄3年,在市、校级赛课活动上多次获得优异成绩。<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五班 授课教师:刘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婕老师的授课内容为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舞台与银屏》Unit 4 Stage and Screen,课堂采用问题化学习和任务型教学,进行大单元整合,课前收集学生问题课上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并生成新问题并解决,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呈现。</p> 主持人杜孟佳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刘婕老师是拥有21年教龄经验的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高级职业生涯规划师,授课风格活泼幽默,灵动严格。</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六班 授课教师:徐晓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晓黎老师的授课内容为《登岳阳楼》诗歌比较鉴赏,在课前她通过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以问题化学习为导向,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整合问题、讨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p> 主持人高爽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徐老师今年28岁,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她是实验中学问题化团队的成员。她的教学理念是:教是为了不教。风格特点是:善于互动、幽默风趣。<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七班 授课教师:张丽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丽萍老师授课课题《红楼梦》前五回隐喻手法的探究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方法初探 课程理念:探讨前五回中的隐喻作用和手法,以“我是红学家”的身份确定核心问题的提出,构建问题系统,让学生能主动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问题,找到曹雪芹“草蛇灰线”的写作手法,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p> 主持人肖婷婷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张丽萍老师41岁教龄16年,曾获2021年市局“优秀共产党员”、问题化学习学科团队品牌教师、齐齐哈尔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先进个人等荣誉,张老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思维启迪思想,善于运用情感浸染心灵。她的教学理念为“用文字拓展生命的广度,用真诚润泽生命的灵性”。<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八班 授课教师:于文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文欣老师的授课题目为:直线与平面平行。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入手,猜想出线面平行的判定条件,并用逻辑推理给予了严格的证明,得到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线面平行的问题转化成线线平行的问题,同学们从中体会从无限到有限,从三维到二维的“降维”思想。</p> 主持人王阳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于文欣老师是齐实验优秀的青年教师,入职4年以来,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是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九班 授课教师:卢彦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卢彦辰老师的授课题目为《动能和动能定理》。从实验入手,以电磁炮与空气炮实验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通过课前搜集学习任务单结合情境化教学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按照课前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为三方面内容形成问题系统。</p><p class="ql-block">任务一:通过实验探究动能的表达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朗威传感器组件绘图直线拟合探究动能的表达式,学生提出疑惑,互相帮助解决。</p><p class="ql-block">任务二:探究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模拟电磁炮在炮筒中的运动,简化模型为两种情境,学生推导,并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动能定理,分组进行实验分析误差原因,并分享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新的发现。接着通过单摆传感器实验,验证动能定理对于曲线运动能否适用,学生归纳总结动能定理。</p><p class="ql-block">任务三:如何从能量角度计算电磁炮的发射速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组合作解决情境问题,并搜集资料谈一谈电磁炮的发展前景。</p> 主持人赵福明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卢彦辰老师为我校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中共党员,教龄四年,目前是我校物理奥赛教练员,曾在省市的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同时也是我校“问题化学习”的种子教师,曾在“问题化学习”活动中荣获优秀探索奖,<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班 授课教师:刘海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海波老师的授课内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前搜集问题和分发问题话导学案,课上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问题话学习式教学。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会自己建构问题系统;在合作过程中,能注意到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问题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授课效果良好。</p> 主持人尹燚彬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刘海波,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教师,现担任三个理科班的教学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2011年,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教材培训;在2016-2017学年度“一师一优,一课一名师”活动,被教育局聘请为市级评委;2019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优秀课题实验教师”荣誉称号;2022年,在甘南县助力高考应邀讲学中,其课程被甘南县教育局评为一等奖等。</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一班 授课教师:陈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刚老师所做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课,以问题化学习为导向,聚焦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发现力,建构力,设计力等问题化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p> 主持人刘璐璐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陈刚老师是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教研组组长,曾荣获市优秀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市四有好老师等荣誉称号。<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二班 授课教师:曲春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曲春杰老师与高一十二班同学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共同完成了基因的本质典例分类精析,梳理归纳了本单元中同学们解答困难的题型的解答思路及方法,在生生的讨论与追问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问题的发现力、建构力、解决力,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p> 主持人王雪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曲春杰老师,201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龄4年,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人的提升。<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三班 授课教师:李训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训远老师的课堂通过对核心问题进行拆解,构建问题系统,分析语言态度、行文结构、文体特征等方面,完成对核心问题“魏征成功劝谏的原因?”的解决。在提问与追问、合作探究中,比较阅读中体会“疏”的文体特点。</p> 主持人吴玥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李训远,39岁,18年教龄。</div><div>教学风格:睿智厚实,沉稳大气。</div><div>教学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div><div>曾获2013、2016、2019-2022局考核优秀嘉奖,2005、2011、2016、2021省优秀阅卷员,在省级、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著有教学专著《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四班 授课教师:王啸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啸天老师的化学课上,学生们通过搭建并观察、分析、比较各类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掌握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特点,解释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高了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微观探析能力。