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里的人民情怀——《七律二首.送瘟神》赏析

陌上花开

<p class="ql-block">  【题解】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中国人民战天斗地,励精图志,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荡涤了三座大山留下的污泥浊水。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被消灭。赌博,娼妓,性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在毛主席思想指引下,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国家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做为人民领袖,毛主席在领导国家向工业化,现代化大踏步迈进的同时,始终关心人民的疾苦,把广大人民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自始至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这首《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是毛主席听到血吸虫病被消灭,高兴之余,欣然命笔。表现了毛主席对瘟疫病魔的蔑视,对人民群众的赞扬,对社会主义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也充分显示了党和领袖与人民的鱼水深情,充分彰显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人民情怀。真可谓:“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p> <p class="ql-block">  今天第一次为我们平陆县老年大学的同学们上了一节课,感到非常荣幸,感触颇多,想不到这么年长的学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个个精神饱满,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而且还认真的记笔记,正能量满满的,他们这种孜孜以求,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真的让我好感动!同时我也深深感到老年大学真是退休后的好去处,即能学到好多新知,结交新的朋友,又能丰富退休后的生活,开阔眼界!为老年大学点赞!也祝老年大学的各位老同志健康长寿,平安喜乐!为了做个纪念,特留墨保存!</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组织人:毛主任</p><p class="ql-block">主持人:祁校长</p> <p class="ql-block">  在这和风三月柳堤头,万缕千丝照水柔的阳春三月,今天我们相约在老年大学,一起交流沟通学习,首先我要感谢老年大学的各位领导对我的关注,支持和信任,特别是要感谢在座的各位在百忙之中的到来,其实我现在心情忐忑不安,因为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自知素质差,才疏学浅,在座各位都是在平陆县各行各业退下来的老领导,老同志,无论政治素质,文化素养,理论水平都很高,工作经验,阅历都相当丰富,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感到特别荣幸,各位都是我的老师,我在大家面前实实在在的是个小学生,在学习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要及时指教,在这里我首先谢谢大家,今天我们一起交流的是毛主席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今天我选择毛主席这首《七律·送瘟神》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呢,首先就是为了缅怀,就是为了怀念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感谢他老人家带领亿万中华儿女砸碎了一个旧中国,建立了一个新中国,让我们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光辉思想与山河并存,与日月同辉,这种怀念可以穿越历史的长河,可以横跨苍茫的岁月,经久而永恒。</p> <p class="ql-block">  一提起毛主席,我们这一代人最了解,最清楚,我们对毛主席的感情最深,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毛主席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百多首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今天我们学习的《送瘟神》这首诗词是毛主席在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上看到的一篇报到,第一面红旗,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他看到这个特大的、旷古未有的好消息时,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欣然命笔写下这首不朽的抗疫诗篇,这首诗最能振奋人心,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最能反映毛主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博大胸怀,今天,在我们今天刚刚经过三年大疫的今天,再读、重读毛主席这首抗疫诗篇,更加使人感到亲切和温暖,更加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激励鼓舞着我们,我就是想将这种力量传递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七律二首·送瘟神</p><p class="ql-block"> 其一</p><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p><p class="ql-block">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p><p class="ql-block">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p><p