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 4 月,与数位老摄影家共赴碛口。碛口,这座隐匿于吕梁山中、黄河之畔的古镇,隶属于山西临县,作为古渡口,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往昔,黄河下游波涛汹涌、险象环生,上游舟楫至此,常于碛口泊岸,转走旱路。它位于临县城南 50 公里,背倚吕梁山,襟怀黄河水,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 碛口往昔为军事战略要地,明清至民国时期,借黄河水运之便,一跃成为北方赫赫有名的商贸重镇。其西连陕、甘、宁、蒙,东通太原、京、津,仿若一条坚韧的纽带,紧密串联起东西部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荣膺“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盛誉。碛口的昌盛,得益于大同碛的奇崛惊险。大同碛,有“黄河第二碛”之名,近 500 米长的暗礁横亘,10 米落差致使水流湍急、浪花翻涌,船筏通行近乎奢望,碛口也因此成为黄河北干流航道的关键中转站,镇名亦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彼时,西北诸省的丰富物资如洪流般经黄河水运汇聚碛口,而后转由骡马、骆驼驮运,奔赴太原、京、津、汉口等地。返程时,再将当地的货物经碛口转运西北。碛口码头每日舟楫穿梭,多达 100 艘,各类服务店铺琳琅满目,超 300 家之众。如今,镇内明清建筑云集,且大多保存完好,货栈、票号、当铺等商业建筑与庙宇、民居、码头等错落交织。古镇至今仍保留着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风貌,仿若时光在此停滞,故而被誉为“活着的古镇”。踏入碛口,古街古巷蜿蜒曲折,旧宅旧院错落有致,每一块石板、每一片砖瓦,都似乎在低诉着昔日的繁华盛景,让人不禁沉醉于这历史的长河之中,用镜头捕捉那岁月沉淀的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