</p> 主持人张春阳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本节课的授课的教师王啸天,毕业于中山大学,于2022年聘为本校教师。年轻的他总是充满活力,轻柔语调与渊博学识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深受同学们的喜爱。<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五班 授课教师:苗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苗畅老师在本节课采用问题化教学的模式,首先通过设置“侏罗纪世界”的情景,提出问题“如果现在要复活恐龙,我们应该怎么办?让恐龙复活的关键是什么?” 从而确立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系统—“DNA的复制方式是什么?”接着与学生共同分析DNA的结构,并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确立本节课的子问题—“关于DNA复制方式的假说有哪些?”然后进行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设计同时解决有关问题,然后按照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以及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演绎推理,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预测的实验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完成问题系统的构建,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最终解决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得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结论。</p>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六班 授课教师:张琳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琳琳老师通过情境探究的方式,基于思考亲子鉴定提出相关问题,在课前收集同学们的问题并归纳概括构建DNA复制的问题系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演绎推理DNA的复制方式的预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交流与讨论,体验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小组合作展示DNA复制的过程,最终明确DNA复制的过程,并能阐明DNA的结构保证复制的准确性,从而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p>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七班 授课教师:刘旭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旭虹老师在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高中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的基本分类和辨别方式,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不同影响,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本课积极贯彻问题话学习的理念,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重建课堂教学的“逻辑”,课堂中教师的教作为一条“暗线索”隐性支持学生的学,用学生问题作为推动课堂往前走的“明线索”。教路顺应学路,学生是课堂的风景,而教师是课堂的背景。本课采用了游戏体验法、情景再现法、小组讨论法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调适,在调适中成长。</p>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八班 授课教师:汤玉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汤玉晶老师的授课内容是《8.4.2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并提出问题(从核心问题,问题主线、重难点分解问题等多重角度),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排序,结合学生的问题构建知识网络,设计学习环节,不再是以往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而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由学生问题、学科问题、教师问题,三位一体出发,建构问题系统。紧密联系生活,老师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从视觉、触觉等多个角度认识位置关系,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生互助。本节课以情境开篇,又以情境收尾,从直观感知到逻辑推理,操作确认到实际应用,从大单元教学出发,渗透课程连贯性,追问反思拓展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立体几何的魅力。</p> 主持人宋雪薇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汤玉晶,一级教师,荣获“2020年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是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问题化学习研究所种子教师”。<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十九班 授课教师:王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毅老师本节课的主题为:以赣南地区为例,探讨我国湿润地区山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赣南地区自然条件的分析,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当地人地矛盾突出,学生继续讨论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资源,实现地尽其利,并以林果业为龙头发展多种经营,从而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真正体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养人地协调观。</p> 主持人王金璐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王毅,从教五年,初级职称,荣获“教学新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王老师教学幽默风趣,侧重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二十班 授课教师:张换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换然老师的授课内容为《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独立运动》。本课采用大单元教学及问题化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压迫”与“反抗”两个主题讲授两课知识。并通过埃塞俄比亚的三段历史串起“殖民体系”“民族独立”“独立后发展路径”,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和指导性。</p> 主持人李鑫洋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历史组老师张换然,201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同年参加工作,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从教10年,现任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教育科副主任、团委书记、历史学科组长。曾8次参加省高考阅卷,8次获得省优秀评卷员。获得2019、2021、2022年教育局考核优秀、校优秀党员教师、青年教师等荣誉。教学风格灵活多样、风趣幽默,将历史教学生活化、时政化。始终关注历史学科前沿学术动态、新课改动态、高考改革动态,并融入自己教学,所教学术始终在全校同层次班级中名列前茅。<br></div> <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一年二十一班 授课教师:赵黎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黎黎老师本节课授课内容为必修三第七课第二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以《民法典》的编纂过程及实施为例,师生、生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构建问题系统。</p> 主持人冯开旭老师介绍授课教师:<div>赵黎黎老师是高一政治组组长,高中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教龄19年,中学一级教师。自从教以来,多次承担省、市课改示范课、一轮复习研讨课、同课异构交流课等任务,俨然已经成为实验中学政治组的中流砥柱了。<br></div> <h5>引导员引领专家入班听课</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精彩的课堂过后,各位专家及我校评课教师对授课教师进行指导。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我校的“问题化学习”课堂,表示“问题化学习”具有可推广性,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探索。同时,专家们也高度赞扬我校授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与学生品质,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能够更好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与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各位授课教师获益匪浅,授课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现场会为我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传播知识授业解惑,纵情表达春风化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将赤诚心倾注在教育事业中,以乐业敬业的态度,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忘回首来时路,也要笃行奋进新征程,终有一天会走向属于我们的高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本次现场会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春风再起,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于这片教育沃土,播撒希望的种子,作育时代人才,为鹤城教育身先垂范,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撰稿:吴玥</p><p class="ql-block">审核:邵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