class="ql-block">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p><p class="ql-block"> 其二</p><p class="ql-block">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p><p class="ql-block">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p><p class="ql-block">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p><p class="ql-block">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p> <p class="ql-block">  七律二首,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它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别首联,颌联,颈联和尾联。送瘟神是这首诗的题目。瘟神,就是指在人间传播瘟疫的鬼神称为瘟神。这个瘟神也指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一种传染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疫病,在我们中国已经流行了2000多年,到解放后五几年的时候,还没有彻底消灭。毛主席曾这样形容血吸虫病,就血吸虫病致死伤人来说,远远高于打过我们的一个帝国主义和几个帝国主义,可见血吸虫病是多么可怕残忍,于是在1956年2月27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最后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是毛泽东在1958年6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获悉“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这样旷古未有的喜事,便激动万分,挥笔写下这首不朽的抗疫杰作。</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这首七律二首,送瘟神,虽分为两首,实为一体,犹如一首诗的上下片,前一首写旧社会,后一首写新社会,起到了鲜明对比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首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绿水青山”,本是适合人们居住的美好环境,却“枉自多”,即再多也无用,再美好也无用,因为在血吸虫病的肆虐下,对疫情的人民来说,“绿水青山”也显得无足轻重了。这句写出了疫区劳动人民的无限痛苦辛酸和煎熬,“华佗无奈小虫何”,华佗,古代的神医,无奈,没有办法。就连华佗这样的名医,对血吸虫也束手无策,毫无办法。</p> <p class="ql-block">  颌联“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村落荒芜衰败的景象。“人遗矢”,这里指患血吸虫病的人下泻不止,濒濒死亡。萧疏:萧条冷落。成千上万户人家死于血吸虫病,大片田地都荒芜了。“鬼唱歌”,即说多少个村庄完全毁灭了,变成了鬼的世界,只有鬼在唱歌。以上四句写旧社会里的人民受到血吸虫病伤害,是那样痛苦不堪。这句诗还以工整的对仗,千村薛荔对万户萧疏,人遗矢对鬼唱歌,表达了在疫情的残害下广大的农村萧条冷落,人民生活痛苦辛酸。</p> <p class="ql-block">  颈联“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作者利用诗歌技巧可以跳跃的特点,坐地是说人们坐在地球上,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巡视了宇宙中一千星河。因为地球有吸引力,我们感觉不到行走。为什么说是八万里路,指地球自转一周,地球的赤道全长四万公里,所以说是日行八万里。巡天:作者同样利用想象,说巡天远远的看到天上的无数星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时间过得飞快。</p> <p class="ql-block">  尾联“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牛郎是传说中的神话中的人物,为什么选择牛郎,因为牛郎是劳动人民的代表。在牛郎那个时代血吸虫病就己经在残害人民。欲问,要问。瘟神事,血吸虫病。因而设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悲欢是偏义复词,其意重在悲。逐逝波,流水般流逝。“一样悲欢逐逝波”,这是诗人的回答,如果牛郎“欲问瘟神事”,那只能告诉他:尽管千百年岁月如流水般消逝了,但人们依然在遭受“瘟神”的折磨!</p> <p class="ql-block">  这第一首诗写瘟神血吸虫病猖獗肆虐,广大农村凄凉萧条,人民遭殃受折磨的悲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是对黑暗的旧中国的强烈控诉!</p> <p class="ql-block">  第二首诗承接上首,一改痛惜悲凉之调,昂扬振奋起来我们看首联:首联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描写了春回大地,杨柳轻拂,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色,这句诗看似写景,实则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里的暗喻,春风,指解放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扬眉吐气。杨柳万千条用来比喻无数人民群众,舜和尧,他们俩都是五帝之一,舜,传说是运城永济市人,我们运城不是有舜帝陵吗,尧,传说是临汾市襄汾县人,临汾市有个尧都,尧庙。他们都是古代的圣贤圣人,这里暗指无数的人民群众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前一句以明快的语言勾画出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春光无限好的美景,后一句用夸赞的口吻歌颂了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象舜尧一样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  颌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随心,隧着心意。着意,特意。这句话是说解放后人们当家做主扬眉吐气干劲十足的气势,使红雨,青山都听从人们的心意,人们的意志而转化,通人心,随人意,在这里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红雨和青山都人格化,红雨随着人们的心意翻成红色的波浪,青山也随着人们的心意特意的变成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这句话也象征着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在毛主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是多么的高涨。我们对那个年代还是应该有记忆的,我记得当时最醒目到处都是的那个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标语,标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这句诗是本诗的灵魂,诗眼,它最能表达毛主席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人定胜天,自己主宰命运的光辉思想!</p> <p class="ql-block">  颈联“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五岭:指大廋,骑田,萌城等五岭山脉,泛指南方的大山。三河:原指黄河、淮河、洛河,泛指北方广阔的原野。这两个五岭,三河地名,代表了整个中国。不论在祖国的天南海北,都是银锄齐落、铁臂同摇,人民群众在兴修水利,整治山河。诗人以夸张艺术手法,只用两句话就概括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振奋,众志成城的热火场面,讴歌了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历史的创造者。</p> <p class="ql-block">  尾联“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欲,要。意思是:我想问问瘟‘神,你要去哪里?作者的回答是人们用纸船明烛烧给你这样送走你吧?这两句点明题意,总结全诗。前一句语调轻松,含幽默,讥讽意味,流露出诗人对中国人民终久消灭了瘟神后的满心喜悦。后一句并不是实写,而是借用传统的民间习俗,表示如何“送”。用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样的方法送瘟神,这句诗运用的是双关的修辞手法,这个瘟君即指血吸虫病,又指社会上的一些害人虫,比如大家也许还记得当时1957年夏到58年夏开始的反右运动,一些资产阶级反动派的代理人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毛主席的瘟君不光指血吸虫病,也指这些资产阶级的代理人。所以说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血吸虫病和一切害人虫的嘲讽,蔑视和中国人民彻底消灭血吸虫病和一切害人虫后的自豪感和骄傲感!</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属于联章体,就象一首诗的上篇和下篇,我们看它过渡自然巧妙,气势协调一致,语言凝练到位,整首诗毛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和气魄,以饱满的激情,形象的描绘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痛苦不堪的生活,又描绘了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改天换地,战胜瘟神,送走瘟神的情景,本诗即有理想,又有现实,即有神话故事,又有科学知识,即有对旧中国的深恶痛绝,又有对新中国的热情讴歌,这首诗思想深刻,意气豪迈,歌颂了伟大的时代,歌颂了英雄的人民。</p> <p class="ql-block">  每当我们读毛主席的诗词,总有一股劲在胸中盘旋,这股劲就是刻在中华儿女骨子里的不服输、不认输的劲。毛主席这首诗在当年曾经鼓舞激励着中国人民战胜疫情,消灭疫情,今天,在今天我们抗疫三年的今天,依旧对我们抗击疫情,战胜疫情,而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毛主席是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领袖,他心里只装着人民,这首诗只是他博大胸怀中热爱人民情感的一束小小火花,怀念伟人,伟人千古,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如今我们的祖国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相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灿烂辉煌!老同志老朋友们,我们虽然说是已经退休了,己经是银龄白发,但这绝不是人生悲观时代,而是人生一个黄金时代,最后我送给大家四句话共勉: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幸福享盛世,快乐渡百岁!</p> <p class="ql-block">  这是课后王学礼主任和陈振南老师在做精彩点评:</p> <p class="ql-block">附学员赞诗二首:</p> <p class="ql-block">为王明珠讲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七律二首点赞</p><p class="ql-block"> 老董</p><p class="ql-block">五八年 六月天,</p><p class="ql-block">血吸虫灭人康健。</p><p class="ql-block">浮想联翩夜难眠,</p><p class="ql-block">七律二首留人间。</p><p class="ql-block">明珠教坛女英贤,</p><p class="ql-block">大学授课众迎欢。</p><p class="ql-block">旧新实虚诗中贯,</p><p class="ql-block">讲出诗人好风范。</p><p class="ql-block">声情并茂板眼然,</p><p class="ql-block">字字句句讲完善。</p><p class="ql-block">口诛笔伐才能显,</p><p class="ql-block">教堂气氛盛空前。</p><p class="ql-block">学员听后深受感,</p><p class="ql-block">纷纷上台发感言。</p><p class="ql-block">您祝学员享盛世,</p><p class="ql-block">学员祝您福寿绵。</p>